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艇能自由沉浮原理是什么?潜水艇能浮沉自如
潜水艇能自由浮沉的原理是运用阿基米德定律。任何物体在液体中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本身所排开液体的重量。当物体的重量大于浮力时它就会下沉;小于浮力时就会上浮;等于浮力时就会悬停在液体中,这两个力大小相等,但方向正好相反。 在潜艇上都设有压载水舱,只要往空的压载水舱里注水,潜艇就变重了,这时潜艇的重量就会大于它排开水的重量(即大于浮力),潜艇就逐渐下潜。 当潜艇正常上浮时,用高压空气分步骤把压载水舱里的水挤出去,使之充满了空气,使潜艇在水下的重量减轻了,当潜艇的重量小于它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时(即小于浮力时),潜艇就会上浮,直至浮出水面。

潜艇在战斗中的主要作用是:
对引陆上战略目标实施核袭击,摧毁敌方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消灭运输舰船、破坏敌方海上交通线;攻击大中型水面舰艇和潜艇;执行布雷、侦察、救援和遣送特种人员登陆等 潜艇按作战使命分为攻击潜艇与战略导弹潜艇;按动力分为常规动力潜艇(柴油机-蓄电池动力潜艇)与核潜艇(核动力潜艇);按排水量分,常规动力潜艇有大型潜艇(2000吨以上)、中型潜艇(600~2000吨)、小型潜艇(100~600吨)和袖珍潜艇(100吨以下),核动力潜艇一般在3000吨以上;按艇体结构分为双壳潜艇、一壳半潜艇和单壳潜艇。
潜艇主要执行巡逻、警戒、封锁、反潜、侦察等任务。
其主要攻击对象首选为敌方的运输船或商船,而航母、战列舰、巡洋舰等大型水面舰艇由于大多拥有护航舰艇和飞机保护,攻击风险较大。

潜水艇带来的帮助:
1、攻击敌人军舰或潜艇、近岸保护、突破封锁、侦察和掩饰特种部队行动等。其主要攻击对象首选为敌方的运输船或商船,而航母、战列舰、巡洋舰等大型水面舰艇由于大多拥有护航舰艇和飞机保护,攻击风险较大。
2、潜艇也被用于非军事用途,如海洋科学研究、抢救财物、勘探开采、科学侦测、维护设备、搜索援救、海底电缆维修、水下旅游观光、学术调查等,超级富豪甚至用为海下移动豪宅。
潜水艇在水中能自由上浮下沉的原理是什么
潜水艇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时候,则就会重力大于浮力,物体就会下沉;而当物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浮力就会大于重力,物体则会上浮;当物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同,那么物体就会悬浮在水中。这一原理,在其内部设计了多个储水仓,用来调节上升和下潜,而要保持潜艇的平衡,也是通过调节不同储水仓内水的多少来实现平衡。
潜水艇能浮沉自如,是如何做到的?
潜艇的沉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水的密度乘重力常数乘水的体积。潜水艇潜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是不变的,改变的是重量,改变的方法是通过往水仓里面灌水,和用压缩空气把水仓里的水挤出去来实现。
最初的潜艇1578年,英国人威廉·伯恩出版了一本关于潜艇理论的书。1620年,荷兰一位名叫科尼利斯·德布雷的物理学家,根据伯恩的理论研制了一艘世界上最早的潜艇。这艘潜艇可装载12名水手,用桨推进。船体用木框做成,外面蒙着涂了油的牛皮,能下潜到水下15英尺左右。船体内装有作为压缩水舱的羊皮囊,下潜时往羊皮囊中注水,上浮时则将水从羊皮囊中挤出。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于1870年出版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中,描述一位印度科学家尼摩船长制造了一艘潜水艇,游弋在神秘的大海,与当时统治印度的英国人作对。在尼加拉瓜发行的1枚邮票上可以看到尼摩船长的潜水艇。
潜水艇潜水艇能自由沉浮原理是阿基米德定律,即浮性定律。改变潜水艇自身密度,当压力舱中无水,潜水艇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潜水艇上浮直至漂浮;当压力舱中排入水,潜水艇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潜水艇下沉。进入静止气体或液体的物体受到浮力,往空的压载水舱里注水,潜艇就变重了,这时潜艇的重量就会大于它排开水的重量,潜艇就逐渐下潜。
反之,潜艇就会浮出水面。阿基米德定律定律指出,浸入静止流体中的物体受到一个浮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流体重量,方向竖直向上并通过所排开流体的形心。当物体的重量大于浮力时它就会下沉;小于浮力时就会上浮;等于浮力时就会悬停在液体中,这两个力大小相等,但方向正好相反。
有一种深海乌贼叫酸浆乌贼,它具有类似深海潜艇所用的“气船”的构造。大多数乌贼的体腔都已退化成围心腔、肾管内腔和生殖腺外面的囊腔等,而酸浆乌贼还存留有真体腔的地方,腔内充满一种比水还轻的含氨液体。这个低密度液体“气船”帮助酸浆乌贼上浮,并起有抵抗深海压力的作用。
潜水艇为什么可以自如沉浮?它是如何是实现自由沉浮的?
当潜艇需要下沉时,人们打开进水阀,让海水填满水箱,然后潜艇的重量大于它的浮力,它就会下沉。当潜艇需要上升时,只要机器将大量压缩空气压入水箱,将水箱中的水赶出,潜艇就会逐渐变轻,重量小于浮力,就会浮出水面。
绝大多数潜水艇只能下潜到300-500米的深度。人类目前最先进的潜艇可以挑战万米深渊,就像我国的蛟龙号、海斗号一样。但是,到达过万米深渊的人类,比去外太空的航天员都稀有!无论物体是潜水还是漂浮在水面上,都是力的平衡,打破这种平衡可以改变物体与水之间的相对关系。潜艇在水中的起伏是受到游泳池作用原理的启发。潜艇配备了一个水舱,这是潜艇起伏的秘密。如果潜艇想潜水,它会向水舱注水,增加自己的重量,增加重力,潜入水中。当潜艇漂浮时,用高压气体排出水舱内的水,以减轻自己的重量,水的浮力会使潜艇向上漂浮。
由于潜艇的特殊用途,水舱也分为主压载水舱和辅助压载水舱,如重型水舱、快速潜水舱等。潜艇通过改变排水量来调节自己的浮力,实现自由起伏.潜艇潜入水中后,他排出的沸水体积保持不变。改变的是它的重量。
改变的方法是将水灌入水库,用压缩空气挤出水库中的水。潜艇的体积是固定的,没有游泳池,所以潜艇的浮力是固定的。此时,只有调整潜艇本身的重量,才能实现自由浮动和潜水。
一般来说,一艘潜艇有多个储水仓库。当潜艇下沉时,打开储水舱,将水注入储水舱,增加潜艇的重量,直到潜艇的重量大于其排水量;当潜艇上升时,利用压力排水,降低潜艇的重量,使其重量小于其排水量,潜艇自然会上升。
为什么潜艇可以自由沉浮?
潜艇在水中能自由下潜、上浮,甚至悬停,这是借鉴了鱼儿的浮沉方法。鱼体内有一种叫鳔的器官,在肌肉的控制下能够收缩或膨胀。
膨胀时,鱼鳔的体积变大,空气进入鱼鳔,水对鱼的浮力因此增大,鱼就上浮了。受此启发,人们给潜艇也安装了一个类似鳔的舱体,它就是潜艇两侧被称为主压载水舱的舱体。主压载水舱的功能就是通过注水、排水实现潜艇的下潜、上浮。要下潜时,往主压载水舱注水,空气被排出艇外,潜艇的自重增加,艇体下沉。要上浮时,用高压气体把主压载水舱的水压出艇外,潜艇的自重减少,潜艇便可浮出水面。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