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什么是冬九九?我们通常说的冬天的九九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

什么是冬九九?我们通常说的冬天的九九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

最佳回答2022-11-30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一般“三九、四九”时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当数到九个“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便春深日暖、万物生机盎然,是春耕的时候了。数九方法在我国民间口口相传,有历史但缺乏记载,至于起源何时,没有确切的资料。在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为“至阳”之数,又是至大之数,“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日益消减,累至九次已到了头,意味着寒去暖来,“春已深矣”了。

什么是冬九九

习俗简介数九,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习俗之一。数九即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亦有说法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所谓“热在三伏,冷在四九”,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期便是"三九、四九天"。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天气暖和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与冬至逢壬日“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春深日暖”相对应的只有我国部分地区,并非全国各地都如此,一些寒冷地区在春季尚未有春天气息。

什么是冬九九

产生机理在冬至时期,白天最短,太阳直射角度与地面夹角最小,单位面积的地面受到的日照强度最小,因此地面每天得到的太阳热量最少,地面日热量收支逆差尚未达到最大值。而在冬至以后,虽然白天日趋增长,但增长的速度却很缓慢,从冬至到“三九”这一时期,平均每天只增长约一分钟,同时太阳直射角度与地面夹角增加也很缓慢,地面日热量收支仍处在逆差状况,所以继续失去热量,地温继续下降。地面总热量收支逆差在“四九”时段才达到最大值,也由于空气的温度主要受地温影响,这就导致了“三九、四九”时段气温最低。另外,“三九”前后,西伯利亚地区的冷气团也发展到极为强盛的阶段,强冷空气的频频入侵也是造成气温低的原因之一。

冬至数九是什么意思

冬至数九也称为“冬九九”,民间说法是:数完九个九天气就暖和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过后,将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阶段,迎来一年中最寒冷的气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民间有“冷在三
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所以,从冬至第一天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连数九个九日,九九就过完了,也就是古人常说的“九九消寒”。古人就是以这种“连冬起九”的方式,捱过漫长冬季的。九九过完已是寒消暖至,冬去春来的“九九艳阳天”了。

我们通常说的冬天的九九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

从冬至那天开始,到惊蛰结束。时间:阳历12月22日到次年3月12日前后。

冬九九:“冬九九”又称“数九”,是我国冬季一种民间节气,反映了中国冬季气温变化的大概情况。天文专家介绍说,“九九”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杂节气。冬至一到,便进入“数九寒天”。我国民间一般将冬至叫作“数九”,即从冬至开始,每隔9天分为一个“九”,共分成9个“九”,数到81天时便“九尽桃花开”。

扩展资料冬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斗指子为冬至,即太阳黄经达270°,于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寒冷气候的开始。

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开始逐渐变长,正午太阳高度也逐渐升高。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

数九是什么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中国民间的一种节气。数九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开始。

不过,至少在南北朝时已经非常的流行。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会慢慢变得暖和起来。实际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数九计日。扩展资料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九为极数,是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

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的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就一定会到来。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我们这儿俗语说“交冬数九”,说的就是从冬至那一天开始数九,所以说冬至是一九的第一天。

从冬至日起,向后数九个九天z,天气就由冬至的寒之至转为“春深日暖”了。因为“数九”的过程正是寒极转暖、寒消暖长的过程,所以人们常把这九九八十一天称作“九里天”、“数九寒天。

继续浏览:

上一篇:小寒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含义?小寒的含义是什么

下一篇:聪明节指的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聪明节是指我国哪个节日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