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荀子的哲理句子?荀子名言名句

荀子的哲理句子?荀子名言名句

最佳回答2022-11-29

荀子的哲理句子:

1、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4、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5、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荀子的哲理句子

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7、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10、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11、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12、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

荀子的哲理句子


1.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3.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4.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5.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7.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10.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1
1.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1
2.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 1
3.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1
4.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

1
5.彼止而待我,我行而就之,则亦或迟、或速、或先、或后,胡为乎其不可以同至也! 1
6.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1
7.君子贫穷而志广,富贵而体恭,安燕而血气不惰,劳倦而容貌不枯,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1
8.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荡荡乎其有以殊于世也。 1
9.君子能亦好,不能亦好;小人能亦丑,不能亦丑。

君子能则宽容易直以开道人,不能则恭敬繜绌以畏事人;小人能则倨傲僻违以骄溢人,不能则妒嫉怨诽以倾覆人。 20、公生明,偏生闇,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所以分也。 2
1.人之所恶者,吾亦恶之。

2
2.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 2
3.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则不若,偝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人有此三数行者,以为上则必危,为下则必灭。 2
4.以从俗为善,以货财为宝,以养生为己至道,是民德也。

2
5.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2
6.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斲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 2
7.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2
8.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 2
9.善择者制人,不善择者人制之。 30、言必当理,事必当务,是然后君子之所长也。

荀子名言大全
1.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4.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5.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6.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7.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8.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
9.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10.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 1
1.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1
2.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1
3.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

荀子名言名句

荀子名言名句
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2.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4.思索以通之。
5.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6.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7.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

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8.良农不为水旱不耕。
9.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10.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1
1.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诉,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 1
2.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1
3.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1
4.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1
5.不诱干誉,不恐于诽。

1
6.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1
7.乱则国危,治则国安。 1
8.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 1
9.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

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 20、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2
1.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

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2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
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2
4.务本节用财无极。

2
5.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 2
6.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2
7.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2
8.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2
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0、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

3
1.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 3
2.知贤之谓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 3
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3
4.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3
5.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 3
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
7.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 3
8.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3
9.学无止境。

40、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4
1.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4
2.名声若日月,功射如天地。

4
3.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箸乎心。 4
4.足国之道,。

荀子有哪些名言?

荀子。战国末思想家、教育家。

他批判和总结了先秦以来的学术思想,发展了唯物主义。认为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提出人定胜天的思想。首创性恶论,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文章说理透辟,结构谨严。著作有《荀子》。荀子的语言极富哲理,儒法并重。

他的经典名言在今天也有着现实意义。
1.岁不寒,无以知松柏; 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2.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

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3.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4.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5.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6.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7.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荀子·非十二子》
8.君戒专欲,臣戒专利。
9.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10.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1
1.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1
2.恶之者众则危。——《荀子·正论》1
3.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1
4.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1
5.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荀子·劝学》1
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1
7.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1
8.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1
9.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荀子20、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2
1.公生明,偏生暗。

2
2.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2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
4.酒乱其神也。2
5.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荀子·大略》2
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2
7.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名言2
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2
9.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30、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3
1.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

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3
2.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3
3.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荀子·修身》3
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3
5.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3
6.锲而舍之,朽木�。

继续浏览:

上一篇:灭火器在哪里购买?灭火器一般在什么地方什么店里有卖

下一篇:什么是益虫?什么是益虫有哪些益虫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