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黄巢起义军占领了哪个都城?黄巢起义始末是什么

黄巢起义军占领了哪个都城?黄巢起义始末是什么

最佳回答2022-11-28

黄巢起义军占领了长安。唐僖宗广明元年十月,黄巢起义军击破潼关天险,紧接着又攻克华州、灞上,接下来便是一片坦途,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黄巢终于率领大军进入了唐朝都城长安。唐僖宗广明元年十一月,黄巢在大唐皇城的太清宫含元殿正式登基即皇帝位,建立了大齐政权,并且将年号确立为金统。

黄巢起义军占领了哪个都城

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黄巢起义,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避实攻虚,走遍今天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广大地区,动摇了唐朝的统治。但由于长期流动作战,没有稳定的后方,缺乏经济上的保障和群众基础,故而很难持久下去,使起义军最后失败。

黄巢起义到底有多少人,占领了多少地方呢?

黄巢起义当时差不多有六十多万人,算是规模比较大的起义军,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当时的河南、浙江、安徽等地都被黄巢起义军占领了,几乎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只不过黄巢起义军当初占领的大多都是南方,而且在占领之后,黄巢起义军并没有一个很好的治理措施,反而一路的抢掠。

在古代因为商人的地位比较低,所以黄巢的家人便想要黄巢成为一个举人,也就是读书人。黄巢在经历了几次的科举之后都失败了,最后只成为一个秀才,不服气的黄巢因为当时社会的暴动,已经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黄巢便带领着一部分活不下去的百姓直接造反了。唐末时期的百姓一直都生活的苦不堪言,并且因为朝廷的腐败以及苛捐杂税,很多百姓都无力承担,甚至还有很多百姓直接被饿死了。而当时的百姓为了活下去只好造反了。

黄巢带着起义军一路南下,期间遇到很多百姓纷纷加入,并且声势浩大。朝廷派军队围剿的时候,黄巢当时甚至提出了想要一个封地的请求,只不过被朝廷回绝了。因此,当时的唐朝便直接和黄巢杠上了。

黄巢带领的起义军在和朝廷对战期间,因为朝廷的腐败,所以军队的战斗力并不强,而且黄巢起义军曾经直接将唐军打得非常惨。只不过,当黄巢占领了南方的很多地区后,并没有做出一个很好的规划,而且起义军中大多都是农民,也没有什么学问。因此每到一个地方,黄巢起义军都是直接将当地洗劫一空,然后转往下一个地方。

最后,黄巢起义军还是被朝廷镇压了,而黄巢当时带着起义军也是烧杀抢掠,并没有为百姓着想,因此失去了民心。

黄巢起义始末是什么?

黄巢起义虽然最后失败,但是他的影响力动摇了唐朝的统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宋江当年在浔阳楼题反诗,里面就有一句敢笑黄巢不丈夫。

唐王朝衰落的根本原因是藩镇问题,但是后期宦官影响了朝政,加上继任的唐僖宗荒淫无度,让百姓民不聊生。王仙芝是最开始举起反唐大旗的起义军,但是很快就失败了。在王仙芝起义之后。黄巢也开始起兵反唐。

黄巢早年是一个很有才华,很有抱负的人。他曾经写过他年我若为青帝,报的桃花一出开的诗。其实他还是想要跟大多数人一样,走科举进官场,但是黄巢科举考试连连失败,让他心灰意冷。

当时的关东平原是唐王朝统治的核心地带,发生了严重的旱灾,但是朝廷反而不减税,还增加老百姓的税收。这就造成了官逼民反的情况,在黄巢的带领下发动了农民起义。在王仙芝部队失败的情况下,黄巢的部队得到壮大,不过面对唐军的围剿,黄巢选择了从山东转战到江南,在安徽亳州称王,部下都叫他黄王。

黄巢在南方打的顺风顺水,从现在的湖北一带打到了现在的广州。而且向西打到了湖南等地,声势越来越大。后来还组织了北伐,打下了洛阳和军事重镇潼关,唐僖宗望风而逃前往四川。

黄巢也在长安称帝,但是黄巢没有继续追击唐僖宗,让他组织起了唐军对起义军进行了反攻。在降将朱温和李克用的指挥下唐军反扑成功,打败了黄巢。黄巢失败后,他的一些后人还继续反抗,但是也被很快的被镇压了。

哪几个朝代在西安建都

宝宝知道火爆的备孕、怀孕、育儿社区立即下载在西安建都的朝代有几个十分钟内有问必答,下载百度知道立即下载我来解答推荐回答西安名列世界四大古都之—。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

即西周、秦、西汉、新莽、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共历时1100年。
2.十三朝说。有学者认为,东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 献帝迁都长安,时间五年又七个月,亦应计算在内。如是,则在西安建都的朝代为13个。


3.十四朝说。有学者提出,应把武周也计入历史上在西安建都的朝代之列。武则天在其夫唐高宗与其子唐中宗之间执政22年,她是中国惟一一个敢于称帝的女皇,并更换了国号。

另外,在西安历史上曾经有几次农民起义政权建立。一是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农民起义政权。从新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十月,绿林起义军攻克长安,推翻王莽新朝,公元25年6月,赤眉农民起义军立刘盆子为帝,年号建世;9月,赤眉起义军攻入长安,更始政权结束;到公元26年12月,赤眉军撤离长安东归,历时3年多。

二是唐末农民起义政权。公元880年12月初,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13日,黄巢在大明宫含元殿即位称帝,国号大齐,年号金统。

公元883年4月,唐军包围长安,黄巢起义军连连失利,被迫撤出长安,亦历时3年。三是明末农民起义政权。公元1643年11月11日,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占领西安府城,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秦王府宫殿称大顺王,国号大顺,年号永昌。

一年后李自成率部撤出长安。 《西安市志》第一卷论及西安历史上建都朝代时认为十二朝为宜;但现在不少专家学者、有识者则倾向于十三朝。西安今天消息 长期以来,对中国“七大古都”之首的西安究竟有多少王朝建都,一直没有一个权威的、能被广泛接受的答案。近日,著名考古学家、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王翰章和办公室主任刘辉等专家,提出了“14朝古都说”。

据王翰章、刘辉研究,自西周以后,累计有20个政权在西安地区建都,但只有14个政权完全符合王朝的标准。他们认为,一个政权能否称之为王朝须符合5条标准。首先有明确国号;其次有完整的政权机构,而且是实体;第三有一定的国土且中央政府的权力能达到;第四,持续至少一年以上;最后,必须是独立自主的政权。但迁都的可以计入建都之内。

他们指出,在西安建都的14个王朝及建都时间分别是:西周(363年)、秦(统一后15年)、西汉(210年)、新(15年)、东汉(献帝6年)、西晋(愍帝4年)、前赵(11年)、前秦(33年)、后秦(34年)、西魏(22年)、北周(25年)、隋(38年)、唐(273年)、大周(15年)。至于绿林扶持的刘玄更始政权、赤眉护立的刘盆子政权、黄巢大齐政权、李自成大顺政权等6个政权,因不完全符合王朝的5条标准,则不能认为它们是在西安建都的王朝。

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the Huang Chao Uprising] 黄巢所领导的唐末农民大起义。公元875年,黄巢发动起义,起义军提出“均平”的政治口号。

后来起义虽被唐王朝所镇压,但却导致了唐王朝的迅速灭亡.黄巢(?~884) 唐末农民战争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稍通书记,屡举进士不第,以贩私盐为业。家富于财,善击剑骑射。

唐懿宗咸通(860~873年)未至僖宗乾符(874~879年)初,连岁凶荒,黄河以南尤其严重。农民起义纷纷爆发。乾符二年(875)初,王仙芝、尚让等在长垣(今河南长垣东北)发动起义,唐未农民战争爆发。

五月,黄巢与同族兄弟、子侄黄揆和黄恩邺等八人募众数千响应。接着王、黄两军会合,协同作战,东攻沂州(今山东临沂)不克,就西向进攻洛阳周围地区。唐统治者急调大军夹击。

王、黄乃于乾符三年十月间南趋唐州(今河南泌阳)、邓州(今河南邓县),以后又活动于今河南、湖北、安徽等地,反复冲击敌人。同年底,蕲州(今湖北蕲春东北)刺史裴偓对王仙芝进行诱降,仙芝动摇,欲受唐官职。黄巢指斥他说:起初我们共立大誓,横行天下,现在你独自取官降敌,广大群众何所归宿!因怒击伤仙芝首。

仙芝畏众怒,不敢受唐命,遂与黄巢分兵作战。黄巢率军北上,攻克郓州(今山东东平北)、沂州等地。以后王、黄虽曾一度台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不久又分兵。乾符五年,王仙芝在黄梅(今湖北黄梅西北)战死,尚让率余部奔毫州(今安徽毫县)与黄巢所部会合,推黄巢为黄王,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署置官属。

从此,黄巢成为起义军的最高领导人。两支义军会合后,势力又见壮大。黄巢再度北上,克沂、濮等州,然后沿黄河南岸西进,“欲窥东都(洛阳)”,唐朝急调军队增援东都。黄巢知攻东都无望,于是引兵南下,渡过长江,东趋下游。

在越州(今浙江绍兴),遭到镇海(今江苏镇江)节度使高骈部将张璘、梁缵的阻击,义军乃转由浙江南进,开山路七百里,进入福建,攻克福州(今属福建)。黄巢在福州大力打击官僚,地主,杀了顽固不化的“处士”周朴。后率大军沿海岸南进,于六年九月攻占岭南重镇广州。经过大约两个月的休整,黄巢在这年冬又率领大军北伐,自号“义军都统”,并发表文告,宣布即将打入关中,指斥唐朝以宦官掌握朝政,纲纪紊乱,朝臣与宦宫勾结,贿赂公行;还宣布义军禁令,禁止刺史广殖财产,县令犯赃者全族处斩。

他所指责的都是当时极弊,深得群众拥护。义军拥众数十万,从桂州(今广西桂林)出发,乘大筏沿湘江顺流北上,攻克潭川(今湖南长沙),又下江陵(今属湖北)。本欲乘胜进兵中原,直趋关中,但至荆门(今属湖北)为唐将领刘巨客所败,乃转而东进。

于广明无年(880)五月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击毙淮南(今江苏杨州北)节度使高骈的骁将张璘。七月,自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长江东岸)飞渡长江。高骄与唐廷有矛盾,又慑于义军声威,虽拥兵十幸万,但保境而已,不敢出战。

黄巢渡江后门破竹之势跨越淮河,于十一月占领东都洛阳。进军途中,义军“整众而行,不剽财货”,沿途群众纷纷参加义军,众达百万。入洛阳城后,义至劳问冒民,间里晏然。黄巢北攻时,还特意转牒唐朝各镇兵将:你们各宜守垒,勿犯我兵锋。

我将入东都,到京师向皇帝问罪,与你们无涉。这些话分化了敌人营垒,所以兵行无阻。黄巢在东都并未久留,随即转旗西指,于年底突破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天险,最后攻下了京师长安。

唐僖宗和大宦官田令孜南逃成都。义军入城之日,向贫民散发财物,并由大将军尚让向群众宣布:“黄王起兵,本为百姓,非如李氏不爱汝曹。汝曹但安居无恐!”十二月十三日(881年1月16日)黄巢即位于含元殿,国号大齐,改元金统。原唐朝官员,四品以下酌情留用,三品以上全部罢宫。

其中枢主要官员有:尚让为太尉兼中书令,赵璋为侍中;原唐官崔理和杨希古并同平章事(即宰相);孟楷、盖洪为尚书左、右仆射,兼军客使(掌管近卫军队);翰林学士中还有著名诗人皮日休。黄巢在长安执行严惩皇族、公卿的政策,唐宗室留长安者几无遗类,义军查获降官张直方夹壁中隐藏的高官显贵百余人后,全部处死。大齐政权还没收富豪的财产,号称“淘物”,宫室皆赤脚而行。

次年,唐军曾一度攻人长安,义军暂时撤出,当夜反攻,将唐军驱逐出城。但黄巢既未派大军追击唐僖宗,也没有首先全力歼灭分镇关中的唐朝禁军。

黄巢起义到底有多少人,占领了多少地方呢?黄巢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黄巢起义是大唐帝国继安史之乱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持续时间长、破坏力巨大的叛乱。如果说安史之乱撕开了大唐盛世的一个口子,由此转入衰败的话,那么黄巢起义就是直接让本就风雨飘雨的晚唐再也承受不了任何的打击,黄巢起义被平定的二十几年后,大唐灭亡,从此盛世长安只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873年,12岁的唐僖宗被宦官扶立上位,当时的帝国已经摇摇欲坠,抛去朝廷内部的各种问题不谈,帝国的百姓已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地的旱灾蝗灾不断,不要说承担繁重的徭役了,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已经解决不了,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关东地区,盗匪横行。早在不久之前,就流传这这样一句话:"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第二年,贩卖私盐的濮州人王仙芝聚众起义,发布的檄文就是斥责政府赏罚不公,目的自然是要实现公平。其实一开始,王仙芝想要吸引的就不是农民,所以将起义简单的定义为农民起义似乎是不合理的。

王仙芝的起义远离百姓和高官,更多的吸引到的是各地的盗匪团伙以及官场失意的人们,它代表的自然也是这些人的利益。王仙芝檄文一发,就收获了很多的盗匪团伙,还包括之前举兵一年就被平定了的庞勋旧部,在短时间内就聚集了几万人,当他攻陷曹州的时候,又有一伙人的加入,这就是黄巢。黄巢在起义之前的经历其实很普通的,可能不普通的是他的内心,这个出自贩盐世家的少年最开始的追求绝不是贩盐,而是入仕为官。

他文武皆可,善击剑、骑射,略通文墨,据说五岁的时候就能作诗,比如“堪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和“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这都是写菊花的诗句,从中可以看出五岁的黄巢确实天资聪颖。

但长大后于科举一事上却是屡试不第,可能是他的学识不到家,也可能是运气不太好,总之,他考了几次后都是名落孙山。于是黄巢再次就菊花写了一首诗, 这就是著名的《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之后黄巢就子承父业了,王仙芝起义后,黄巢就与子侄黄存、黄揆、黄邺及外甥林言等八人也聚众数千人来响应起义,从此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就成了王仙芝和黄巢,他们联合攻下了郓州和沂州,不过半年的时间,起义军已经剽掠十余州,他们中的很多盗匪团伙独立作战,因此闹的政府军疲于应付。后来唐僖宗命平卢节度使宋威为统帅,全权负责平叛事宜。876年的七月,王仙芝率领大军攻打沂州,宋威组织了抵抗,这一次王仙芝并没有占到便宜,不得不转战河南,而宋威则上报朝廷说王仙芝已被杀死,起义被平定,然后喜滋滋的回到了平卢,而朝廷上下更是欢欣鼓舞。只是很快就证明这是一次严重的造假行为,因为不久王仙芝的大军就在十天之内攻下了八个县,占领阳翟、郏城,继续向西攻下汝州,杀死了几个高级官员,并且俘虏了宰相王铎的堂兄弟、时为刺史的王镣。

唐僖宗终于意识到了王仙芝的厉害,遂下令赦免他的罪,以期放弃继续劫掠,但是王仙芝置之不理,反而继续带着大军北上打算攻下郑州,在这里,起义军遭到了昭义军的进攻,兵败撤退。他们认识到北方的防线太强,遂转战南方,兵分两路,攻取唐州、邓州、郢州、复州、随州、安州、黄州、申州、光州、舒州、庐州等在今河南、湖北、安徽三省的十余州,部众达到了30万人。他们进攻蕲州的时候,刺史裴偓主动投降。王仙芝让王镣给裴偓写信,问朝廷要个一官半职。

经过宰相们的商议,最终决定给王仙芝封了一个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的官职,王仙芝一听还不错,比造反强,于是准备投降。就在这个时候,黄巢不干了,大家一起造反,到头来只有王仙芝一个人有官做,其他的人可能面临的结果并不怎么妙,黄巢打了王仙芝一顿,这让其他的首领们很痛快,王仙芝也不敢投降了。之后王仙芝和黄巢暂时分开。王仙芝领三千人劫掠了蕲州之后进攻鄂州,而黄巢引两千人北上,在今山东一带攻破郓州、沂州,随后两人有过短暂的合兵,攻打宋州,只是被张自勉打败,随后再次分兵,黄巢继续回到山东一带,而王仙芝进攻安州、随州、复州、郢州。

期间,王仙芝数次要求投降朝廷,只是都被王威压了下来,后来唐僖宗再次发布诏书准备给王仙芝以及他手下的各个小首领官做,王仙芝派尚君长、蔡温球等人去邓州请降,结果在路上被王威所杀,王威给朝廷的理由是他在一场大战中击败了对方。这件事惹怒了王仙芝,而王威也被换了下来,其副手曾元裕成为新的统帅,张自勉为副统帅,再加上西川节度使高骈联合围攻王仙芝。最终在878年的二月,王仙芝战死,部下死伤五万人,尚君长的弟弟尚让带着部分余众投靠了黄巢,自此,黄巢成为真正的起义军首领。

黄巢要比王仙芝狡猾很多,他虽然也想做官,但是绝不是和王仙芝似的如此心急以及毫无防备,黄巢更加反复无常。黄巢成为冲天大将军后,在最开始的进攻是相当不顺的,遭到了政府军的顽强抵抗,不得已,黄巢带军南下,经由福州转战广东。879年的九月,黄巢兵围广州,让越州观察使崔璆写信给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

想求个天平军节度使做做,但是宰相和宦官们并没有答应黄巢的要求,接着黄巢又想做安南都护、广州节度使。朝廷再次拒绝,反而让黄巢做率府率,这就是个低级武职。黄巢自然不肯接受,仅用一天的时间就攻下了广州,并将广州做为根据地,只是中原人南下居广州,水土不服还是轻的,岭南多瘴气,疫病很多,部众死亡很多,黄巢还是决定北上。他们离开广州向西攻下桂州,顺湘江而下攻占潭州,进逼江陵,北向襄阳,中间在荆门吃了败仗,然后转掠江西,攻下了饶、信、宣等十五州。

880年开始,朝廷诏令昭义、感化、义武诸道兵南下,支援高骈。高骈派出张璘南下攻打黄巢,黄巢节节败退。一方面重金贿赂张璘,一方面告诉高骈准备投降。

高骈想独揽大功,遂让各道兵马撤离,留下自己的军队准备接受黄巢的投降,结果黄巢耍了高骈,继续北上,睦州、婺州、池州、睦州、婺州和宣州等地都被攻下,强势渡过长江,再渡过淮河。相继攻下申州、颍州、宋州、徐州、兖州、汝州,然后是洛阳,稍作停留即西进潼关,直逼长安。唐僖宗和田令孜在神策军的保护下仓皇难逃四川。881年的正月,黄巢进入长安,在这里建立了大齐政权。

黄巢下令安抚百姓,说他起义本来为的就是百姓,所以大家该干嘛干嘛,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唐廷三品以上的官员却来了灾,纷纷被杀,李唐宗室更是被杀了个干净。唐廷四品以下的官员得以原职留任。只是,黄巢虽然在长安建立了政权,却并不稳定,黄巢最初进入长安的时候军纪严明,并下令不准骚扰百姓,但是后来,随着官员们的相继被杀,起义军中的很多人开始在长安城中杀人,即便是黄巢也制止不了。

而唐僖宗到达四川后就开始了反扑,各地节度使开始组织兵力围攻长安。黄巢一度以为唐军攻进了长安,遂离开长安到了灞上,致使唐军顺利�。

黄巢起义七年浴血奋战,才在长安建立政权,为何只维持了28个月?

黄巢起义军建立的政权之所以只维持了28个月,其实是因为他没有建立起固定的根据地,另外领导者没有预判局势也没有做好执政的准备,所以才很快失败了。晚唐时期,黄巢在老家组织村民起义。

但他在28个月之后,就维持不下去政权了。主要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造成的。第一就是黄巢的军队一直以来都是打的流动。没有建固定的根据地。

黄巢的起义军一路打胜仗,渡过了长江和黄河。这个时候,当时的唐朝统治者便想出了一系列政策来镇压黄巢的军队,黄巢的军队都没有接受。他们一直都是采用流动作战方式,在攻占了一个地方后就放弃了原来攻占的地方。

第二是因为在占领了长安之后,黄巢没有继续去追击败军。黄巢占领了唐朝的都城之后,就一直在忙着建立帝国,没有及时去趁胜追击当时唐朝的军队,这样就给了他们时间,最后让唐朝的军队又杀了回来。当时唐朝军队的将领虽然表面上表示出投降,背后却和皇帝联系,开始召集当时被击溃的军队,并且开始训练士兵,最后又杀了回来,让黄巢猝不及防。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时黄巢并不清楚该怎样执掌大权。黄巢的军队当时进了长安以后,并没有拿出安抚群众的方案。说到底,黄巢只是农民起义军的领袖。

他其实并没有什么执政手段,不知道怎样来统治国家。

继续浏览:

上一篇:甲午年是哪一年?甲午年是哪一年

下一篇:安史之乱为什么要杀杨贵妃?安史之乱为什么要杀杨贵妃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