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世界标准日的由来?中国各个节日的内容介绍

世界标准日的由来?中国各个节日的内容介绍

最佳回答2022-11-28

世界标准日(World Standards Day),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纪念日。10月14日这一天被选定为世界标准日。世界标准日的目的是提高对国际标准化在世界经济活动中重要性的认识,以促进国际标准化工作适应世界范围内的商业、工业、政府和消费者的需要。

世界标准日的由来

这个国际节日是献给全世界成千上万从事标准化工作的志愿者的礼物。2019年 第50届标准日主题:视频标准创造全球舞台。每年10月14日庆祝的世界标准日,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纪念日。10月14日这一天被选定为世界标准日的原因是,在1946年10月14日的这一天,来自25个国家的代表会聚伦敦开会并决定创建一个“旨在促进工业标准的国际间协调和统一”的新的国际组织——ISO。(ISO于1947年正式开始运作)。

世界标准日是哪天?这个纪念日是为了纪念什么而设立的?

世界标准日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纪念日。10月14日这一天被选定为世界标准日。

这个国际节日是献给全世界成千上万从事标准化工作的志愿者的礼物。节日由来1946年10月14日至26日,中、英、美、法、苏共25个国家的64名代表集会于伦敦,正式表决通过建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947年2月23日,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宣告正式成立。1969年9月ISO理事会发布的第1969/59号决议,决定把每年的10月14日定为世界标准日。

1970年10月14日举行了第一届世界范围的庆祝世界标准日的活动。世界标准日的庆祝始于1970年10月14日,由当时的ISO主席Mr.Faruk Sunter (土尔其)所创立。从1970年10月14日第一届世界标准日起,如今已经是第49届。

为了庆祝世界标准日,ISO理事会于1978年9月召开会议通过决议,“理事会希望看到世界上有最大规模的标准化宣传活动。决定在每年10月14日庆祝世界标准日,并鼓励ISO成员在他们的国家里庆祝这个日子,规模越大越好”。此后,每年的10月14日,就成为了世界各国标准化工作者开展宣传标准化,举行纪念活动的盛大节日。

从第17届起,世界标准日祝词开始赋予了主题,以突出当年世界标准日的宣传重点。在第23届世界标准日以前,均是由ISO和IEC主席联合发出祝词,从第24届开始,国际电信联盟(ITU)也参加了世界标准日的纪念活动,由ISO和IEC主席及ITU秘书长联合发出祝词。世界标准日的目的是提高对国际标准化在世界经济活动中重要性的认识,以促进国际标准化工作适应世界范围内的商业、工业、政府和消费者的需要。

这个国际节日是献给全世界成千上万从事标准化工作的志愿者的礼物。中国自从1978年重新进入ISO以后,每年的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全国各大、中城市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报告会、座谈会、纪念会,紧密结合当年ISO的世界标准日的宣传主题,广泛宣传标准化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人们的标准化意识。

中国各个节日的内容介绍?各个节日是如何来历的?

以下只说中国的传统节日,从正月开始。春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汉民族传统节日,该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

传统的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是祓禊的日子,即春浴日。上巳节和花朝节一样,正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在广西壮族,三月三还有假放。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多在每年的4月5日,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起源说法众多,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在现代社会被过成了情人节。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

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美国的传统节日由来(英文)

Hol

有谁能详细的告诉我一些世界性的节日及其由来?越多越好 越详细越好!!

1 �

节日的节日来源

参考中国节日由来,大体的节日起源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中国是个多神信仰的国家,有些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被奉为神明加以崇拜和祭祀,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民俗节日。如:一月五日路头神生日;一月八日诸星下凡,有祭星祈岁风俗;一月二十日天穿节,北京白云观举行庙会,做煎饼置屋上补天穿;一月二十五日仓生日,祀仓神,可保粮丰囤满;二月一日太阳生日,祀太阳神;二月二日龙抬头日,又为土地神诞辰,是日雨为社翁雨;二月三日文昌帝君诞辰,有文昌庙会;二月十二日花王生日,祭花神,有花神庙会;三月三日北极星君诞辰;三月五日大禹生日,有禹王庙会;三月六日,麦王生日,是日天晴麦可丰收;三月十五日龙王节,祀龙王,有龙王庙会;三月二十八日东岳大帝诞辰,有东岳庙会、泰山庙会;四月十二日毒蛇生日,祀蛇王,雨则麦坏;四月二十八日药王诞辰,祀神农,有药王庙会;五月十三日关帝诞辰,别称关公单刀赴会日,有关帝庙会;六月十三日(一说五月七日)鲁班诞辰,木石泥瓦等行业祀鲁班先师,举行鲁班会;六月二十三日雷公诞辰,祀雷公;六月二十四日二郎神诞辰,祀二郎神;七月七日七夕节,又称乞巧节、鹊桥会,拜祭牛郎织女,是日雨称洒泪雨;八月五日万寿节,又称圣节,祀皇帝生日;八月二十七日圣诞节,孔子诞辰,有祭孔庙会;十月一日牛王神生日,祀牛王;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节,别称灶君升天日,祭社神。

继续浏览:

上一篇:货币政策是由谁制定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区别

下一篇:均衡的货币政策是什么?紧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分别指的是什么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