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重比赛体重分级都有什么?世界举重分几个级别
举重比赛体重分级:
男子举重竞赛可按运动员体重分为下列十级:
1、54公斤级体重不超过54公斤。
2、59公斤级54.01~59公斤。
3、64公斤级59.01~64公斤。
4、70公斤级64.01~70公斤。
5、76公斤级70.01~76公斤。

6、83公斤级76.01~83公斤。
7、91公斤级83.01~91公斤。
8、99公斤级91.01 ~99公斤。
9、108公斤级99.01~108公斤。
10、108公斤以上级缺。

女子举重竞赛可按运动员体重分为下列九级:
1、46公斤级体重不超过46公斤。
2、50公斤级46.01~50公斤。
3、54公斤级50.01~54公斤。
4、59公斤级54.01~59公斤。

5、64公斤级59.01~64公斤。
6、70公斤级64.01~70公斤。
7、76公斤级70.01~76公斤。
8、83公斤级76.01~83公斤。
9、83公斤以上级。
在职业比赛中,举重的体重级别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举重的级别是按照运动员体重分,除了最大的一个为以上,其他的均为以下级别,一般级别越大成绩越好(所以你的成绩不变越低的级别越有利)。每一个点都包括在以上。
在比赛中相同的成绩就比体重,体重小者获胜。所以体重很重要。 另外每个国家只允许参加男子六人五项,女子四人四项,这是为了避免中国大范围捞金,(尤其是女子,中国可以包揽所有金牌)公斤级指的是运动员的体重,女子举重级别分为48.5
3.5
8.6
3.6
9.7
5.75+公斤级48公斤级就是指运动员体重在48以下,53指的就是48至53之间。这个主要是为了公平性,因为大家多觉得体重大的人就力量大,所以用体重来分等级!这就是在比赛中举同样的重量,体重轻的运动员就可以获胜的原因!比如举重48公斤级是指运动员的体重不允许超过48公斤,运动员在比赛前称量,必须小于等于这个重量。
所以举重运动员体重小,力量大更吃香。举重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将杠铃以双手举过头,举起的杠铃重量为胜负依据。举重运动员要完成两个举重动作:抓举和挺举。
抓举:运动员将杠铃平行地放在两小腿前面,两手虎口相对撞钢,以一个连续动作把杠铃从举重台上举至两臂在头上完全伸直。
世界举重分几个级别?
举重按参赛运动员的体重不同来分级,是从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开始的。当时分5个体重级别,即次轻量级(60公斤级)、轻量级(67.5公斤级)、中量级(75公斤级)、轻重量级(82.5公斤级)和重量级(82.5公斤以上级)。
1951年又改为7个级别,把原重量级的体重标准提到90公斤以上,增加了次重量级(82.5公斤以上到90公斤)。自此7个级别又通行到1972年。自1972年第二十届奥运会起,举重比赛增至9个级别,增加了次最轻量级(52公斤以下)和特重量级(110公斤以上),并将重量级改为110公斤级。1976年在第二十一届奥运会期间,又增为10级,增加了100公斤级。到了1996年奥运会上,虽然级别仍是10个,但重量发生了改变,具体是54公斤级、59公斤级、64公斤级、70公斤级、76公斤级、83公斤级、91公斤级、99公斤级、108公斤级和108公斤以上级。1998年国际举联紧跟“奥运瘦身”的潮流,主动将男子10个级别缩减为8个:56公斤级、62公斤级、69公斤级、77公斤级、85公斤级、94公斤级、105公斤级和105公斤以上级。同时女子也调整为7个级别:48公斤级、53公斤级、58公斤级、63公斤级、69公斤级、75公斤级、75以上级。
举重方式的演变 举重举重比赛最初并不按举起方式分类,只分单手和双手。1920年奥运会开始按举起方式和单、双手混合分类比赛,即单手抓举、单手挺举、双手挺举。1924年第八届奥运会增加了双手推举和双手抓举。
由于比赛项目和试举次数的增加,使比赛时间拖得过长,在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上取消了单手抓举和单手挺举,而单手举重也正式退出了国际赛场。1972年国际举联又取消了推举比赛,只保留抓举和挺举,现在也遵守这一规则。 女子举重的由来随着男子举重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美国开始举办女子举重比赛。
1984年美国受国际举联的委托,组织了第一届女子举重通讯比赛,有12个国家参加。同年,国际举联在洛杉矶代表大会上审定并通过了新的国际举重规则,将女子举重正式列入比赛项目,同时制定了女子举重比赛的9个体重级别标准。1987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美国德托纳比奇举行了第一届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有22个国家和地区的99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比赛冠军的成绩被公布为女子举重世界纪录。2000悉尼奥运会女子举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举重比赛体重分级是什么
; 举重比赛中的体重分级是为了将不同体重的选手按照一定的级别划分,低于或者高于规定体重范围的选手是无资格参赛的。所以,体重分级是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
在1947年的世界举重锦标赛中,大赛采纳了埃及的建议,又增加了一个体重级别:最轻量级(56公斤以下),到1951年又改为了七个级别,把原重量级的体重标准提到90公斤以上,增加了次重量级(82.5公斤以上到90公斤)。到1998年,国际举联为了应和“奥运瘦身”的潮流,主动将男子10个级别缩减为8个:56公斤级、62公斤级、69公斤级、77公斤级、85公斤级、94公斤级、105公斤级和105公斤以上级。同时女子也调整为7个级别:48公斤级、53公斤级、58公斤级、63公斤级、69公斤级、75公斤级、75以上级。举重的体重级别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
举重的级别划分,主要考虑到四个因素(考虑到篇幅限制,以下都以男子的级别设置为例):
一.全球人口的身高分布(决定体重级别的上下限)举重运动员的体重级别和身高高度相关,设置时要保证每个级别都有足够的人数参赛。例如,如果全球绝大多数成人的身高都在170以上,那最低级别就不能设得太低(比如52公斤级),因为没那么多身高足够矮的人可以选拔训练参加最低级别的比赛。
二.比赛的公平性(决定体重级别的上下限)最大级别如果设置太低,会导致体重相差很大的运动员被分到一起比赛,造成不公平。例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体重最大的级别是90公斤以上级,当时参加这个级别比赛的运动员大部分体重都在130公斤左右,那些体重只有100公斤出头的运动员就很尴尬:减下去参加90公斤级,减太多;体重不变留在90公斤以上级,太吃亏;增重到130公斤,太困难……所以最大级别不能设得太低。同理,最小级别也不能设置太高。
例如把最低级别定为70公斤级,那身高1米50的运动员几乎不可能增重到接近70公斤,只能以60公斤左右的体重参加70公斤级的比赛,同样不公平。
三.运动员调控体重的便利(决定各级别的间隔不能太大)两个级别间的差距太大(比如77公斤级之后直接跳到94公斤级),那么处在两个体重级别中间的运动员(例如体重85公斤,夹在77公斤级和94公斤级之间)就会遭遇类似上面提到的90公斤以上级部分运动员的尴尬局面:减到下一个级别,要减的体重太多,减不下去,即使减下去了,体力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升到上一个级别,要增加的体重也太多,增不了那么多,比赛中吃亏(比如94公斤级别人体重都是93点几公斤,而你拼命增重也只有90公斤)。所以在实际设置级别时,一般使相邻两个级别的平均体重减5%基本就是较轻级别的上限,增5%基本就是较重级别的上限,例如:男子举重最小的两个级别是56和62公斤级,平均值为5
9.�
59*(1+5%)=61.95公斤,很接近较重级别62公斤级的上限;59*(1-5%)=56.05公斤,很接近较轻级别56公斤级的上限。男子举重第三大和第二大的两个级别是94和105公斤级,平均值为99.
5.�99.5*(1+5%)=104.475公斤,很接近较重级别105公斤级的上限;105*(1-5%)=94.525公斤,很接近较轻级别94公斤级的上限。
各位可自行对其他相邻的体重级别进行换算,这个关系值仍然成立。
四.奥运会控制比赛规模的要求(决定各级别的间隔不能太小)由于奥运会有控制赛事规模的瘦身要求,导致国际举联在第一次级别大改动后仅过了六年就又再次改变级别设置,将原来的男10女8共18个级别缩减为男8女7共15个级别。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