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毕升是哪个朝代人物?毕升是哪个朝代的人

毕升是哪个朝代人物?毕升是哪个朝代的人

最佳回答2022-11-29

毕升是北宋朝代人物。毕昇初为杭州书肆刻工,专事手工印刷,在印刷实践中,毕昇认真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发印刷术,其法未及推行即卒。毕昇事迹仅见于沈括《梦溪笔谈》。

毕升是哪个朝代人物

发明活印

毕昇是一个从事雕版印刷的工匠,熟悉并精通雕版技术,最终成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在长期的雕版工作中,发现了雕版时最大缺点就是每印一本书都要重新雕一次版,不但要用较长时间,而且加大了印刷的成本。如果改用活字版,只需要雕制一副活字,则可排印任何书籍,活字可以反复使用。虽然制做活字的工程大一些,但以后排印书籍则十分方便。正是在这种启示下,毕昇才发明了活字版。

毕升是哪个朝代人物

主要影响

毕昇的胶泥活字首先传到朝鲜,称为“陶活字”。唐代刻板印刷在中国已非常盛行,并在13世纪传至朝鲜、日本、越南、菲律宾、伊朗等国,十五世纪,活字板传到欧洲。1456年,德国的戈登堡用活字印《戈登堡圣经》,这是欧洲第一部活字印刷品,比中国的活字印刷史晚四百年。活字印刷术经过德国而迅速传到其他的十多个国家,促使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十六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到非洲、美洲、俄国的莫斯科,十九世纪传入澳洲。

毕升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北宋毕升,出生于约970年,是北宋人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就是毕生发明的。毕升的活字印刷术就是将字刻在一个个烧好的胶泥小方块上,刻成凸起的反手字。

毕升的贡献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让中国成为了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他是中国的骄傲。毕升是汉族人,也是湖北省英山县人。千百年来,毕升的身世一直是一个谜,直到1900年在湖北省英山县发现了毕升的墓,毕升他的生平,他的事迹这些谜团才逐一被解开。毕升死之后将自己的活字留给了沈括保留,也将这一个伟大的发明传递给了后世。

直到很久以后,接近19世纪,这项技术才传入欧洲,被世界所使用并发展。

毕升是哪个朝代的人 毕升属于什么朝代


1.毕升是北宋湖北英山人。
2.毕升(约970年—1051年),汉族,北宋湖北英山人。


3.毕升的的活字印刷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
4.宋朝的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记载了毕升的活字印刷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毕升是哪个朝代的人

毕升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其发明活字印刷术,比德国人古腾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早四百多年。

毕升,北宋淮南路蕲州蕲水县直河乡(今湖北省英山县草盘地镇五桂墩村)人,北宋布衣。 宋初为杭州书肆刻工。宋庆历年间(1041—1048),他根据实践经验,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技术,即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这一技术未及推广,毕升就去世了。

他的字印为沈括家人收藏,事迹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活字印刷术具有一字多用、重复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时省力、节约材料等优点,比整版雕刻经济方便,是印刷技术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对后世印刷术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1990年在湖北英山县发现毕升墓碑。

人物生平 毕升(约970-1051),出生于北宋淮南路蕲州蕲水县,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活字印刷术。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为中国文化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如今的木板水印画仍用此法,统称为“雕版印刷术”。

毕升初为印刷铺工人,专事手工印刷。他在印刷实践中,深知雕版印刷的艰难,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发明活字印刷术。其方法,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具体记载。

从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传遍全世界。全世界人民称毕升是印刷史上的伟大革命家。关于毕升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发明活字版的经过,除了沈括在《梦溪笔谈》一书中的记载外,还找不到第二个文献资料。 沈括只说他是个布衣,籍贯及生平一点都没有交代。

所谓布衣,从字面理解就是没有作过官的普通老百姓。关于毕升的职业,以前曾有人作过各种推猜,但最为可靠的说法,毕升应当是一个从事雕版印刷的工匠。因为只有熟悉或精通雕版技术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活字版的发明者。由于毕升在长期的雕版工作中,发现了雕版时最大缺点就是每印一本书都要重新雕一次版,不但要用较长时间,而且加大了印刷的成本。

如果改用活字版,只需要雕制一副活字,则可排印任何书籍,活字可以反复使用。虽然制做活字的工程大一些,但以后排印书籍则十分方便。正是在这种启示下,毕升才发明了活字版。 从《梦溪笔谈》中我们可以看到,毕升的活版印刷术不是空穴来风,是基于前人版印书籍的基础上改进而来。

而《梦溪笔谈》对于活版印刷的流程的描述,对于后人的研究也是一笔重要的财富。 1990年在湖北英山草盘地五桂村毕家坳发现毕升墓碑。 主要影响 毕升创造发明的胶泥活字、木活字排版,是中国印刷术发展中的一个根本性的改革,是对中国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伟大贡献。

在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前,只有摹印、拓印和雕版印刷,既笨重费力又耗料耗时,不仅存放不便,有错字又不易更正。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方法既简单灵活,又方便轻巧。其制作程序为:先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统一的单字,用火烧硬,使其成为胶泥活字,然后把它们分类放在木格里,一般常用字备用几个至几十个,以备排版之需。

排版时,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一个个从备用的木格里拣出来,排进框内,排满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烤。等药剂稍熔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待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时,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敷上纸,加上一定压力,就行了。印完后,再用火把药剂烤化,轻轻一抖,胶泥活字便从铁板上脱落下来,下次又可以再用。

活字印刷术规制:首先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象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再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

为便于拣字,把胶泥活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排字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拣出来一个个排进框内。排满一框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熔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印刷的时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加一定的压力就行了。

为了可以连续印刷,就用两块铁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两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后,用火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按韵放回原来木格里,以备下次再用。毕升还试验过木活字印刷,由于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木活字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原因,所以毕升没有采用。

毕升的胶泥活字首先传到朝鲜,称为“陶活字”。唐代刻板印刷在中国已非常盛行,并在13世纪传至�。

毕升是哪个朝代的

北宋 毕升(毕升)(“升”繁体字)在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发明了活字排版印刷术(沈括《梦溪笔谈》载:“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版”),在当时印刷界反响很大。北宋年间,毕升因写得一手好字,被大商贾皮子龙聘请为作坊的写字先生。

毕升饱偿了侮辱与歧视,仍无钱刻印,于是决定自己刻板印书,大胆首创了活字印刷术。但为国子监提举王天书刻书的失败使王天书万分恼怒,带兵砸了活字版。毕升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研制成功胶泥活字丁。皮子龙向外国商人高价出售活字印刷术,并与王天书勾结迫害毕升。

毕昻是哪个朝代的人

毕升,北宋时期的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

宋庆历年间(1041—1048),毕升根据实践经验,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技术,即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烧硬后,便成活字。这一技术未及推广,毕升就去世了。他的字印为沈括家人收藏,事迹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活字印刷术具有一字多用、重复使用、印刷多且快、省时省力、节约材料等优点,比整版雕刻经济方便,是印刷技术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对后世印刷术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1990年在湖北英山县发现毕升墓碑。

继续浏览:

上一篇:外部性如何导致市场失灵?外部性、公共物品是如何导致市场失灵的

下一篇:老豆腐怎么做好吃?怎样做老豆腐好吃又简单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