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十一届六中全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是什么

十一届六中全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是什么

最佳回答2022-11-28

十一届六中全会是1981年6月27日开始的。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一百九十五人,候补中央委员一百一十四人,列席的五十三人。中央政治局常委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华国锋同志主持了会议。全会一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十一届六中全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鉴于粉碎“四人帮”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的两年中,华国锋在指导思想上继续犯了“左”的错误,全会一致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请求。全会对中央主要领导成员进行了改选和增选: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增选赵紫阳、华国锋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选举邓小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增选习仲勋为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中央主席和副主席组成,成员有:胡耀邦、叶剑英、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华国锋。这次全会及其通过的“历史决议”,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任务。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这次会议的议程是审议和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改选和增选中央主要领导成员。全会之前召开了预备会议,对上述议题进行了充分的酝酿和认真的讨论。

这次会议将以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而载入史册。扩展资料全会审议并一致通过的由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对建国三十二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了正确的总结,科学地分析了在这些事件中党的指导思想的正确和错误。分析了产生错误的主观因素和社会原因,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决议》肯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

《决议》的通过和发表,对于统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认识,同心同德地为实现新的历史任务而奋斗,必将产生伟大的深远的影响。

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是什么?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举行。

历史意义:全会认为,经过这次对中央主要领导成员的改选和增选,对于加强中央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集体领导和团结一致,保证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正确路线和方复针政策的充分实现,将起重要的作用。这次全会充分发扬民主,到会全制体同志畅所欲言,在总结历史经验和讨论决定中央领导人选的过程中,采取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贯彻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恢复和发扬了我们党在延安整风期间形成的优良传统。这次全会生动地表明了我们党的坚强团结,充分地反映了我们事业的兴旺发达。全会相信,如同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经过对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而取得了度革命的伟大胜利那样,这次经过对建国以来党的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也必将促进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新的伟大胜利。

全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紧密知地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下定决心,排除万道难,为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会议首次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十一届六中全会全称是什么?

全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981年6月27~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一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建国32年来的功过是非,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扩展资料:《决议》指出: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长时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如此循环往复,使领导的认识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样,毛泽东同志就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党的群众路线统一起来了。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什么?

经过充分酝酿,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具有重大意义,完成了两项议程:审议和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改选和增选中央主要领导成员。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意义:《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篇极为重要的文献。它的通过和发表,对于统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认识,同心同德地为实现新的历史任务而奋斗,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决议》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在新时期搞好党的作风建设,同样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初中历史中共会议,急急急!!!

中共一大提出党的奋斗目标 确定革命对象(可惜错了)中共二大(1922)民主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包括东三省)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瞿秋白在其中最早提出“统一战线”的概念。中共三大国共合作,强调保持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提出了“真正的平民政权”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国共合作的基础:新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核心是民权)中共四大(1925)讨论的是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问题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总方针: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中共六大 (1928)1) 肯定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社会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定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中心任务: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的力量:工农阶级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2) 革命的形势:两个高潮之间,新的高潮即将到来3) 批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 左倾盲动主义4) 提出加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1929年,古田会议人民军队的建设问题中共六届四中全会 (1931)王明的左倾占统治地位,主要表现有:1)在革命性质上:混淆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把反资和反帝并列2)在革命形式上:强调革命高潮的到来3)在革命道路上:坚持以城市为中心4)在军事方面:军事教条主义,用所谓的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瓦窑堡会议 (1931)中共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遵义会议 (1935)讨论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的问题中共第一次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是幼年党向成熟党转变的标志。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1939)榜罗镇会议:正式确定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延安各界宪政促进会上(1940)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宪政》,指出:宪政就是民主的政治,中国需要民主政治国民参政会(1944)林伯渠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正式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中共七大(1945)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毛泽东思想作了科学的概括和阐述。从而使其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被正式确定下来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发表了《论联合政府》,提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1948)毛泽东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问题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毛泽东详尽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现状以及党应采取的基本政策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执政党的建设问题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950)毛泽东提出“不要四面出击”一届人大(1954)通过第一部《宪法》中共七届六中全会(1955)初步形成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知识分子会议(1956)周恩来表述知识分子属于工人阶级中共八大(1956)确立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来,国内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需要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稳中稳步前进陈云提出改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方法:以国家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人经营为补充;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在国家许可的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任务: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中共八届九中全会(1961)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1964)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第一次公布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国防,科技)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1979)邓小平讲话,中心内容是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纠正“文革”中和以前左倾错误这是党在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马克思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起点我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确立了毛泽东的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中共十二大(1982)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作了重要补充: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明确规定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国家与中国各族人民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三大(1987)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党的基本路线中共十四大(1992)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共十五大(1997)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1)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2) 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继续浏览:

上一篇:普宁高铁站是哪个站?普宁动车站在哪里

下一篇:重度抑郁崩溃的文案有哪些?表示自己抑郁崩溃的朋友圈说说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