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有多少米高?乐山大佛高多少米宽多少米
乐山大佛有71米。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是后人对这座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大佛的通称。建造于唐代的这座大佛,真实的官方名称却一直是谜。事实上,根据后来诸多专家考察证实,这座被称为“乐山大佛”的石刻雕像的真实官方名称应该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1989年,历时两年多的“治理乐山大佛的前期研究”科研项目正式启动。其间,在用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对乐山大佛进行全身“透视”体检的时候,发现大佛龛窟右侧临江一面的悬崖峭壁上有一巨大的摩崖碑,即《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碑。经实测,该碑高6.6米,相当于两层楼房的高度;碑宽3.84米;面积为25.08平方米。

这通摩崖碑的发现具有相当重大的历史意义:它不仅直接确定了这座石刻雕像的真实官方名称,也是研究“世界文化遗产”的乐山大佛现存唯一可靠的第一手直接文献。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乐山大佛有多少米高
; 乐山大佛有71米高,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中间历时九十年,在贞元十九年完工。
乐山大佛有多少米高 乐山大佛坐落在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依山凿成临江危坐。乐山大佛有71米高,头部的高度为14,7米,宽度为10米,头顶有1051个发髻,耳朵的长度为7米,鼻子长5.6米,眉毛长5.6米,嘴巴和眼睛长3.3米,脖子长3米,肩宽为24米。 乐山大佛的手指长度为8.3米,从膝盖到脚背的长度为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上可以围坐上百人,整体非常庞大。同时,在大佛的左右两侧演讲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时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乐山大佛的设计特点 乐山大佛的设计非常巧妙,其具有着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有着重要作用。在大佛的头部有18层发髻,其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两耳背后还有洞穴左右相同,共同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
乐山大佛高多少米宽多少米
乐山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乐山大佛高多少米?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乐山大佛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乐山大佛属于哪里的?
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东南的凌云山,大佛位于骑峦峰,由山石雕刻而成。建于唐朝开元初年(公元713年)。
佛像高71米,坐高59.96米,面朝三江(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激流,背负青翠九峰,神情肃穆,气势磅礴,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期中华文化的宏大风貌。当人们踏上四川著名景点乐山,沿路拜佛时,会感到心旷神怡,忘却荣辱。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交汇处。与乐山市隔江相望,北距成都160多公里。是凌云山栖霞峰悬崖上雕刻的大佛。始建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历经90余年才建成。它有71米高。
有“山是佛,佛是山”之称。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石佛。佛像双手触膝端坐的姿势庄严肃穆,暗藏排水设施,设计巧妙。
佛像雕刻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是由海通禅师为降低水势,普度众生而发起,广招人力物力修复的。海通禅师去世后,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我驻剑南淅川公使张秋与琼、卫高继续修建。
历时90年,直到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竣工。被现代诗人誉为“山是佛,佛是山”。它由凌云山大佛、马墓、山等景观组成,面积约8平方公里。属于峨眉山,国家5A级景区,著名风景名胜区。
古有“上朝峨眉,下朝凌云”之说。乐山大佛头与山平齐,脚在大江上,手放在膝上,体态匀称,精神庄严,依山而刻,危坐河边。大佛高71米,高14.7米,宽10米,发髻1051个,耳朵长6.7米,鼻子和眉毛长5.6米,嘴巴和眼睛长3.3米,脖子高3米,肩膀宽24米,手指长8.3米,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9米,足周围可坐100多人。在大佛左右两侧的长江沿岸峭壁上,有两尊16米多高的天王护法石雕,与大佛共同构成一佛两天王的格局。
与天王共存的石像有数百尊,现已汇聚成一个庞大的佛教石雕艺术群。
四川乐山大佛有多大,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是世界艺术珍品?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的凌云山上,“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发髻有1021个,耳长6.72米,鼻长5.33米,眼长3.3米,肩宽24米,手的中指长8.3米,脚背宽9米,长11米,可围坐百人以上,比起曾号称世界最大的阿富汉帕米昂大佛(高53米)还要高出18米,它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1996年12月6日,峨嵋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千多年来,乐山大佛阅尽多少人间春色,经历多少朝代更迭,依旧肃穆慈祥,心旌不摇。乐山大佛开凿的发起人是海通和尚。海通是贵州人,离乡别家,来到乐山凌云山下当和尚。凌云山下乃三江汇聚之处,每当汛期,山洪暴发,洪水便似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常常毁坏农田,倾覆舟楫。为了制服江水,海通和尚立志开凿一尊大佛来镇住水妖。首先便是资金问题。海通和尚为了筹集资金,四处化斋,积少成多,经过数年努力,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
开凿之日,万众瞩目,喜形于色,但地方官吏却趁机刁难,声称要收取建造和保护费,否则不让开工。海通和尚十分气愤,斩钉截铁地说:“你们可以拿走我的眼珠,但不能拿走佛财!”地方官吏面带嘲弄的神色说:“你要真给我们眼珠,我们就不要你的佛财!”海通和尚马上拿出尖刀,自剜其目,用盘接住,捧到官吏面前。地方官吏大吃一惊,吓得赶紧逃离现场。
海通和尚忍住剧痛,一挥手,大佛立刻开凿。海通和尚死后,他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经过90年的努力,乐山大佛终于耸立在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汇流之处。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通高70余米,头高约15米,头项上可置圆桌。
耳长7米,眼长3.3米,耳朵中间可站两条大汉。肩宽28米,可做篮球场。它的脚背上还可围坐百余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
介绍一下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市城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处,北距成都160余公里,是依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的一尊弥勒坐像,始凿于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历时90余年方建成,建高71米,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之称,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大佛。 1996年12月6日,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乐山大佛通高71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眼长3.3米,肩宽28米 ,手指长8.3米,脚背宽8.5米,可围坐百人以上,被诗人誉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为世界第一大佛(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500米。右侧是九曲栈道。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通高70余米,头高约15米,头项上可置圆桌。耳长7米,眼长3.3米,耳朵中间可站两条大汉。肩宽28米,可做篮球场。它的脚背上还可围坐百余人,是一尊真正的巨人。
大佛顶上的头发,共有螺髻1021个,这是1962年维修时,以粉笔编号数清的。远看发髻与头部浑然一体,实则以石块逐个嵌就。单块螺髻根部裸露处,有明显的拼嵌裂隙,无沙浆粘接。
螺髻表面抹灰两层,内层为石灰,厚度各为5-15毫米。1991年维修时,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遗存螺髻石3块,其中两块较完整,长78厘米,顶部31.5×31.5厘米,根部24×24厘米。 乐山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维修工人从中掏出许多破碎物,细看乃腐朽了的木泥。
这说明南宋范成大在《吴船录》中记载“极天下佛像之大,两耳犹以木为之”,是真实的。由此可知,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亦发现窟窿,内则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
不过,这是唐代贞元十九年(803)竣工时就是如此,还是后人维修时用这种工艺修补,已不可考证了。 前几年,有游客发现乐山大佛背后的山像睡佛,乐山大佛正好建在睡佛的心胸之处,寓意更加深刻。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