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岁寒三友的意思?岁寒三友的寓意是什么

岁寒三友的意思?岁寒三友的寓意是什么

最佳回答2022-11-28

“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这三种植物。因为它们三个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耐寒、抗寒,都具有超强的生命力而得名。在寒冷的冬季里,当百花百草百木都纷纷凋零之际,它们却仍然在顽强地与严寒作抗争,竹、松经霜而常青不凋,梅花迎雪而怒放。

岁寒三友的意思

正是由于它们这种不屈不挠的傲骨精神,深深地折服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纷纷吟诗作赋,讴歌赞颂,赋于了“松竹梅”高尚灵魂特质,使它们成为中华精神文化优秀品质的象征。

岁寒三友含义

岁寒三友,汉语成语,拼音是suì hán sān yǒu,意思是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出自宋·林景熙《王云梅舍记》。

岁寒三友的寓意是什么

岁寒三友的寓意是:松象征常青不老、竹象征君子之道、梅象征冰清玉洁。松是百木之长,经冬不凋;竹,清高而有节,宁折不屈,开怀大度;梅耐寒开花,常被用于文人画中象征君子的高凤亮节。

松、竹、梅这三位仁兄之所以会“结伴为友”,追溯起来要去到北宋。东坡居士开垦荒地,在自家田边小屋的院子里种植了许多花木,且还惺惺相惜地将四季常青的松树、枝干挺拔的绿竹和冷艳报春的冬梅,称作与自己严冬相伴的三位好友。从此以后,这三位寒风中的斗士在古人眼中,便成了一个铁骨铮铮的“组合”。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唯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同样生命旺盛,同样坚贞高洁,“松、竹、梅”因此而成为历代诗书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扩展资料:做好群众工作,就要学习“岁寒三友”松、竹、梅的优秀品质。
1.学松,傲寒不傲天。

“傲寒”,就是要不惧风雪,不惧严寒,不惧挫折,不惧重压。“不傲天”,就是要学习、尊重和运用规律,才能不折腾、不走弯路,把好事做好、把实事做实。尊重自然规律。

尊重市场规律。要积极引导群众掌握供求规律、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依据市场规则实现效益和效率的最大化,让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最大程度地释放出来。尊重社会规律。

从根本上说,人民群众的意志、愿望、要求和实践,反映着社会发展趋向,体现着社会发展规律。我们做任何决策,都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样,才能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
2.学竹,扎根不松根。

做群众工作,关键要有民本意识,始终深入群众,深深扎根群众,不能脱离群众。干部是“鱼”,群众是“水”,水里可以无鱼,但鱼儿离不开水。做群众工作,就要深入进去。

实践证明,只有与群众经常见面,群众工作才有扎实基础。我们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你不对群众敞开心扉,就别指望群众对你袒露心迹,更别指望群众与你和衷共济。我们要在与群众的交流中拉近心理距离、情感距离,成为群众的友人、亲人、知心人。


3.学梅,报春不争春。我们党员干部,应该始终牢记“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的道理。只有把位置摆正了,思想上才会尊重群众,感情上才会贴近群众,行动上才会深入群众。

要不图名利。学梅,就是要不图名利,只为民利,以平和之心对待“名”,以淡泊之心对待“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以敬畏之心对待“权”,以精进之心对待“事”。要甘于奉献。

作为党员干部,始终带着一颗“公”心去干事,真正做到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关心群众疾苦、保障群众权益,以实实在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岁寒三友指的是什么?

岁寒三友指的是松树、竹子和梅花。松、竹经冬不凋,梅耐寒,早春开放,故名。

扩展资料:典故出处: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四折:「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清赵翼˙陔余丛考˙卷四十三˙岁寒三友。宋·林景熙《王云梅舍记》:“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

在旧社会结婚时,多在大门左右贴上“缘竹生笋,梅结红实”的对联,这是因“笋”与子孙的“孙”字同音、同声。将松竹梅围成团状;分作三个团状,以简洁的线条代表松、竹、梅,构成图案:以松、竹、梅组成的洞门。

继续浏览:

上一篇:入党流程是怎样的?入党顺序流程

下一篇:秋分是什么时候?春分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