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岳寺塔有多少年历史?中国四大名塔的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有1400多年历史。嵩岳寺塔历经1400多年风雨侵蚀,仍巍然屹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也是全国古塔中的孤例,充分证明中国古代建筑工艺之高。嵩岳寺塔无论在建筑艺术上,还是在建筑技术方面,都是中国和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件珍品。嵩岳寺塔作为密檐式塔的鼻祖,在佛塔的类型上有极大的开创性,是中国建筑艺术和西域建筑交流的见证,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的佛塔,堪称世界上最早的筒体建筑。

现存最古的砖塔河南登封县的嵩岳寺塔即属于密檐式塔。此塔也是中国现存古塔实物中年代最早的,该塔修建于北魏永平二年(509年)。嵩岳寺塔是由木结构向砖石结构过渡的早期实例,非常值得重视。嵩岳寺塔的总高度约30米,底层直径10.6米。全塔除塔刹和基石之外,均以砖砌筑。塔的下部是低平的基台,台上建塔身,塔身平面呈十二边形,这在全国是仅见的例子。第一层塔身特别高大,用叠涩平座将之分为上下两段,在四个正面开了贯通上下段的塔门。

下段的其余八面都是素面平砖,没有加以装饰。上段是整个塔装饰最集中的地方,分别装饰壶门、狮子、火珠垂莲。第一层塔身以上,叠涩出密檐十五层,每层塔檐之间距离甚短。塔刹用石雕刻而成。刹座是巨大的仰莲瓣组成的须弥座,须弥座上承托着梭形的七重相轮组成的刹身,刹顶是一个巨型的宝珠。篙岳塔的外形流畅、秀丽,艺术成就非常高,正是由于它的设计和施工的优秀,使得这座古塔保存至当代。其他像西安小雁塔、云南大理千寻塔也是密檐式塔中的精品。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砖塔是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砖塔是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位于登封嵩山南麓峻极峰下的嵩岳寺内,是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嵩岳寺塔上下混砖砌就,层叠布以密檐,外涂白灰,内为楼阁式,外为密檐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檐式砖塔,也是唯一的一座十二边形塔。中国四大名塔的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该塔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城西北约6公里,太室山南麓的嵩岳寺内,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距今已有1470多年的历史。嵩岳寺塔上下浑砖砌就,层叠布以密檐,外涂白灰,内为楼阁式,外为密檐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檐式砖塔。
同时,这种密檐形式在南北朝期间也是少见的。该塔不仅以其独特的平面型制而闻名,而且还以其优美的体形轮廓而著称于世。整个塔室上下贯通,呈圆筒状。塔室之内,原置佛台佛像,供和尚和香客绕塔做佛事之用。全塔刚劲雄伟,轻快秀丽,建筑工艺极为精巧。该塔虽高大挺拔,但却是用砖和黄泥粘砌而成,塔砖小而且簿,历经千余年风霜雨露侵蚀而依然坚固不坏,至今保存完好,充分证明中国古代汉族建筑工艺之高妙。嵩岳寺塔无论在建筑艺术上,还是在建筑技术方面,都是中国和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件珍品。
嵩岳寺塔于何时建立?
嵩岳寺塔建立于北魏正光年间(520-525年)。嵩岳寺塔为15层的密檐式砖塔,平面呈十二边形,通高37米,由基台、塔身、15层叠涩砖檐和塔刹组成。
上部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券门通向塔心室。下部上下垂直,外壁没有任何装饰。塔身之上是15层的叠涩密檐,自下而上逐层内收,构成柔和的抛物线。塔刹由基座、覆莲、须弥座、仰莲、相轮、宝珠等组成,塔下有地宫。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反映了中外建筑文化交流融合创新的历程,在结构、造型等方面具有很大价值,对后世砖塔建筑有着巨大影响。嵩岳寺塔的古往今来嵩岳寺塔历经1400多年风雨侵蚀,仍巍然屹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也是全国古塔中的孤例。嵩岳寺塔为砖筑密檐式塔,也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十二边形塔,其近于圆形的平面,分为上下两段的塔身,与印度“stupa”相当接近,是密檐塔的早期形态。
1961年3月4日,嵩岳寺塔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8月1日,包含嵩岳寺塔在内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嵩岳寺的原名是什么?
在幅员辽阔的祖国大地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古塔的踪影。无论是皇宫、王府,还是乡野山村,无论是江边、海边,还是寺庙、道观,都可见到那些千姿百态的古塔。
嵩岳寺塔有些元素还有印度阿育王时期佛塔的特色,而阿育王时期的佛塔,在印度已经找不到了,许多研究印度阿育王时期佛塔的学者和专家必须要到嵩岳寺塔来。嵩岳寺塔,在登封县城西北6千米太室山南麓嵩岳寺内。嵩岳寺原名“闲居寺”,早先是北魏皇室的一座离宫,后来改建为佛寺。此寺的建造年代在508至520年之间,最少也有1500年的历史。以寺名命名该塔的“嵩岳寺”始建于509年,就是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这里本是宣武帝的离宫,后被改建为佛教寺院。520年,嵩岳寺改名闲居寺,寺院中又增建殿宇1000多间,其中就包括嵩岳寺塔。到了隋文帝时期,601年,闲居寺再次改名为嵩岳寺。
嵩岳寺塔的建筑设计艺术,堪称“古塔一绝”。嵩岳寺为单层密檐式砖塔,是此类砖塔的鼻祖。为十二边形,也是我国古塔中的唯一的特例。
嵩岳寺塔是由青砖和黄泥砌筑成的15层密檐式砖塔,平面呈十二边形。密檐之间矮壁上砌有各式门窗,密檐自下而上逐层收缩,构成一条柔和的抛物线。寺塔总高约37米,底层直径10米,内径5米多,壁体厚2.5米。
塔的外部,分别由“基石”“塔身”和“宝刹”组成。基台随塔身砌成十二边形,台高约85厘米,宽约160厘米。塔前砌长方形月台,塔后砌南道,与基台同高。基台以上为塔身,塔身中部砌一周腰檐,把它分为上下两段。
下段为素壁,各边长为280厘米,4向有门。上部为全塔最好装饰是最重要部位。东、西、南、北4面与腰檐以下通为券门,门额做双伏双券尖拱形,拱尖饰3个莲瓣,券角饰有对称的外券旋纹;拱尖左右的壁面上各嵌入石铭一方。
嵩岳寺塔的中国之最
“嵩岳寺塔也是唯一平面为十二边形的古塔,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无上崇高的地位。”上世纪30年代,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来考察后,在其《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笔记》中说:“后来的唐代方塔,如小雁塔、香积寺塔等均脱胎于此……”新中国成立后,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向中央政府开列了一份必须重点保护的文物清单,根据重要程度,梁思成在其前面分别标上五个圈、四个圈、三个圈……而在嵩岳寺塔前赫然标上了五个圈。
该塔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历经多次地震、风雨侵袭仍不倾不斜,巍然矗立。有学者根据唐李邕《嵩岳寺碑》判断嵩岳寺塔重建于唐开元二十一年(773),认为嵩岳寺塔并非如60多年前判定的是北魏正光元年(520年)所建,重建时并没有按照北魏原样。这样的话嵩岳寺塔将比大小雁塔晚建,不过这一说法并没有获得学界认同。因此嵩岳寺塔建造年代仍为520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上一篇:心冷的句子有哪些?表达心冷的句子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