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什么时候?莫高窟始建于什么朝代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什么时候?莫高窟始建于什么朝代

最佳回答2022-11-27

敦煌莫高窟始建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这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什么时候

敦煌石窟建筑形式的规制。敦煌石窟的各类窟形名称,除少数(如大像窟之类)外,均不见于文字记载,亦未闻口头流传。将其归类命名,并以形制规之,并非古时称谓及范制,而是今人据其特点而取名。敦煌石窟各类窟形的形式,乃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宗教仪轨、世俗信仰的要求、民族审美观,并结合当地岩石质地因时、因地制宜发展演变而成,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人们所承认,成定式而称形制。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什么时候

唐代彩塑在长期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各种人物的典型和民族艺术风格,如聪慧英俊的阿难,老成持重的迦叶,特别是菩萨,尽管千姿百态,而丰腴的面貌,“S”形姿态,金碧辉煌的色彩,温静恬淡的神情风采,在女性化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人物丰浓,肌胜于骨”、“浓艳丰肥”的时代风格。

敦煌莫高窟建于什么时期?

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扩展资料:
1.历史价值敦煌石窟的彩塑和壁画,大都是佛教内容,每一类都有大量、丰富、系统的材料。还涉及到印度、西亚、中亚、新疆等地区,可帮助了解古代敦煌以及河西走廊的佛教思想、宗派、信仰、传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佛教中国化的过程等等。
2.艺术价值敦煌石窟大多数洞窟的壁画中几乎都有舞蹈形象。还有藏经洞保存的舞谱及相关资料。

就敦煌石窟舞蹈形象的珍藏而言,堪称舞蹈艺术的博物馆,保存了无数高超的舞蹈技巧和完美的舞蹈艺术形象,代表了各时代舞蹈发展的面貌及其发展历程。
3.科技价值敦煌作为中西交通的枢纽,在壁画上不仅留下了商旅交往的活动情景,还留下了宝贵的交通工具的形象资料。壁画不仅反映了古代玻璃工艺的特点,还反映了中西的玻璃贸易。

莫高窟始建于什么朝代?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莫高窟与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后加麦积山石窟称四大石窟。

莫高窟是什么年代建造的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莫高窟简介莫高窟是中国第一大石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簏的崖壁上,南北长约有1600米。

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总计4500余身。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是全世界和中国佛教石窟寺庙中,保存飞天最多的石窟。莫高窟主要景点主要景点如九层楼、卧佛、南大佛、藏经洞、下寺、慈氏塔都值得一去。

九层楼高45米,依山崖而建,位置在莫高窟上寺石窟群的正中,里边供奉的是世界最大的室内盘腿而坐的泥胎弥勒菩萨的造像。莫高窟卧佛在莫高窟仅有的两个涅槃窟之一中,莫高窟卧佛长达15,8米,莫高窟卧佛在石窟中造型优美,神态安详。隋唐塑像形体、刻划人物性格的艺术技巧,大有提高,题材内容增多,并出现前所未见的高大塑像。

隋代塑像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为一铺的组合。个别洞窟在塑像组合上增加了二力士、四天王像。

敦煌莫高窟时哪个朝代开始修建的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历代都有修建,到唐代武则天时,已有一千多个洞窟。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若把壁画排列,能伸展30多公里,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个画廊。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敦煌艺术极感兴趣,不断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敦煌学"。扩展资料绵延1680米长的莫高窟,其第一窟建于公元366年。一位叫乐尊的僧人云游到鸣沙山东麓脚下,此时,太阳西下,夕阳照射在对面的三危山上,他举目观看,忽然间看见山顶上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万尊佛在金光中闪烁,又好像香音神在金光中飘舞。

一心修行的乐尊被这奇妙的佛光影景象感动了,他认为这就是佛光显现,此地是佛祖的圣地。于是乐尊顶礼膜拜,决心在这里拜佛修行,便请来工匠,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

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时,统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更是兴盛,在武则天时有洞窟千余个。

安史之乱后,敦煌先后由吐蕃和归义军占领,但造像活动未受太大影响。北宋、西夏和元代,莫高窟渐趋衰落,仅以重修前朝窟室为主,新建极少。元朝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废弃,莫高窟也停止了兴建并逐渐湮没于世人的视野中。

直到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这里才重新为人注意。近代,人们通常称其为“千佛洞”。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很少为人所知,几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后曾经多次通报清政府,但都被忽视,更曾上书慈禧太后,可惜当时政局混乱,结果毫无回音。

继续浏览:

上一篇:微信拍一拍霸气文案有哪些?微信拍一拍撩人情话

下一篇:香蕉水是什么?香蕉水是啥东西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