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是谁?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起源明初朱右将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他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这为唐宋八大家名称的定型和流传起了一定的作用。以后不久,推崇唐顺之的茅坤根据朱、唐的编法选了八家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固定下来。

历史背景“唐宋八大家”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选韩、柳等人文为《六先生文集》,因并三苏为一家,所以实际是“八先生文集”。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开来。
唐宋八大家都有谁?
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位散文家的合称。明初朱右选韩柳等八家古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
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 ,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此书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 。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 ,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称“三苏”,又有“一门三学士”之称:父:苏洵;兄:苏轼;弟:苏辙。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河南河阳(今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三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35岁,他先中进士,三试博学鸿词科不成,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
后回京任四门博士。36~49岁,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
50~57岁,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政治上较有作为。思想渊源于儒家,但亦有离经叛道之言。他以儒家正统自居,反对佛教的清净寂灭、神权迷信,但又相信天命鬼神;他盛赞孟子辟排杨朱、墨子,认为杨、墨偏废正道,却又主张孔墨相用;他提倡宗孔氏,贵王道,贱霸道;而又推崇管仲、商鞅的事功。他抨击二王集团的改革,但在反对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主要问题上,与二王的主张并无二致。
这些复杂矛盾的现象,在其作品中都有反映。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但其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
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
被贬期间,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欧阳修(1007~1072)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欧阳修幼年丧父,在寡母抚育下读书。
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次年任西京(今洛阳)留�。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
唐宋八大家分别是:柳宗元、曾巩、王安石、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韩愈。柳宗元,唐朝人,字子厚。
与韩愈合称“韩柳”。公元805年,柳宗元被贬为韶州刺史,后又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的十年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公元815年,柳宗元被召回长安,公元819年,在柳州病逝。终年四十七岁。柳宗元的主要作品:《永州八记》、《捕蛇者说》、《小石潭记》等。曾巩,北宋人,号南丰先生。
曾巩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创作上很有成就。主要作品有《元丰类稿》和《隆平集》。
王安石,北宋人,字介甫。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迂折而不味薄。
主要作品有《元日》、《泊船瓜洲》、《登飞来峰》等。欧阳修,北宋人,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
欧阳修一生著作繁富,作品有:《醉翁亭记》、《新五代史》、《画眉鸟》、《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等。苏轼,北宋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医学家。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肆意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苏轼的词豪放不羁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影响巨大。主要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题西林壁》等等。苏洵,北宋人,字明允,自号老泉。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与苏轼、苏辙号称“三苏”。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犀利。他的散文多为论辩文字字珠玑。
苏洵在谱学领域贡献巨大,创造了现代修谱方法之一的苏氏谱例,对后世影响巨大,时至今日仍是许多地方姓氏修谱的范例。主要作品有:《六国论》、《管仲论》、《辩奸论》等。苏辙,北宋人,字子由。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宰相。其学问深受父亲和兄长的影响,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主要作品有:《栾城集》、《水调歌头.离别一何久》、《赤壁怀古》《夜坐》等。
韩愈,唐朝人,字退之,世称“昌黎先生”。唐朝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主要作品有《韩昌黎集》、《师说》、《马说》等。
唐宋八大家分别指的是谁?
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一.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
二.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三.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四.苏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五.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谁
唐宋八大家分别是: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这八位散文家,除了八大家之说以外,另有欧阳修、苏轼、曾巩、王安石四人,称为宋四家或宋朝古文四家。 唐宋八大家是谁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韩愈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起源 明初朱右将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他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这为唐宋八大家名称的定型和流传起了一定的作用。以后不久,推崇唐顺之的茅坤根据朱、唐的编法选了八家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固定下来。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