分区

首页 > 百科 > 太阳系行星资料和名称?太阳系有哪些星球

太阳系行星资料和名称?太阳系有哪些星球

最佳回答2022-12-01

太阳系行星资料和名称:八大行星(8 Planets),是指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或⛢)。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天王星则是与公转轨道呈97°角的“躺着”旋转。

太阳系行星资料和名称

行星的定义:

一是必须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是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三是这个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清理其轨道上的其它物体)。按这样的划分,太阳系的行星就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八颗。与2006年之前提到的九大行星概念不同,在2006年8月24日于布拉格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会中通过的第5号决议中,冥王星(Pluto)被划为矮行星,除名于八大行星之外。

太阳系行星资料和名称

太阳系

太阳系(英文:Solar system)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 [1]  太阳系位于距银河系中心大约2.4~2.7万光年的位置(银河系的恒星数量约在1000亿到4000亿之间,太阳只是其中之一 [2]  )。太阳以220千米/秒的速度绕银心运动,大约2.5亿年绕行一周,地球气候及整体自然界也因此发生2.5亿年的周期性变化。太阳运行的方向基本上是朝向织女座,靠近武仙座的方向。

太阳系有几大行星?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

太阳系是一个受太阳引力约束在一起的天体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太阳系位于距银河系中心大约2.4~2.7万光年的位置(银河系的恒星数量约在1000亿到4000亿之间,太阳只是其中之一)。扩展资料:太阳系中的行星及其卫星的运动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所有行星的轨道偏心率都很小,几乎都接近圆形,各行星轨道面都近似的位于一个平面上,对地球轨道面或黄道面的倾斜也都不大。所有行星都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

除金星和天王星外,其余行星自转方向也自西向东,即与公转方向相同。除天王星外,其余行星的赤道面对轨道面的倾斜都比较小。大多数卫星的轨道都近似圆形,其轨道面与母星赤道面比较接近,绝大多数卫星,包括土星环在内,公转方向均与母星公转方向相同。

太阳系有哪些星球

太阳系有1个恒星,8个行星,4个矮行星,5颗小行星,82颗卫星,周期彗星有5多个。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和会发光的天体,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英文名字

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英文名字:
1.水星:英文名:Mercury。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最小的行星。

是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太阳系中第六大行星。在所有行星中,金星的轨道最接近圆,偏差不到1%/;
3.地球:英文名:Earth。我们的家园,是太阳系从内向外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第五大行星;
4.火星:英文名:Mars。为距太阳第四远,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在中国古代又称荧火,因为火星呈红色,荧荧像火,亮度常有变化;而且在天空中运动,有时从西向东,有时又从东向西,情况复杂,令人迷惑,所以中国古代叫它“荧惑”,有“荧荧火光,离离乱惑。

”之意;
5.木星:英文名: Jupiter。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颗,比所有其他的行星的和质量大2.5倍(地球的318倍);
6.土星:英文名:Saturn。是离太阳第六远的行星,也是八大行星中第二大的行星;
7.天王星:英文名:Uranus。

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七远行星,从直径来看,是太阳系中第三大行星。天王星的体积比海王星大,质量却比其小;
8.海王星:英文名:Neptune。是环绕太阳运行的第八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第四大天体(直径上)。

海王星在直径上小于天王星,但质量比它大;
9.冥王星(被除名):英文名: Pluto。Pluto为古罗马神话中冥王普鲁托(即希腊神话中哈迪斯Hades)历史上曾经认为,冥王星是离太阳最远而且是最小的行星,在希腊神话中象征冥王哈迪斯,是宙斯的哥哥,被弟弟夺去王位后,堕落到冥界。冥王星有三颗卫星。

扩展资料:新的天文发现不断使“九大行星”的传统观念受到质疑,美国天文学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将冥王星列入了九大行星之内。后来,发现冥王星的质量低于月球,被排除九大行星之外。天文学家先后发现冥王星与太阳系其他行星的一些不同之处。冥王星所处的轨道在海王星之外,属于太阳系外围的柯伊伯带,这个区域一直是太阳系小行星和彗星诞生的地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文学家发现柯伊伯带有更多围绕太阳运行的大天体。比如,美国天文学家布朗发现的“2003UB313”,就是一个直径和质量都超过冥王星的天体。因此,从“九大行星”改为“八大行星”就不难理解了。2006年国际天文大会给行星一个明确的定义。

一是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是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三是其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或在30亿年之内可以自行“清理”轨道内的天体冥王星对第三条不符,冥王星的轨道是和海王星有所交集的,且冥王星的卫星过于巨大。根据这个定义,冥王星被归为矮行星。

有关太阳系的资料

太阳系(solar system)是由太阳、8颗行星、100余颗卫星以及许多矮行星和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组成的。行星由里往外的顺序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密度大(>3.0g/cm3),体积小,自转慢,卫星少,内部成分主要为硅酸盐(silicate),具有固体外壳。离太阳远的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称为类木行星(jovian planets)。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密度小(<2.0g/cm3),体积大,自转快,卫星较多。根据宇宙飞船探测资料,它们都有很厚的大气,具有与类地行星相似的固体内核。

扩展资料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其中包含数十万颗小行星(asteroid)(即由岩石组成的不规则的小星体)。推测它们是介于火星与木星之间尚未能聚积成为行星的石质碎块。流星体存在于行星之间,成分是石质或者铁质。

在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一章中所介绍的陨石就是坠落在地球上的陨星碎片。在海王星轨道至离太阳40~50天文单位的一个环带内,有一个彗星的“仓库”,估计包含1亿~1万亿颗彗星,称为柯伊伯(Kuiber)带。彗星主要由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氨气和甲烷等的冰,混合着尘埃颗粒构成,通常大小从几百米至几十米。

在柯伊伯带内环绕太阳运行的彗星,有时受到其他天体的引力影响改変轨道,会沿着一个扁长的椭圆形轨道飞向太阳系内部。当它们接近太阳时,受到阳光加热,气体和尘埃从彗星体内挥发出来,在太阳风和太阳光的作用下形成彗尾。

太阳系行星总共有几颗?

太阳系总共有8大行星,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依照至太阳的距离,行星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木星与土星称为近日行星,天王星与海王星称为远日行星)8 颗中的6颗有天然的卫星环绕着。

在外侧的行星都有由尘埃和许多小颗粒构成的行星环环绕着,而除了地球之外,肉眼可见的行星以五行为名,在西方则全都以希腊和罗马神话故事中的神仙为名。扩展资料太阳系内主要天体的轨道,都在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黄道)的附近。行星都非常靠近黄道,而彗星和柯伊伯带天体,通常都有比较明显的倾斜角度。由北方向下鸟瞰太阳系,所有的行星和绝大部分的其他天体,都以逆时针(左旋)方向绕着太阳公转。

有些例外的,像是哈雷彗星。环绕着太阳运动的天体都遵守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轨道都以太阳为椭圆的一个焦点,并且越靠近太阳时的速度越快。行星的轨道接近圆形,但许多彗星、小行星和柯伊伯带天体的轨道则是高度椭圆的。

在这么辽阔的空间中,有许多方法可以表示出太阳系中每个轨道的距离。在实际上,距离太阳越远的行星或环带,与前一个的距离就会更远,而只有少数的例外。例如,金星在水星之外约0.33天文单位的距离上,而土星与木星的距离是4.3天文单位,海王星又在天王星之外10.5天文单位。

曾有些关系式企图解释这些轨道距离变化间的交互作用。

太阳系一共有几颗行星?分别都是哪几颗?各是什么行星?

现在应该是八大行星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冥王星作为矮行星并不能算做其中一员,因为像这样的矮行星还有好多个,类似于此前的称谓“小行星”。

1 类地行星水星,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中国古代称为辰星。最亮时目视星等为-1.9等,与太阳角距最大不超过28°,由于它离太阳很近,经常淹没在太阳的光辉里,只有在大距前后才能观测到。至今尚未发现有卫星。

水星的轨道倾角为7°,是除冥王星外轨道倾角最大的行星。公转的平均速度为47.89公里/秒,是太阳系中运动速度最快的行星,轨道半长径约5790万公里,离心率较大,为0.206,仅次于冥王星。公转周期为87.969日,会合周期为115.86日,自转周期为58.646日,恰为公转周期2/
3.�

19世纪中叶发现水星的近日点进动每百年为560
1.�,用经典力学只能解释555
8.�,其余4
3.�无法解释,即“水星近日点进动问题”。有人提出是由尚未发现的“水内行星”引起的,并计算出“水内行星”的轨道,但多次利用日全食进行观测都未发现。直至1915年,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后,才得以解决。

水星的赤道半径约2440公里,是地球的38.3%,体积是地球的5.6%,质量为3.33×1026克,也是地球的5.6%,平均密度为5.46克/厘米3,仅次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373厘米/秒
2.�反率为0.06,色指数为+0.91,都比月球的略小。水星的表面很象月球,有很多大小不一的环形山及平原、裂谷、盆地等。

水星有极稀薄的大气,气压小于2×10-9百帕,由氦、氢、氧、碳、氩、氖、氙等元素组成。由于大气非常稀薄,所以昼夜温差很大,白天温度高达700K,而夜间可降到100K。水星有偶极磁场,赤道上磁场强度为4×10-7特斯拉,两极为7×10-7特斯拉。 金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由远到近的顺序排列第二。

中国古代称“太白星”,为除日、月之外全天最亮的星,最亮时达-4.4等。由于金星位于地球轨道内侧,所以总是出现在太阳附近,它与太阳的角距不大于48°,当位于太阳西方时为晨星,位于太阳东方时为昏星,古代的人为它们分别命名,称晨星为“启明”,称昏星为“长庚”。至今尚未发现金星有卫星。金星的公转轨道是一个很接近正圆的椭圆,其离心率仅0.007,轨道倾角为3.4°。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0.723天文单位,平均轨道速度约35公里/秒,公转周期224.7日。金星与地球间的距离变化相当大,最近时仅4×107公里,此时视直径为6
1.�;最远时可达2.57×108公里,视直径仅
10.�。金星是太阳系内唯一逆向自转的大行星,也就是说,在金星上太阳是西升东落的。金星的自转非常缓慢,周期为243日,比它的公转周期还要长。

金星上的一昼夜相当于117个地球日。金星的大小、质量、密度与地球都很接近,其半径约6050公里,是地球赤道半径的95%;质量为4.87×1027克,是地球的81.5%;平均密度约为地球的95%。金星有一层非常浓密的大气,表面气压相当于地球的90倍,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占97%以上,此外还有少量的氮、氩、一氧化碳、水蒸气,氯化氢和氟化氢等。

金星大气中还存在着频繁的放电现象。由于有浓密的大气保护,金星表面较为平坦,环形山的数目很少,有一些不太高的山或山脉。金星表面不存在任何液态水,由于严酷的自然条件,是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的。

金星没有磁场和辐射带,太阳风、紫外线和X射线可以长趋直入,直达大气深处,在离表面附近的地方形成薄薄的电离层。 由于行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气可以让可见光和紫外线顺利通过,对于红外线却相当于不透明。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和紫外线可以穿过它们加热行星表面,行星向外辐射的热能(主要是红外线)却被吸收和阻挡,最终又返回到行星表面,这样,行星的表面温度会不断升高,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达到热平衡。金星大气非常浓厚,而且97%以上是二氧化碳,因此温室效应非常强烈,表面温度达480℃左右,而且基本上无地区、昼夜季节的差别。

地球,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地球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

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球形这个概念的出现,可上溯到公元前
五.六世纪。当时,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只是从球形最美的观念出发产生这一概念的。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圆,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地球是个球体。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哲学家惠施已提出地球是球形的看法。

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的地理学家埃拉托斯特尼成功地用三角测量法测量了阿斯旺和亚历山大城之间的子午线长。中国唐朝时期,在一行的指导下,由南宫说率领的测量队在河南省黄河南北的平原地带进行了最早的弧度测量,算出了北极的地平高度差一度,相当于南北地面距离相差约351里80步(唐朝的长度单位5尺=1步,300步=1里),从而可算出地球的半径。这项工作比阿拉伯人的类似工作约早100年。

在现代,除用大地测量方法外;还可用重力测量确定地球的均衡形状。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后,地球动力学测地方法得到很大发展。各种方法。

继续浏览:

上一篇:斯沃琪手表怎么样?swatch手表什么档次和宝路华哪个档次更好

下一篇:后悔了的句子有哪些?表达后悔的句子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