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原住民是什么人种?台湾省的少数民族是什么民族
台湾原住民是属于南岛语系的民族。台湾是南岛语系的源头,居住在新北市乌来区的泰雅族聚落,是目前全世界南岛语系居住地中,人口分布上地理最北端的聚落,而台湾原住民族在南岛文化中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台湾省
台湾省,简称“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台北,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濒东海,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 台湾省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与兰屿、绿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组成。纵跨温带与热带。人口约2341万,超过70%集中在西部5大都会区,其中台北都会区最大。

中国台湾地区,是指台湾当局控制下的台湾省(包括台湾本岛与兰屿、绿岛、钓鱼岛等附属岛屿及澎湖列岛),以及福建省的金门、马祖、乌丘等岛屿,陆地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台湾地区行政区划包括:台北、新北、桃园、台中、台南、高雄6个台湾当局“直辖市”,基隆、新竹、嘉义3个市,新竹、苗栗、彰化、南投、云林、嘉义、屏东、台东、花莲、宜兰、澎湖、金门、连江(马祖)13个县。
台湾原住民是什么民族?
台湾原住民是属于南岛语系的民族。台湾是南岛语系的源头,居住在新北市乌来区的泰雅族聚落,是目前全世界南岛语系居住地中,人口分布上地理最北端的聚落,而台湾原住民族在南岛文化中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姓氏人口根据台湾当局2018年公布的“姓名统计分析”,台湾地区前十大姓依序为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合计总人数为1244万人,占台湾地区总人口数52.78%。其中,第一大姓陈姓人口数共有262.8万人,占11.15%,陈姓也是唯一破200万人口的姓氏。台湾同胞的祖籍大多出自福建、广东两省,不少姓氏都是从闽粤带过去。福建省和台湾省民间一直有句俗谚说“陈林满天下”,代表这两个姓氏在闽台地区人口繁衍昌盛。台湾省的少数民族是什么民族?
台湾省的少数民族有16个部族地位获官方认可,分别是:
一.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邹族、鲁凯族、排湾族、邵族、阿美族;
二.太鲁阁族、撒奇莱雅族、卑南族、赛德克族、噶玛兰族(实属平埔族)、拉阿鲁哇族和卡那卡那富族居住在台湾岛东部,达悟族居住在附属岛屿兰屿。目前存有自己语言和文化的有14个族群,总人数约50万人,包括雅美(达悟)、阿美、噶玛兰、撒奇莱雅、卑南、太鲁阁、赛夏、泰雅、邵、布农、赛德克、邹、鲁凯、排湾等。
一.泰雅族泰雅族的社会组织,通常由10户左右聚集而成一同族系的部落;其制度以核心家庭为主体,采一夫一妻制(女从夫居);将同一家系分户另立之血族团体名为「Ga Ga」,并推举同族中声望最大的族长为头目。Ga Ga成员俱为男性,系一具共同祭祀、狩猎及牺牲分配的宗教性农业祭团;其宗教信仰即以此为基础,而形成一种崇拜祖灵的超自然信仰。传统的泰雅族社会以狩猎及山田烧垦为生,聚落以集居式的村落为主。大体而言,泰雅族的社会组织可以分成下列四个团体:(一)部落组织其部落的形成以血缘为基础,以父系为中心,由诸兄弟形成联合家族,财产与房舍共同拥有。
由具聪明英勇有才智,有领导能力的人担任部落领袖,当部落有重大事情时,则由头目召集长老会议以决策(泰雅社会中原来没有头目,是日本侵台时期日本人为其治理方便而产生的。)(二)祭祀团体有共同祭祀对象的家庭组合,如为了祖灵祭之进行而组成的团体。(三)共负罪责团体(gaga)是共同遵守诫律和规范的团体。
泰雅人称之为gaga(一般称为祭团), gaga是一种社会规范,是泰雅人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的诫律,也是最具有约束力与公权力的团体,可以算是泰雅社会中行为道德与社会律法的最高维护与审判者。(四)狩猎团体同一个猎团,集体狩猎时大家分工合作共劳共食共享。这四个团体的成员有互相重叠的特质,在不同部落,祭祀团体可能大于狩猎团体,其他的部落可能狩猎团体大于任何一个团体。
各地的差异性颇大,无法一概而论。在这四个团体当中,由于gaga的性质最特别,也在学界当中获得最多的关注,成为不少学者的研究议题。
二.赛夏族赛夏族(Saisiyat),台湾先住民族,分布在台湾北部中央山脉西侧,新竹、苗栗两县交界的山区,受泰雅族以及客家文化影响很深,以矮灵祭闻名。
以鹅公髻山和横平背山的脊线分为南北两群:北部群与泰雅族杂居(新竹县五峰乡);南部群与客家人杂居(苗栗县南庄乡)。
(一)赛夏族语言赛夏族的语言分南北二方言群,据语言学家推测是较古老的南岛语言,可能出现在台湾的时间较早。为了适应当地社会环境,赛夏人大部份会讲国语、甚至以此种语言为日常用语,自我族群的语言反而日渐淡忘,但因政府意识到各族群语言之重要性,开始推动“族语认证”才逐渐复原本赛夏语的使用人数。
(二)赛夏族衣饰建筑衣饰以麻布自己纺织为主,背心由两张麻布二折而缝成,前后夹织花纹(在织的过程中,夹入不同色彩的织线,构成几何形花纹)头上有黑头巾,上衣为长达膝部的对襟上衣,由两幅麻布对折背部缝合,前面对开。
腰裙男性为丁字带,女性则以深色棉布制成的绑腿布,通常会在下缘缀以小铃。其他还有臂、腿、腕、头饰、腰饰等。赛夏族的住家多位在山腹坡地或小台地上,因为居住在树木和竹林盛产地,因此建筑材料多为竹、木为主树藤为辅。
三.布农族布农族(Bunun),亦译布嫩族,台湾原住民的一个族群,主要居住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山上。
布农人是台湾的原住民当中,人口移动幅度最大、伸展力最强的一族。布农族传统的年月观念是依著小米的成长而划分的。对于农事或狩猎行事的时间,布农族依著植物的枯荣与月亮的盈缺来决定。布农族是一个充满想像力的民族。
族群特质为:(一) 浑然天成的和音:布农人和音唱法是无所不在的,凡饮酒歌、祭枪歌都以和音的方式来表现。就连
四.五岁的小孩,都能以和音的方式唱诵布农族的歌谣。(二) 没有头目,以家族长老为首的社会组织:除了一年一度的射耳祭及争战以外,布农人的社会运作大体以家族为一个完整的单位,两家族的长老又是事务的决策者,在家族中的地位颇受人尊崇。
(三) 合奏的乐器演奏方式:布农族不仅保存了多样的传统乐器演奏,不同乐器或相同乐器合奏也时有耳闻。(四) 富象征意义的生活态度:
1.月圆-丰收的意象。
2.月缺-消失的象征(除虫、除草)。
3.打陀螺-小米快速生长的含义。
4.荡秋千-小米长得与秋千一样高。(五) 小米的拟人化:小米有灵魂、有五官、可移动,因此对它特别敬重。亦有父粟与子粟之分。
父粟有五个耳朵,管理子粟的成长。
中国台湾的人民是什么族也是汉族么?
中国台湾有98%的人口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汉族,约2%则是在17世纪汉族移入前即已定居的台湾少数民族(高山族)。台湾本省人指二战结束前就已在台湾生活的族群。
台湾少数民族属于南岛语系,人种属马来人种。南岛语系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广的语系之一,台湾是其分布的最北端。扩展资料:高山族民族历史:在台湾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与中国福建的新石器文物关系密切,台湾人主要的应是从中国大陆迁移过去的。高山人长期处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据史料记载,三国时期,高山人的祖先被划分为几个部落。他们以石斧、石杖、石环、鹿角为矛,以青石为箭头,主要用于采集和狩猎,畜牧业仍不发达。当时盛行的男女通婚的婚姻制度仍处于母系社会阶段。
到公元7世纪,已经有了农牧业,生产工具仍然以石器为主,只有少量铁制工具。16世纪以来,台湾高山族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1563年,日本海盗入侵基隆北部,迫使高山人迁往山区。
后来,荷兰殖民者、西班牙殖民者和日本、美国侵略者入侵台湾。高山族人民进行了坚决的抵抗,发动了英勇不屈的斗争,表现出了誓死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17世纪以后,大批汉人移居台湾,郑成功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高山族经济文化发展的措施,加速了高山族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活在西南平原的高山人,有一部分进入了封建社会。
台湾最多的是哪个民族
台湾最多的是汉族。台湾有98%的人口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汉族,约2%则是在17世纪汉族移入前即已定居的台湾原住民族(高山族)。
本省汉族民众可分成从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区迁移、占人口70%的闽南人,以及从广东省东部地区迁移、占人口14%的客家人。台湾原住民族属于南岛语系,人种属马来人种。南岛语系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广的语系之一,台湾是其分布的最北端。中国政府将台湾南岛语系各族群统称为高山族。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