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高级岗位是什么?职位级别是什么意思

高级岗位是什么?职位级别是什么意思

最佳回答2022-11-28

高级岗位是:一级工勤技能岗位。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根据岗位性质、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分别划分通用的岗位等级。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规定,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即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高级岗位为一至七级共7个等级;中级岗位八至十级共3个等级;初级岗位十一至十三级共3个等级。实施意见规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

高级岗位是什么

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一级、二级职员岗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四、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岗位等级划分标准是什么?

“以教授为例,他们也将实行等级划分,分级别拿工资。”据省人事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岗位设置将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

事业单位现行的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岗位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三至十级职员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等级设置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

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岗位,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注意:等级结构由于等级数量、结构与组织结构有明显的关系,因此这一步骤比较重要和复杂。

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确定等级数量。等级的数量取决于工作性质、组织规模、功能的不同和有关人事政策。不同企业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一定的等级数量,并没有同一的规定和要求。

但无论是对单个的职务还是对组织整体都要确定等级数量。(2) 确定基本因素。通过这些基本因素测评每一职位或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

当然,不同的机构选择的因素也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3) 确定等级标准。因为等级标准为恰当的区分工作重要性的不同水平以及确定工作评价的结果提供了依据,所以它是这一阶段的核心。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从确定最低和最高的等级标准开始的。

职位级别是什么意思?


一.指代不同
1.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
2.职务:指组织具有相当数量和重要性的一系列职位的集合或统称。


2.职务:职员所具有的头衔称谓,包括职权和职责两方面。国家公务员级别从国家级正职(国家主席等)到办事员级(办事员)划分各种级别。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的等级设置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岗位,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事业单位岗位等级什么意思

事业单位岗位等级如下所示: 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根据岗位性质、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分别划分通用的岗位等级。

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专业技能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

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其中: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

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岗位等级是什么

岗位等级一般设有三类岗位类别: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工勤技能岗。
1.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根据人事部的规定,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

与管理岗不同,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其中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中级和初级各有3个等级。
3.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以及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一般分为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1至5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等级结构由于等级数量、结构与组织结构有明显的关系,因此这一步骤比较重要和复杂。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确定等级数量。等级的数量取决于工作性质、组织规模、功能的不同和有关人事政策。

不同企业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一定的等级数量,并没有同一的规定和要求。但无论是对单个的职务还是对组织整体都要确定等级数量。(2)确定基本因素。

通过这些基本因素测评每一职位或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当然,不同的机构选择的因素也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3)确定等级标准。

因为等级标准为恰当的区分工作重要性的不同水平以及确定工作评价的结果提供了依据,所以它是这一阶段的核心。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是从确定最低和最高的等级标准开始的。

继续浏览:

上一篇:我喜欢你的句子超经典短句?我喜欢你的句子简短

下一篇:高情商下雨天发朋友圈的说说有哪些?高情商下雨天发朋友圈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