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有哪些?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

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有哪些?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

最佳回答2022-11-28

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有: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和张公谨等。根据历史记载,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和张公谨等10人是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十大主要人物。其中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和张公谨四人后来还位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列。

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有哪些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听从魏征的引导,收服被李世民重创的刘黑闼尝试拿回兵权,李渊也尝试任用裴寂,最终导致大败,不得不再用李世民领兵。以李世民为首的功臣集团,为求自保,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李世民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让皇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开启了23年的“贞观之治”。

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都有谁

玄武门之变发生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一说为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琼、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人在玄武门埋下伏兵。

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让皇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

参与者有: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长孙无忌、尉迟恭等。
1.李世民李世民,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2.李建成李建成,小字毗沙门。

唐朝开国太子,唐高祖李渊长子,唐太宗李世民大哥,陇西成纪人。李渊起兵之前,李建成奉父命在河东招募人才,而后李建成到太原助李渊起兵,随李渊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关,攻克长安。唐朝建立后被立为皇太子,协助李渊处理政事。

李建成多次率军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斩与突厥勾结的刘黑闼,平定山东。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亲手射杀李建成,时年三十八岁,五子一并遇害。贞观二年(628年),李世民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追谥曰“隐”,贞观十六年(642年),又追赠为皇太子。

史称隐太子。
3.李元吉李元吉(603-626年7月2日),名李劼,小字三胡,陇西成纪人。唐高祖李渊第四子,窦皇后所生,唐太宗李世民四弟。猜鸷骄侈,为人骁勇,擅长使用马槊。

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时,领军留守太原。唐朝建立后,封为齐王。武德二年(619年),刘武周南侵并州,纳宇文歆计弃太原归长安。后随李世民东征洛阳、讨刘黑闼,屡立战功,受封上柱国、司徒、侍中、并州都督、左卫大将军等官职勋位。

在唐初的政治斗争中,李元吉支持隐太子李建成,主动安排刺杀李世民,被李建成阻止。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元吉与太子李建成同时被杀,终年二十四岁,五个儿子一同被害,妻子杨氏被李世民强行纳入宫中。
4.长孙无忌长孙无忌(594~659年),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初期政治家,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为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

自幼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进而结为姻亲。晋阳起兵后,前往谒见投效,跟随唐太宗征战四方,成为心腹谋臣,封上党县公,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

贞观年间,历任左武侯大将军,领吏部尚书,拜尚书右仆射,迁司空、司徒兼侍中、检校中书令,封赵国公,图形凌烟阁,位列第一。立储之争时,支持外甥唐高宗,成为顾命大臣。永徽年间,拜太尉、同平章事,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冤杀吴王李恪,反对“废王立武”。

显庆四年(659年),为许敬宗所诬,削爵流放黔州(今重庆市),自缢而死。上元元年,追复官爵,陪葬昭陵。
5.尉迟恭尉迟敬德,名融(后世误载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阳(今山西省神池县)人。唐朝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敬德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时助李世民夺取帝位。官至右武侯大将军,封鄂国公。

晚年谢宾客不与通,于显庆三年(658年)去世,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陪葬昭陵。

请问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是谁

分别有:尉迟敬德,张公谨,公孙武达,独孤彦云,侯君集,刘师立,郑仁泰,李孟尝,杜君绰。在玄武门之变中,上面九名大将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开始军队士兵都不信任他,想将他处死,李世民坚决任用他。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敬德杀死了齐王李元吉。张公谨是经人推荐于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帮李世民夺得皇位。公孙武达是李世民的一名部将,多次为李世民立下战功,也参与了玄武门之变。

对于独孤彦云,侯君集,刘师立,郑仁泰,李孟尝,杜君绰等将领在玄武门之变中都有参与其中。

李世民带领10人发动玄武门之变,这10人都是谁?

跟随李世民参与玄武门之变的10人分别是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除了侯君集外都受到重用,高官厚禄得以善终。玄武门之变很大程度上是李世民的自保行为,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纂位。

但在大唐建立后却是李建成的太子,暂缺不说李世民怎么想的,跟着李世民出生入死的兄弟们肯定有想法。这都不算,李建成自己知道无论从哪方面都比不过李世民,不去好好提升自己,反过来还想办法对跟着李世民的一帮功臣进行打压,准备将李世民除掉。这些人当然不想坐以待毙,以长孙无忌、房玄龄为代表的群臣都开始想对策,最终确定还是先下手为强,于是就有了玄武门之变。房玄龄和杜如晦是设计此次变动的关键人物,但因为他们是文人,所以当天并没有参加。

最终李世民诛杀了李建成,不久后坐上了帝位。参与玄武门之变的人大都得到重用,得以善终。这10人中长孙无忌计为首功,后任吏部尚书、宰相,进封齐国公,后改封赵国公,位列凌烟阁功臣之首。

尉迟恭后任右武侯大将军,封吴国公,后改封鄂国公,位列凌烟阁功臣第7位。张公谨出任代州都督,封定远郡公,后改封郯国公,也入凌烟阁功臣谱。其余几位也都在原职位上有所提拔,并封爵位。

唯一没有好下场的候君集也是由于自己咎由自取,怪不得李世民。候君集在玄武门之变后升为右卫大将军,封潞国公;拜兵部尚书后参与灭亡东突厥又封陈国公。但是因为在攻灭高昌国时带领部下私藏战利品被告发下狱,李世民念其功劳也将其释放了,他却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于是后来勾搭李承乾准备谋反,事情败露后李世民还想饶过他,但众大臣坚决反对,都说谋反之罪不可饶恕,李世民只得将其处死,但其妻女还是得以保全。

总的来说,李世民对功臣还是不错的。

继续浏览:

上一篇:己亥年是什么命?己亥年是哪一年

下一篇:都江堰属于地震带吗?全四川唯一不在地震带的城市是什么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