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有多少佛像?龙门石窟万佛洞中有多少座佛像
龙门石窟有97000余尊佛像。龙门石窟曾经历天竺(今印度)、新罗(今韩国)、吐火罗(西伯利亚)、康国(中亚)等国营造,现已发现西域乐器、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域外元素,是希腊、波斯、印度和中国等多元文明交融之产物,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据《水经注》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龙门,又称伊阙,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两岸皆断山绝壁,相对如门,惟神龙可越,故曰龙门。”

龙门西山珍珠泉附近的新罗像龛,是唐王朝与新罗国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新罗国与唐朝关系友好,有密切联系和往来,有大批留学生来唐学习,韩国8世纪中叶的石窟庵佛教造像也受到了唐朝龙门石窟造像风格的影响,所以该龛可能是到唐朝留学的新罗僧人开凿的。唐龙朔元年(661 年)在吐火罗故地(今阿富汗北部)置州县,以吐火罗王为大汗都督府都督。唐朝与吐火罗国在佛教文化等方面有交流,《新唐书》、《旧唐书》 均有记载。吐火罗僧宝隆造像龛,位于龙门东山看经寺上方偏北之山腰处,龛门西北向,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九月一日雕造。
龙门石窟有多少尊佛像
龙门石窟有97000余尊佛像。洛阳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龙门石窟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洛阳龙门石窟的艺术特征:洛阳龙门石窟不仅仅是佛像雕刻技艺精湛,而石窟中造像题记也不乏艺术精品。龙门石窟造像题记遍布许许多多的洞窟,约有3600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龙门二十品,十九品集中于古阳洞,另有一品在西山中部偏南老龙洞崖壁的慈香窟里。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的一个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一年。洞内小佛龛琳琅满目,雕刻精巧。
洛阳龙门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龙门石窟被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2000年11月洛阳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里的最有名佛像:卢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作于唐高宗咸亨四年,即公元672年,位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通高17.14米,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处。龙门唐代石窟中,奉先寺大像龛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凡是到过龙门的人,都会被卢舍那大佛的博大壮美所震撼。奉先寺位于西山南部半山腰间,后代称九间房。
奉先寺在开窟造像时,别具匠心,一反常规,不采取全部开凿洞窟的方式,而是依山就势在露天的崖壁上雕造佛像,烘托出一种浑然天成的浩然大气。摩崖像龛南北宽36米,东西进深40.70米,为一巨型露天窟龛。
龙门石窟万佛洞中有多少座佛像?
阿弥陀佛,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龙门石窟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龙门石窟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龙门石窟里有多少尊佛像!???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
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 龙门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77年),大规模营建于北魏、唐代,后经历代修建而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佛像97000余尊。沿西山石栈道缓缓而行,古阳洞、宾阳洞、万佛洞,洞洞有典;魏晋南北朝、唐代造像,代代不同。最显赫最精美的是奉先寺群像和卢舍那石佛,充分显示了唐代工匠巧夺天工的技艺,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大多数的佛像都是雕刻在佛龛里,外面有围栏保护,而且都是依山开凿,路比较窄,所以拍摄还是有一定困难哦~~~ 请注意这尊佛像的手指,被人为的破坏了,很遗憾,这样的画面还会重复出现N变,我为此很心痛。
每个佛龛里除了有一个大的佛像以外,还有好多形态各异的小一点的佛像,个个都很美丽。
龙门石窟 最大的九尊佛像 分别是哪些?来历?
龙门石窟最大的窟,叫做“奉先寺”,奉先寺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大像。奉先寺的主尊是卢舍那大佛。
在佛经中,卢舍那是佛在显示美德时的一种理想化身。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是唐高宗及武则天亲自经营的皇家开龛造像工程,工程设计和施工是由高宗亲自任命制定。为此,武则天曾经与咸亨三年捐出“脂粉钱二万贯”。所以修建的官员为了讨好武则天,就把佛像雕刻成武则天的模样。卢舍那佛被赋予了女性的形象:面容丰腴饱满,修眉细长,眉若新月,眼睑下垂,双目俯视,嘴巴微翘而又含笑不露,她庄重而文雅、睿智而明朗, 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高10.65米, 形态温顺虔诚,迦叶和阿难是释迦牟尼最亲近的弟子,被佛教徒看作是佛身边的胁侍。迦叶尊者全称摩诃迦叶。
意译大迦叶。相传他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属婆罗门种姓,原来是一个外道。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三年化度他为弟子,跟佛陀学习佛法。
据说八天就得道成为阿罗汉。迦叶入了佛门,曾率领500弟子在韦提河山修习头陀苦行,因此被称为“头陀第一”。受到佛陀的赞许,称他是“大行渊广”。
迦叶是佛陀生前喜爱的弟子之一。相传,有一次开大会,释迦登座面对众人,不回答大家的问题,只捻花示众,众人不得其解,惟有迦叶含着微笑会心领悟,独得佛陀“心传”,于是被释迦指定为亲授衣钵的直传弟子。佛陀死后,迦叶取得了佛教领袖的地位。阿难是阿难陀的略称。
意为“欢喜”,“喜庆”,相传是斛饭王的儿子,佛陀的堂弟。25岁时出家成为释迦弟子,在释迦身边忠心耿耿待了25个年头,深得释迦的真传。传说阿难博闻强记,知识渊博,被认为是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二菩萨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 高13.3米,和善开朗。普贤与文殊为释尊的二胁士,普贤侍右,主侍定德门,文殊侍左,主侍智德门。
表示如来教法,是行解并进,定慧双修。是我国佛教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之中.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奉先寺内的两大天王,南壁为南方增长天王,北壁为北方多闻天王,又名毗沙门天王。佛经上说,毗沙门天王麾下就有8名大将,统领着众多的夜叉。
奉先寺内的北方多闻天王像高10.5米,它身披铠甲,手托宝塔,足踏药叉,威风凛凛,动作逼真,形神兼备,南壁的增长天王已风化崩圯。“增长”意为能传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他住须弥山琉璃埵,身穿甲胄,手握宝剑,为的是保护佛法不受侵犯。
他负责守护南瞻部洲,是保护南方阎浮提洲的统领。他可以令人增长智慧和善根,手中所持宝剑能断烦恼,增智慧。金刚力士雕像比卢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动人,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积土时,在极南洞附近发现的,是被盗凿而未能运走遗留下的。
只见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南壁的坚固力士也已风化崩圯。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是守护四极的天神,女娲补天后,天地为了不让四极折断,派了四名金刚力士守卫,世称“四大金刚”。
每个凶神恶煞,每个长三十丈,力大无穷,一切妖魔鬼怪都怕它,所以才把天给保住了。在中国古小说中则说金刚力士是郑伦、陈奇死后封神而成,称哼哈二将。或称为金刚力士。
是‘二十诸天’中的第七天王。
龙门石窟著名佛像
最著名的当然属卢舍那大佛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露天大龛,是唐代雕塑艺术的杰作。佛龛南北宽36米,东西深41米。
据造像铭载,女皇武则天为建造此寺,“助脂粉钱两万贯”,并亲率朝臣参加了卢舍那佛的“开光”仪式。 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传说卢舍那大佛的脸是根据武则天的面容建造的。宾阳洞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释迦牟尼像,高鼻大眼、体态端祥,左右二边有弟子、菩萨侍立,佛和菩萨面相清瘦,目大颈平,衣锦纹理周密刻划,有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是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
万佛洞在宾阳洞南边,洞中刻像丰富,南北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一寸,或几厘米高,计有1500多尊。正壁菩萨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束腰处有四力士,肩托仰莲。
后壁刻有莲花54枝,每枝花上坐着一菩萨或供养人,壁顶上浮雕伎乐人,个个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还有一座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丰满,姿势优美,十分传神。
龙门石窟景点介绍
龙门石窟景点介绍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国家5A景区。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龙门石窟景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龙门石窟景点介绍 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
“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0、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普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
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而力士像就更动人了,只见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雄壮。
金刚力士雕像比卢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动人,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积土时,在极南洞附近发现的,是被盗凿而未能运走遗留下的。只见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 龙门石窟中另一个著名洞窟是宾阳洞。
这个窟前后用了24年才完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释迦牟尼像,高鼻大眼、体态端祥,左右二边有弟子、菩萨侍立,佛和菩萨面相清瘦,目大额平,衣锦纹理周密刻划,有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是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
洞中原有两幅大型浮雕《皇帝礼佛图》、《太后礼佛图》,画面上分别以魏孝文帝和文明皇太后为中心,前簇后拥,组成礼佛行列,构图精美,雕刻细致,艺术价值很高,是一幅反映当时帝王生活的图画。可惜被美国人勾结中国奸商盗运到美国,现分别藏于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馆和纽约市艺术博物馆。而洞口唐宰相书法家褚遂良书碑铭,很值得一览。
万佛洞在宾阳洞南边,洞中刻像丰富,南北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一寸,或几厘米高,计有1500多尊。正壁菩萨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束腰处有四力士,肩托仰莲。
后壁刻有莲花54枝,每枝花上坐着一菩萨或供养人,壁顶上浮雕伎乐人,个个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还有一座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丰满,姿势优美,十分传神。 古阳洞也很出名。这里有丰富造像题记,为人称道的龙门十二品,大部分集中在这里。
清代学者康有为盛赞这里的书法之美为: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越、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 还有一个药方洞,刻有140个药方,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成就。把一些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别的地方也有发现,这是古代医学成就传之后世的一个重要方法。
龙门石窟不仅仅是佛像雕刻技艺精湛,而石窟中造像题记也不乏艺术精品。龙门石窟造像题记遍布许许多多的洞窟,约有3600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国内外学术界、书法界有很广泛的影响。龙门二十品,十九品集中于古阳洞,另有一品在西山中部偏南老龙洞崖壁的慈香窟里。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的一个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一年。
洞内小佛龛琳琅满目,雕刻精巧。 龙门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它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2000年11月洛阳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
上一篇:当之无愧的意思?当之无愧什么意思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