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龙门石窟建于哪个朝代?龙门石窟是什么时候开凿的

龙门石窟建于哪个朝代?龙门石窟是什么时候开凿的

最佳回答2022-11-27

龙门石窟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由于地处都城之南,古代帝王拟己为“真龙天子”,故又称“龙门”。龙门自古为险要关隘,交通要冲,因山青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素为文人墨客观游胜地,又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1400余年之久。

龙门石窟建于哪个朝代

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龙门风景名胜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龙门石窟因满足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i)(ii)(iii)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奉先寺保护工程中对造像进行病害调查评估时,工作人员发现普贤菩萨造像的眼珠使用品相极高的琉璃,这一发现在龙门石窟造像中还属首次。

龙门石窟建于哪个朝代

通过调查发现,卢舍那大佛右侧胁侍普贤菩萨的右眼保留了完整的琉璃眼珠,左眼眼珠保留外侧一半,表面上有一定风化物覆盖。造像的“眼珠”形状呈弧形,厚度均匀,约0.5cm。初步测试结果看,“眼珠”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石英)和铅,与古代琉璃一致。时隔50年,龙门石窟奉先寺再度开启“大保养”。据悉,奉先寺保护工程是20世纪70年代对奉先寺实施抢救性保护工程以来的第二次大型保护工程,本次保护修缮以奉先寺区域的危岩体加固和渗漏水治理为主,不涉及文物本体的保护修复。

龙门石窟是哪个朝代建的

建于北魏太和年间,先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延至清代。前后400多年。

龙门石窟的大大小小的佛龛、石像沿伊水两岸星罗棋布的在龙门东西两山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

龙门石窟是什么时候开凿的?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

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

洛阳龙门石窟是哪个朝代建造的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另有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3600多品,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其中以宾阳中洞、奉先寺和古阳洞最具有代表性。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东南,分布于伊水两岸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年间,先后营造400多年。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典范之作 魏窟——公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连续开凿宾阳洞的北中南三个大石窟,石阳洞和宾阳洞的修建共费人工80万以上,还开凿了药方洞和东魏时开凿的莲花洞等石窟。北朝石窟都在龙门山,古阳洞自慧成至东魏末50多年的营造,表现出列多的中国艺术形式,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石窟的雄健可畏转变为龙门石窟的温和可亲。

以宾阳中洞主佛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着微笑,龙门石窟比云岗石窟表现出更多的中国艺术佛像。 唐窟——最盛期是唐朝,占石窟总数的60%以上,武则天执政时期开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数,与她长期有洛阳有关。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二菩萨70尺,迦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长度)。

规模之大,在龙门石窟中称第一,先后用了四年时间,武则天自己出钱二万贯。

龙门石窟历史背景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它始凿于北魏孝文帝由平城迁都洛阳前后,为了控制中原地区,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将国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迁于洛阳。

龙门石窟可谓西山著名的风景名胜。它位于西山风景区终端,北起三清阁,南至达天阁,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雄居昆明西山众多的名胜之首,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洛阳市南郊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

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

继续浏览:

上一篇:兔子有哪些生活习性?兔子的生活习性

下一篇:沧海横流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沧海横流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