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泉城是指哪个城市?天下泉城江北水城分别指的城市是什么
天下泉城是指山东省济南市。济南,别称泉城,山东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济南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济南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山东中西部、华北平原东南部边缘,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6°01′—37°32′、东经116°11′—117°44′之间。

济南
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济南八景闻名于世,是拥有“山、泉、湖、河、城”独特风貌的旅游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济南成功举办过亚洲杯、全运会、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中国艺术节等多项国际和国家级盛会;2016年12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20年9月2日,被评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地形地貌
济南地形可分为三带: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境内主要山峰有长城岭、跑马岭、梯子山、黑牛寨等等。山地丘陵3000多平方千米,平原5000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108.4米,最低海拔5米,南北高差1100多米。济南之所以泉水众多,是因为它的独特地形地质构造。济南处在山东省的心脏地带,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正好把它夹在中间,为一平缓的单斜构造,高差达500多米。
天下泉城和江北水城分别是指哪个城市
天下泉城和江北水城分别是指济南和聊城。天下泉城指济南,江北水城指聊城。
其实,历代诸家所记不尽相同。济南泉水亦不止72处,仅市区就有大小泉池百余处。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百脉泉五大泉群是济南72泉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它的则“隐居”于济南辖区内的其他地方。江北水城是聊城市的别称,意为“中国北方的威尼斯”,是一座很有魅力的城市。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条,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条。众多的河流,美丽的湖泊,使聊城形成了“湖水相连,城湖相依,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独特水城风貌。济南泉水简介:济南素以泉水众多而闻名,据统计有四大泉域,十大泉群,“七十二名泉”,733个天然泉,在国内外城市中罕见,是天然岩溶泉水博物馆,也被誉为“泉都”。
济南的泉水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态各异,精彩纷呈。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绮丽风光。 天下泉城的由来:山东济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春秋时候称为泺邑,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春秋》记载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公会齐侯与泺,就是这个地方。
战国时候,这个地方改名为历下邑,汉代始称历城县是因为城南历山而得名,相传古时候舜耕于历山下,所以历山也叫做舜耕山,至今山东济南市历下区还有舜庙、舜井等古迹。济南的名字是从汉朝开始的,汉初历城县属齐国。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由齐国分置济南国,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改为济南郡,以在济水之南而得名。
提起济水来在古代是颇为有名的,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专著《禹贡》上记载:“导沇水东流为济”。沇水也就是济水,后来又称为大清河。金、元以后,大清河旧道为黄河所夺,济水和大清河之名也就消失了。但当我们谈到济南名称的由来时,还不得不提到这条古济水。
不过,当初济南国或济南郡的治所并不在现今的济南市,而是在今济南市东的东平陵(今名平陵城)。到了晋代,济南郡的治所由东平陵迁历城县,从此历城有济南之名。隋朝时候济南郡改为齐郡,历城县为齐郡的治所。唐朝时候,历城县为齐州的治所。
宋改设济南府,元代以后,济南府为山东省治,成为山东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从晋代济南郡移治历城,济南即建有土城。明洪武四年(公元1871年)改建为砖城,周围十二里四十八丈,高三丈二尺,池宽五丈,深三丈。辟四门东门称为齐川门西门称为泺源门,南门称为舜田门,后改历山门,北门称为会波门。
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在城外义又开始修筑围挡,周长40里,同治年间又改建为石玗。解放后不仅拆除了城墙,而且在旧城区之外又想东、西、南、北各方大大扩展,形成以工矿、交通、文化以及公园广场等各具特征的新市区部分。济南城市的形成和这里的泉水关系是很密切的,因为济南位于山区和平原的交界线上,济南城南山区的岩石是一层很厚的质地比较纯粹的石灰岩,而平原区地下却是质地坚硬的岩浆岩。
山区的石灰岩以大约三十度左右的斜度由南向北倾斜,到了济南正好被地下的岩浆岩截断。石灰岩多孔隙和溶洞,能够大量贮存和输送地下水,于是南面山区的大量地下水便沿着山势的倾斜,向济南一带流动,成了济南泉水的水源。大量的地下水流到济南以后,碰到岩浆岩的阻挡,便在地下聚集起来。
地下水越积越多,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因为有的地方存在裂缝,就给地下水提供了条件。地下水凭着强大的压力沿着这些裂缝喷薄而出,就出现了天然的涌泉。济南的趵突泉、珍珠泉、金线泉等,就是这样形成的。济南历来以“泉城”著称于世。
据说城北一带全是湖水,面积比现在要大得多。到了宋代曾巩为济南太守的时候,为了防御水患,修建了水北门,引湖水入大清河。大明湖才逐渐变成今天的规模。
从明代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大明湖还要“占府城三之一”。几百年来济南传诵着“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话不是偶然的,这是济南秀丽景色的真实写照。元代人于钦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济南泉水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主要是分布在旧城的南侧各沟壑和低地中,略成东西带状。聊城的简介:聊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城、中国十大休闲城市。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地处东经115°16′-116°32′和北纬35°47′-37°02′之间。西部靠漳卫河与河北省邯郸市、邢台市隔水相望,南部和东南部隔金堤河、黄河与河南省及山东省的济宁市、泰安市、济南市为邻,北部和东北部与德州市接壤。全市总面积8715平方公里,辖东昌府区、临清市、冠县、莘县、阳谷县、东阿县、茌平区、高唐县8个县(市、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3个市属开发区。
聊城是一座历史厚重之城。至今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
天下泉城江北水城分别指的城市是什么?
“天下泉城”“江北水城”分别指的城市是济南和聊城。济南,别称泉城,济南城内百泉争涌,享有名泉七十二之说。
江北水城是聊城市的别称,意为“中国北方的威尼斯”。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条,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条。扩展资料聊城是一座历史厚重之城。至今已有5000余年的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代表农耕文明的黄河文化与代表商业文明的运河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这里名胜古迹众多,境内遗留文物古迹400多处,有6处遗产点和2段河道被列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名单,有明代光岳楼、清代山陕会馆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这里人文故事流传,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金瓶梅》、《聊斋志异》等书中的许多故事都发生在聊城。比如,宋江三打祝家庄、没羽箭张清镇守东昌府、李逵大闹高唐州、武松景阳冈打虎、老残海源阁借书等等。
这里名人贤达辈出,是商朝名相伊尹躬耕处、战国军事家孙膑诞生地、东阿王曹植梵呗音乐发明地;这里诞生了宋代医学家成无己、明代文学家谢榛、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国画大师李苦禅、抗日名将张自忠、谔谔国士傅斯年、国学泰斗季羡林、当代保尔张海迪等。
天下泉城江水北城分别指的城市是?
天下泉城、江北水城分别指的城市是济南和聊城。济南,别称泉城,是山东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济南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是山东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
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3条,其中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条。济南的地形地貌济南地形可分为三带:北部临黄带,中部山前平原带,南部丘陵山区带。境内主要山峰有长城岭、跑马岭、梯子山、黑牛寨等等。山地丘陵3000多平方千米,平原5000平方千米。最高海拔1108.4米,最低海拔5米,南北高差1100多米。济南之所以泉水众多,是因为它的独特地形地质构造。济南处在山东省的心脏地带,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正好把它夹在中间,为一平缓的单斜构造,高差达500多米,市区的地势自然也就随之南高北低,这种南高北低的地势,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向城区汇集。
泉城是哪里的城市,天下泉城是哪里
1.济南市,简称“济”,别称“泉城”,是山东省省会、副省级市、环渤海地区南翼的中心城市,山东省的政治、文化、教育、经济、交通和科技中心。 2.因境内泉水众多,拥有“七十二名泉”,被称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八景闻名于世,是拥有“山、泉、湖、河、城”独特风貌的旅游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4.济南历史悠久,是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区域内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城子崖,有先于秦长城的齐长城,有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的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隋代大佛(位于历城区大佛村,凿山而成,建于隋代,为山东第一大佛)。 5.中国首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谭人所作讽刺诗《大东》,是现存最早的有关济南的文献。 6.1986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