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乐山大佛哪一年建成?四川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哪一年建成?四川乐山大佛

最佳回答2022-11-29

乐山大佛贞元十九年(803年)建成。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乐山大佛具有一套设计巧妙,隐而不见的排水系统,对保护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佛头部共18层螺髻中,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一条横向排水沟,正胸有向左侧也有水沟与右臂后侧水沟相连。两耳背后靠山崖处,有洞穴左右相通;胸部背侧两端各有一洞,但互未凿通,这些水沟和洞穴,组成了科学的排水、隔湿和通风系统,防止了大佛的侵蚀性风化。

乐山大佛哪一年建成

据1962年维修的负责人黄高彬和罗伯衡介绍,当时发现大佛胸部有一封闭的藏脏洞。开洞一看,里面装的是废铁、破旧铅皮、砖头等,而封门石竟是宋代重建天宁阁的纪事残碑。唐代大佛竣工后,曾建有木阁覆盖保护,以免日晒雨淋。从大佛膝、腿臂胸和脚背上残存的许多柱础和桩洞,证明确曾有过大佛阁。

乐山大佛哪一年建成

宋代重建之,称为“天宁阁”,后毁。但不知何年,因何原因,这天宁阁的纪事残碑唐竟然嵌在了大佛的胸部。维修者将此残碑移到海通洞里保存,可惜在1966年被人毁掉了。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内侧,有一深约25厘米的窟窿,长达7米的佛耳,不是原岩凿就,而是用木柱作结构,再抹以锤灰装饰而成。在大佛鼻孔下端亦发现窟窿,露出三截木头,成品字形。说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衬之,外饰锤灰而成。

乐山大佛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乐山大佛建造于唐代开元元年,也就是公元713年,历经了90年的时间才修建完成,乐山大佛并不是佛像的名字,其原名为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由海通禅师组织修建,乐山大佛高度为71米,体积庞大,属于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乐山大佛的建造时间乐山大佛在唐代开元元年,即公元713年开始修建,经过90年的时间正式修建完成。

乐山大佛并不是佛像的名称,而是后人对四川乐山这座大佛的通称,佛像原名为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佛像高度为71米,头宽10米,耳长7米,肩宽24米,一个脚面可以围坐上百人。在乐山大佛的左右两侧,建造有身高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而且佛像左侧有一条近代建造的凌云栈道,全长500多米,右侧则是唐代留下的九曲栈道,主要用于当时的施工、礼佛。

四川乐山大佛,修建于哪一年?历时多少年完工?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乐山大佛和凌云山、乌尤山、巨形卧佛等景点组成的乐山大佛景区属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的组成部分。 2018年10月8日,乐山大佛景区九曲栈道处已经开始施工前打围封闭。   2019年4月1日,历时近半年的四川乐山大佛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研究及勘测工作结束,乐山大佛正式“出关”,景区的九曲栈道和佛脚观光平台重新开放。

乐山大佛是什么时候建造的?有多高?


1.建造时间: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
2.高度: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大佛左侧,沿“洞天”下去就是凌云栈道的始端,全长近500米。扩展资料:佛像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始动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海通和尚就去世了。海通死后,工程一度中断。多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海通的徒弟领着工匠继续修造大佛,由于工程浩大,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

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家任户部尚书,工程再次停工。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继续修建乐山大佛。在经三代工匠的努力之下,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前后历经90年时间才完工。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乐山大佛是在什么时候被建成的?

乐山大佛是由唐朝的海通和尚发起建造的,历经三代工匠努力最终得以完成。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

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这么宏大的一项工程,最初是由谁提出建造的呢?乐山处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之处,水势非常湍急,行经此处的舟船很多都会被湍急的江水吞噬。唐朝中期,一个法名海通禅师的和尚为了避免此类惨剧再度发生,决心在山岩上临江开凿一座天下最大的弥勒佛像,让他不舍昼夜、千载万世地面对浩浩三江,保佑苍生。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当大佛修建到肩部的时候,海通禅师去世,因此佛像工程被迫中断。数年之后,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了俸金,因而由海通的徒弟带头,指挥工匠继续修造大佛。此后续建者章仇兼琼任户部尚书,因家庭变故,大佛工程再次停工。

40年之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又捐赠俸金,继续修建乐山大佛。经过三代工匠的努力,至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大佛终于竣工,前后共用了90年时间。

继续浏览:

上一篇:siri怎么打开?怎么打开siri

下一篇:墨尔本是哪个国家的?墨尔本是哪个国家的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