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岳寺塔属于哪个宗教?嵩山的资料
嵩岳寺塔属于佛教。嵩岳寺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原为宣武帝的离宫,后改建为佛教寺院;孝明帝正光元年改名“闲居寺”,并广为增建,殿宇达千余间,僧众700余人。隋文帝仁寿二年改名嵩岳寺,唐朝武则天和高宗游嵩山时,曾把嵩岳寺作为行宫。当时楼阁相连,亭殿交辉,盛极一时。据李邕《嵩岳寺碑记》载:“广大佛刹,殚极国财,济济僧徒,弥七百众。落落堂宇逾一千间。”现塔院内大雄殿及两侧的伽蓝殿、白衣殿均为清时所建,惟此塔为北魏时物,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

塔身上部有叠涩密檐15层。叠涩檐之间,是极矮的直壁。由于诸层檐叠出的砖数不一,叠涩檐弧度各异,各层檐间的壁高自下而上递减,檐宽逐层收分,使之外轮廓呈现抛物线造型。叠涩檐间的塔壁上均辟有门窗。每面正中砌筑板门2扇,门上皆有尖拱状门楣,楣角呈卷云形。多数门楣下施垂幔。有的两扇板门紧闭,有的则一扇稍开。门两边各配一“破子棂窗”,每窗多为4根窗棂。唯第十层因壁面狭小,仅一门一窗。

除南面第五、七、九、十、十一、十三层及东南面的第十五层辟真门外,其他皆为假门。叠涩檐间共砌门窗492个。塔身上部有叠涩密檐15层。叠涩檐之间,是极矮的直壁。由于诸层檐叠出的砖数不一,叠涩檐弧度各异,各层檐间的壁高自下而上递减,檐宽逐层收分,使之外轮廓呈现抛物线造型。叠涩檐间的塔壁上均辟有门窗。每面正中砌筑板门2扇,门上皆有尖拱状门楣,楣角呈卷云形。多数门楣下施垂幔。
嵩山古建筑群是什么教
有道教、佛教及儒学。嵩山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包括周公测景台和登封观星台、嵩岳寺塔、太室阙和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阳书院、会善寺、少林寺建筑群等8处11项优秀历史建筑,具体如下:
1.佛教文化嵩山的法王寺,创建于东汉,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少林寺为北魏孝文帝元宏敕建,印度僧人跋跎在此落迹传;其他佛寺有北魏会善寺、嵩岳寺、永泰寺、金清凉寺等等。
3.儒学文化嵩阳书院位于嵩山南麓,是宋明理学教育中心之一,历代官吏与名儒都对嵩阳书院有过修复之举。嵩山古建筑群的价值意义
1.嵩山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作为一组东方古代建筑艺术殿堂,以其古老与博大、凝练与舒展、沧桑与辉煌,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代建筑的瑰丽之华和中华悠久历史的璀璨之光。
2.嵩山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8处11项建筑,分别代表不同时代的各类主导文化,是一个业已消亡的科学、教育和信仰体系的物质见证,也是现存仍在发展的佛教、道教文化传统的见证。
嵩山的资料
嵩山,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位于河南省西部,属伏牛山系,地处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的中岳。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最高峰连天峰1512米;东西绵延60多公里;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南依颍水,北邻黄河。
公元前770年平王迁都洛阳后,以“嵩为中央、左岱、右华”,为“天地之中”,称中岳嵩山。嵩山又分为少室山和太室山两部分,共72峰。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主峰峻极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连天峰位于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接五代京都汴梁,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于奇异的峻峰,宫观林立,故为中原地区第一名山。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亲临,更是神仙相聚对话的洞天福地。
《诗经》有“嵩高惟岳,峻极于天。嵩山,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古名为外方、嵩高、崇高,位于河南省西部,属伏牛山系,地处登封市西北面,是五岳的中岳。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最高峰连天峰1512米;东西绵延60多公里;东依省会郑州,西临古都洛阳,南依颍水,北邻黄河。
嵩山地处中原,东西横卧,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嵩高”、“崇山”,西周时称岳山。公元前770年平王迁都洛阳后,以“嵩为中央、左岱、右华”,为“天地之中”,称中岳嵩山。嵩山又分为少室山和太室山两部分,共72峰。
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主峰峻极峰位于太室山,高1491.7米;最高峰连天峰位于少室山,高1512米。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接五代京都汴梁,西连十三朝古都洛阳,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于奇异的峻峰,宫观林立,故为中原地区第一名山。
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亲临,更是神仙相聚对话的洞天福地。《诗经》有“嵩高惟岳,峻极于天”的名句。查看全文14分享评论踩“1个亿,离婚”,她藏起孕肚离开,总裁隔天发现孕检单,他疯了七猫小说广告更多专家嵩山的资料专家1对1在线解答问题5分钟内响应 | 万名专业答主马上提问最美的花火 咨询一个情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lanqiuwangzi 咨询一个情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garlic 咨询一个情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188****8493 咨询一个情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篮球大图 咨询一个情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动物乐园 咨询一个情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AKA 咨询一个情感问题,并发表了好评—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把衡山和嵩山的资料全给我
(三)衡山四绝——“南岳独秀” 衡山又称南岳,位于湖南省衡山县,山势雄伟,绵延数百公里。七十二峰中以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 五峰最有名。
最高峰为祝融峰,海拔1290米。 “南岳四绝”是祝融峰之高、方广寺之深、藏经阁之秀和水帘洞之奇。衡山由于气候条件优于其他四岳,处处是茂林修竹,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因而又有“南岳独秀”之誉。 衡山的烟云可与黄山媲美。
山上寺庙众多,其中福严寺、南台寺、藏经阁、方广寺等最为有名。山脚下的南岳庙规模宏大,占地面积大9.85万平方米,有庙宇九进,是南方数一数二的大庙。
(四)中岳嵩山——胜迹如云 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峰县境,因地处中原,古称“中岳”。
其主峰峻极峰海拔1584米。 山峰多寺也多,有“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寺”之说。 山的古迹甚多,最雄伟和最著名的是位于嵩山南麓的中岳庙,庙中保存了300多株古柏和10万多平方米的古建筑。
在嵩山附近,有嵩岳寺塔、嵩阳书院、观星台、少林寺、塔林等著名古迹。这里用有六处“中国之最”:
1.�中国最早的禅宗寺院——少林寺,
2.�中国现存最大的少林古塔群,
3.�
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嵩岳寺塔,
4.�中国现存的保存完整的天文台(告成观星台),
5.�中国现存的最古的汉代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
6.�
中国最古最大的汉封将军柏。 南岳衡山: 衡山位于湖南中部衡山等县境内,海拔1290米。南岳古木参天,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郁香,以风景秀丽著称。南岳庙是衡山最大殿宇。
祝愿融峰之高、藏经楼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称为衡山四绝。近年又开辟了麻姑仙境、穿岩诗林新景点。 中岳嵩山: 嵩山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境内,海拔1440米,以峻闻名。
嵩顶有峻极峰,是嵩山最高峰。嵩山东端中岳庙,是我国最早。
中国十大最古老建筑物
中国古建筑第一国宝:五台山佛光寺五台山佛光寺属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山西省五台县的佛光新村,寺内正殿即东大殿,建于唐朝大中十一年,即公元857年。佛光寺大殿现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唐代木构建筑暨第二早的木结构建筑(仅次于五台县的南禅寺大殿)。
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年代最久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国着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屋脊的明珠:布达拉宫布达拉宫(藏文:,藏语拼音:bodala,威利:potala),坐落于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中国第一塔:嵩岳寺塔嵩岳寺塔,位于登封市城西北5公里嵩山南麓嵩岳寺内。嵩岳寺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原为宣武帝的离宫,后改建为佛教寺院;孝明帝正光元年改名“闲居寺”,并广为增建,殿宇达千余间,僧众700余人。
隋文帝仁寿二年改名嵩岳寺,唐朝武则天和高宗游嵩山时,曾把嵩岳寺作为行宫。天下第一桥:赵州桥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做“大石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着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第二早(还有一座小商桥)、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
大型寺庙建筑典范:曲阜孔庙孔庙(本庙)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南门内,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各种建筑总计100余座,460余间,占地面积约95000平方米。唐陵中的杰作:乾陵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
乾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龙二年(706年)加盖,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1961年3月4日,乾陵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颐和园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各种形式的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间,大致可分为行政、生活、游览三个部分。以仁寿殿为中心的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的地方。仁寿殿后是三座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为慈禧、光绪和后妃们居住的地方。
江南名楼:岳阳楼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昌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1988年1月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四大名塔的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该塔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城西北约6公里,太室山南麓的嵩岳寺内,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520年),距今已有1470多年的历史。嵩岳寺塔上下浑砖砌就,层叠布以密檐,外涂白灰,内为楼阁式,外为密檐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檐式砖塔。
同时,这种密檐形式在南北朝期间也是少见的。该塔不仅以其独特的平面型制而闻名,而且还以其优美的体形轮廓而著称于世。整个塔室上下贯通,呈圆筒状。塔室之内,原置佛台佛像,供和尚和香客绕塔做佛事之用。全塔刚劲雄伟,轻快秀丽,建筑工艺极为精巧。该塔虽高大挺拔,但却是用砖和黄泥粘砌而成,塔砖小而且簿,历经千余年风霜雨露侵蚀而依然坚固不坏,至今保存完好,充分证明中国古代汉族建筑工艺之高妙。嵩岳寺塔无论在建筑艺术上,还是在建筑技术方面,都是中国和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件珍品。
两千年的文明史资料 急需!!!!!!!!!!!!!!!!!!!!!!!!!!!!!!!!!!!!!
以“天地之中”为基本理念汇聚于中岳嵩山的历史建筑群,集中分布在太室山、少室山周边40余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现存历史建筑367座。此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嵩山历史建筑群包括太室阙和、少室阙、启母阙、嵩岳寺塔、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等8组11项建筑,是我国历代礼制、宗教、科技和教育等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高水平的代表,充分体现了人类杰出的创造力和一种东方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突出成就。
保护嵩山历史建筑群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责任,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太室阙和太室阙太室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庙阙,是古代祭祀太室山神的重要实物见证,是中国古代祭祀礼制建筑的典范。太室阙是中岳庙前身太室祠前的神道阙,位于太室山黄盖峰下中岳庙天中阁前600余米处的中轴线上,后来便成为历代中岳庙前导空间的重要建筑。太室阙始建于汉安帝元初五年(118年),以青灰色块石砌筑,分为东西两阙,间距6.75米,相对如门,是太室祠的象征性大门。阙身平面呈长方形,上有出檐的四阿顶,为石质仿木结构,东西两阙分别由母阙和子阙组成,各通高3.96米、长2.13米、厚0.7米,子阙比母阙低1.31米。阙身四周雕饰有反映汉代社会风俗和信仰的画像,保存较好的有50余幅。中岳庙中岳庙位于太室山南麓,南距太室阙600米。
其前身是太室祠,《汉书·武帝本纪》载:“其令祠官加增太室祠,禁无伐其草木。以山下三百户为之奉邑,名曰嵩高,独给祠,复亡所与。”五岳制度形成后,历代帝王不断增修扩建,并更名嵩岳庙。
仅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到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有史可查的就有65位皇帝近200次亲至或遣使到嵩山中岳庙进行祭祀。中岳庙历经重修,公元730年,唐玄宗李隆基加封中岳神为天中王,并下令依照汉武帝旧制,重新整修,扩建殿宇。公元964年又修行廊一百余间,并在庙内遍植松柏。
现存建筑格局可以上溯到金代。中岳庙依山而建,自南向北高差37米。太室阙是中岳庙的神道阙,通过长长的前导空间,到达庙内最重要的崇祀空间——中岳大殿;其个体建筑沿着纵轴均衡布局,左右对称,院落空间变化丰富。中岳庙南北长650米,东西宽166米,面积10.89公顷。
庙中有殿、宫、楼、阁、亭、廊等建筑39座近400间。中轴线上共有建筑十一进,其中,峻极殿建在高台之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是供奉和祭祀中岳神的主殿,也是五岳中最大的殿宇。完整的建筑布局使中岳庙成为一座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布局紧凑、色调和谐的庞大建筑群。中岳庙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级别最高的礼制建筑群。
个体建筑殿宇形制尊卑有序、等第分明,大殿巍峨壮丽,廊庑平淡简素,共同塑造了气势不凡的建筑群,体现着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建筑群总体布局的深刻影响。不仅影响中国五岳中其他四岳祭祀建筑形制的形成,而且深刻影响了国家政权祭祀河渎的建筑规模和布局方式。由太室阙和中岳庙构成的礼制建筑群,整体历史价值无与伦比,是古代祠庙建筑群空间处理的优秀范例,是古代山岳崇拜的实物见证。少林寺建筑群少林寺建筑群位于登封市区西北13公里处的少室山阴,现存历史建筑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和周边古塔等,其中初祖庵是寺僧为纪念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而营建的纪念性建筑,塔林为少林寺历代高僧的墓塔群。
少林寺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刹”,不仅是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庭,还是中国武术最大流派——少林派的发源地,有“天下功夫出少林”的美誉,是一处禅、武结合的圣地。少林寺建筑群规模宏大,遥遥望去,红墙绿瓦,绿树掩映,呈现出“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清幽意境。少林寺常住院少林寺常住院坐北朝南,背依五乳峰,面对少室山,少溪河从门前潺潺流过。
常住院山门距少溪河65米。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天竺僧人跋陀落迹传教而敕建少林寺。寺院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面积3.6公顷。
常住院中轴线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室、立雪亭、千佛殿等七进建筑,阶梯升高,高差22.61米。其明清建筑多为单檐琉璃瓦,硬山、歇山、庑殿间而有之,除千佛殿外,体量适中。千佛殿面阔七间,殿内墙壁满绘壁画达300多平方米,甚为珍贵。中轴线两侧有钟楼、鼓楼、六祖堂、紧那罗殿、东西寮房、文殊殿、普贤殿、白衣殿、地藏殿等附属建筑,其中白衣殿绘有少林拳谱、十三武僧救秦王、紧那罗御红巾等反映少林武术、历史的壁画。
再外,西有塔院,东有禅堂、僧房等,常住院内还保有宋代释迦塔、下生弥勒佛塔,历代碑碣174品以及秦槐、树龄1500多年以上的银杏等古树名木,共同构成了一座深山之中僧人从事佛事活动、习武和生活的著名佛教寺院。常住院内现存碑碣、壁画是少林寺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历史、文化、武术、宗教、建筑、书法、雕刻、美术乃至寺院与域外文化交流等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在佛教界有崇高地位;作为少林武术的发源地,在中国武术界享有盛名。
初祖庵初祖庵位于少林寺常住院西北两公里处的龟背形山丘上,创建于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它背连五乳峰,周围丘涧环抱,陡崖绝壑,古木参天,北距五乳峰的达摩洞1800米,是为纪念达摩而建。初祖庵院落南北长88.28米、东西宽38.72米,面积0.34公顷。中轴线上分布着山门、大殿、千佛阁等三座建筑,两侧有面壁亭、圣公圣母亭等。
初祖庵大殿建于宋代,出檐深远,斗栱硕大,雕饰精美,反映出宋代木构建筑优美的造型和精致的工艺。初祖庵大殿的建造年代与中国古代建筑科学巨著《营造法式》的成书年代相近,其斗栱、梁架、雕饰多与《营造法式》的制度相符合,是宋代木构建筑技术的重要例证,在木构、石雕方面的技术做法甚至可称为孤例,为今人理解《营造法式》提供了独特的实物展示。此外现在庵院中还保存有历史建筑5座,宋、金以后碑碣49余品,内还有唐代“六祖手植柏”等。
少林寺塔林少林寺塔林为历代高僧的墓塔群,位于少林寺常住院以西280余米处的山坡上,占地面积1.99公顷,南临少溪河,北靠五乳峰,依山傍水,环境优美。这里古塔丛立,势如密林,故有“塔林”之称。塔林及周边地区保存唐、五代、宋、金、元、明、清7个朝代(689~1803年)的241座古塔。塔林为人们展示了。
佛塔的演变历史
佛塔的演变:根据佛教文献记载,佛陀释迦牟尼涅槃后火化形成舍利,被当地八个国王收取,分别建塔加以供奉。此外,释迦牟尼一生共有八处纪念地,如出生地的蓝毗尼园、成道地的涅盘禅河、第一次说鹿田园、他所住地方唯一的沱园、他所住地方的群邑三亚石果等。
在孔雀王朝的领导下,这个小国有8.4万座宝塔。这一时期开始建造有碗的宝塔。宝塔有两种:有遗物的称为宝塔,没有遗物的称为直梯。最早的现存宝塔是在阿育王时期建造的。扩展资料:现存最古的砖塔河南登封县的嵩岳寺塔即属于密檐式塔。此塔也是中国现存古塔实物中年代最早的,该塔修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嵩岳寺塔是由木结构向砖石结构过渡的早期实例,非常值得重视。
嵩岳寺塔的总高度约30米,底层直径10.6米。全塔除塔刹和基石之外,均以砖砌筑。塔的下部是低平的基台,台上建塔身,塔身平面呈十二边形,这在全国是唯一的例子。
第一层塔身特别高大,用叠涩平座将之分为上下两段,在四个正面开了贯通上下段的塔门。下段的其余八面都是素面平砖,没有加以装饰。上段是整个塔装饰最集中的地方,分别装饰壶门、狮子、火珠垂莲。
第一层塔身以上,叠涩出密檐十五层,每层塔檐之间距离甚短。塔刹用石雕刻而成。刹座是巨大的仰莲瓣组成的须弥座,须弥座上承托着梭形的七重相轮组成的刹身,刹顶是一个巨型的宝珠。篙岳塔的外形流畅、秀丽,艺术成就非常高,正是由于它的设计和施工的优秀,使得这座古塔保存至今。
其他像西安小雁塔、云南大理千寻塔也是密檐式塔中的精品。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