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同样的产品价格不一样是几级价格歧视?价格歧视的分级
销售同样的产品价格不一样是一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价格歧视,就是每一单位产品都有不同的价格,即假定垄断者知道每一个消费者对任何数量的产品所要支付的最大货币量,并以此决定其价格,所确定的价正好等于对产品的需求价格,因而获得每个消费者的全部消费剩余。

一级价格歧视:假设某地区只有一个牙医,并且他清楚每一个患者愿意付的最高价格,他将对每一个患者收取不同的价格,使他们刚好愿意治疗,这样患者们的全部消费者剩余都转移到了牙医那里。
二级价格歧视:电信公司对客户每月上网时间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对于使用量小的客户,收取较高的价格;对于使用量大的客户,收取较低的价格。垄断卖方通过这种方式把买方的一部分消费者剩余据为己有。
三级价格歧视:有的旅游景点对外地游客和本地游客实行价格歧视,对外地游客收取较高的价格,对本地游客收取较低的价格。
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有什么区别?
二级价格歧视,即厂商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即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
一个垄断的卖方还可以根据买方购买量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比如,电信公司对客户每月上网时间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对于使用量小的客户,收取较高的价格;对于使用量大的客户,收取较低的价格。垄断卖方通过这种方式把买方的一部分消费者剩余据为己有。因此,不是不同的人之间,而是不同的产量之间存在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也称作非线性定价。三级价格歧视(Thir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即对于同一商品,完全垄断厂商根据不同市场上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实施不同的价格。如电厂对于弹性较大的工业用电实行低价格,而对弹性较小的家庭用电采用高价格。
三级价格歧视中,制造商对每个群体内部不同的消费者收取相同的价格,但不同群体的价格不同。在每一个群体内部与统一定价相似,存在正的社会福利净损失,与完全竞争相比降低了社会总福利。
价格歧视的分级。
根据歧视的程度不同,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1)一级价格歧视:是指厂商的每一单位产品都按照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售出,因此也成为完全价格歧视。
(2)二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程度小于一级价格歧视,它是对不同的消费者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垄断厂商获得买者的部分而非全部的消费者剩余。(3)三级价格歧视:指垄断厂商将顾客分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群体,对每个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每个群体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市场。拓展资料:形成价格歧视的条件:(1)不同群体的消费者对同一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而垄断厂商能够以相对低的成本,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差别,将这些消费群体加以区分。比如根据年龄和性别,可以把消费群体分成老年人和儿童、女士和先生。(2)不同的消费群体或不同的市场是相互隔离的。这样,就排除了某些中间商低价买入、高价卖出的可能性。
比如,女士在“三八”妇女节半价观看的电影,不能再以介于半价和全价之间的价格转卖给男士。相同商品之间仅仅存在价格差异这一事实本身并不能成为存在价格歧视的证据,只有当这些价格差异未反应成本差异时,才可以作为价格歧视的证据。
什么是价格歧视?说明并解释价格歧视的几种类型
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
1.完全价格歧视:即假定垄断者知道每一个消费者对任何数量的产品所要支付的最大货币量,并以此决定其价格,所确定的价正好等于对产品的需求价格,因而获得每个消费者的全部消费剩余。
3.三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在实行高价格的市场上获得超额利润。扩展资料价格歧视的作用:
1.标度职能: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货币的价值尺度的作用是借助价格来实现的。
2.调节职能:价格较低时,生产者生产商品无利可图一般会减少商品生产;价格较高时,生产者生产商品可以获得较多利润一般会增加商品生产。
3.信息职能:即价格变动可以向人们传递市场信息 ,反映供求关系变化状况,引导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价格的信息职能,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形成的,是市场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什么说三级价格歧视比二级价格歧视还要粗略呢?
因为二级价格歧视,每个顾客买到的价格都不一样,都有差异。三级反而把顾客分为几类之后在进行差异化。
二级价格歧视,是指按不同价格出售不同批量的产品,但每个购买相同批量产品的购买者支付的价格相同。三级价格歧视建立在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基础上,是指将消费者分为具有不同需求价格弹性的两组或更多分组,分别对各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请问三级价格歧视是怎么定价的
三级价格歧视即对于同一商品,完全垄断厂商根据不同市场上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实施不同的价格。价格歧视分为三种,其中二级、三级价格歧视应用较为普遍。
扩展资料:发展影响:对一些基础资源,如天然气、水、电等,供求存在一定的缺口,且随着生产的发展,供求矛盾还有加剧的趋势,为遏制供求矛盾的加剧,有效配置资源,国家利用对这些资源供给的垄断地位,对资源的使用者区别对待,制定不同的价格。例如电力供应,对电解铝、钢铁等高耗能产业,制订较高的用电价格,对居民用电和农业用电,则实施优惠价格。对水的供应,区分民用水和工业用水,而在民用水中,又分为居民日常使用和洗浴业用等类别,制定不同的价格。这些措施,正是依据了三级价格歧视的市场分割原理,对不同市场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促使那些资源消耗量大的企业,加强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或减少对资源的过度使用,发挥价格杠杆有效调节资源配置的功能。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有什么区别?
二级价格歧视厂商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即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收取不同的价格。价格歧视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
一般说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的购买者都对同质产品支付相同的价格。如果所有消费者都具有充分的知识,那么每一固定质量单位的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别就不存在了。因为任何试图比现有市场价格要价更高的产品销售者都将发现,没有人会向他们购买产品。存在需要厂商必须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即产品的需求与其价格成反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购买团体必须能在某一成本下区分开,该成本不超过区分他们所能带来的收入。即厂商能够以合理的成本进行市场细分。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