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支付属于第几次分配?转移支付是三次分配吗
转移支付属于第三次再分配。三次分配根植于基本的公平原则,着眼于控制起点的不公平、机会的不公平和结果的不公平及其负面后果,而非追求平均主义。共同富裕也不是平均主义的共同富裕,而是消除不公平和保障文明生活底线标准意义上的共同富裕,无论社会成员的身份、地位、出生地和经济状况如何。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的是使贫困地区能够达到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水准,即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均等化,这一标准是全国公共服务和公共投资的最低标志。因此它是促进各区域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平衡各区域财政能力的有效手段。中央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只负责援助那些低于全国最低标准的区域,而不负责已高于全国最低标准的区域,以使中央有限的财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所承担的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公平分配的职能。中央政府没有必要去追求市场所追求的经济效益,也没有必要去援助那些大大超过全国公共服务最低标准的发达区域。中央政府对不发达区域的援助目的是促进和帮助这些地方政府实现中央的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它的钱只能用于人力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两大方面。
转移支付属于第几次分配
转移支付作为第三次再分配。三次分配指政府对市场分配进行三个层次的矫正性再分配:一是税收分配作为初次再分配;二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第二次再分配;三是转移支付作为第三次再分配。
可靠有效的三次分配体制既是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也是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基石。三次分配环环相扣,每个都联结共同富裕目标:税收分配和转移支付旨在促进“收入与财富”层面的共同富裕,服务均等化旨在促进物质生活条件层面的共同富裕;税收分配和服务均等化针对所有社会成员,转移支付针对少量“掉队者”。三次分配根植于基本的公平原则,着眼于控制起点的不公平、机会的不公平和结果的不公平及其负面后果,而非追求平均主义。共同富裕也不是平均主义的共同富裕,而是消除不公平和保障文明生活底线标准意义上的共同富裕,无论社会成员的身份、地位、出生地和经济状况如何。转移支付是三次分配吗
1.第一次分配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分配被称为第一次分配。 例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国营工厂企业员工的工资,私营企业公司老板所得的润,打工者的工薪…都属于第一次分配。
3. 二次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不直接参与物质生产的社会成员或集团,从参与初次分配的社会成员或集团那里获得收入,将其一部分财政收入(税收)单方面无偿地让渡而发生的支出。3.再分配主要由政府调控机制起作用,政府进行必要的宏观管理和收入调节,是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社会公正的基本机制。例如:国家对城乡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所注入的资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救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机关企业和行业内部的年终奖及福利也应当是二次分配。 4.第三次分配所谓第三次分配,是指在一些社会生活领域里让富人多出钱,穷人少出钱,这也就是社会收人的转移支付。例如有些国家政府减免相应的税收支持私人企业捐资建立的各种非盈利性的基金会,(如美国的洛克菲勒基金、福特基金等)属于第三次分配。
鼓励富人捐资建立各种社会基金,资助公益性事业或慈善事业是实现社会收入转移支付的有效途径。
关于一次分配与二次分配
1.第一次分配:指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分配被称为第一次分配;例如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国营工厂企业员工的工资、私营企业公司老板所得利润、打工者的工薪等都属于第一次分配。
2.第二次分配:政府的转移支付部分叫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这里指的是政府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将其一部分财政收入单方面无偿地让渡而发生的支出;二次分配是指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
转移性收入是初次分配吗
转移性收入属于再分配。 转移性收入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各种转移支付和收入转移。
无偿性是转移性收入的基本特点。第三次分配指的是什么
第三次分配是指动员社会力量,建立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者行动等多种形式的制度和机制,是社会互助对于政府调控的补充。初次分配是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如劳动所得、股市收益;再分配是政府通过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的收入分配,包括缴纳的个税,以及得到的养老、医疗保险财政补贴等。
例如,人们将自己的财物捐赠给慈善组织,用于帮助灾区群众或困难群体,一些企业家和名人捐赠设立的各类奖学金、慈善基金,等等,这些都是第三次分配的直观体现。同时,政府为推进第三次分配也会出台一些鼓励措施。例如,所得税法已经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激励。企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利润12%以内的部分,可以在应纳税所得额里扣除。个人捐赠额未超过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也可以扣除。第三次分配全凭自主自愿,完全没有前两次分配的强制性,它也被喻为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温柔之手”。因此,要有效引导第三次分配,更多地需要思想上而非制度上的转变。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