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北宋初年的四大书院分别是什么?宋初四大书院是哪四个

北宋初年的四大书院分别是什么?宋初四大书院是哪四个

最佳回答2022-11-27

北宋初期的四大书院是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

北宋初年的四大书院分别是什么

基本情况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机构,最早出现在唐玄宗时期,东都洛阳紫微城的丽正书院。 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朱熹创立,发展于宋代。当时,由富商、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宋代,著名的书院有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太室山的嵩阳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的石鼓书院、江西上饶的鹅湖书院。粤秀书院是康熙四十九年清廷御批的官办学院,为清代四大书院之首。

北宋初年的四大书院分别是什么

拓展资料

书院,是东亚古代教育制度,有别于官学的教育系统,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中国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

北宋初期的四大书院是哪四大?

北宋初期的四大书院是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省中南重要城市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是世界文化景观;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

书院简介建于唐代衡州石鼓山(今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故名。唐初,刺史齐映,建合江亭于山的左侧。宪宗元和年间,衡州人李宽筑屋山巅,读书其中。宋代太平兴国2年(978),宋太宗赵光义赐“石鼓书院”匾额,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衡州人李士真请求郡守在这里建立了正式的书院,招收生徒讲学。

宋仁宗景祐2年(1035),曾担任集贤殿校理之职的刘沆,在衡州任知府时,将石鼓书院的故事上报皇帝,被《文献通考》列为“宋兴之初天下四书院”之首。仁宗时一度荒废,到南宋孝宗时,因旧址复院扩建,规模益增,迄宁末不废。朱熹曾为之作记。

宋初四大书院是哪四个 宋初四大书院介绍


1.宋初四大书院是指衡阳石鼓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以及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后来在这四个书院的基础上延伸出了八大书院。


3.白鹿洞书院因为书院的周围被三座山环绕,俯视看书院就像一个山东而取名为白鹿洞书院。
4.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南岳衡山的岳麓峰的山脚下取名岳麓书院。
5.应天书院又叫做睢阳书院和南京书院,位于河南商丘,河南商丘在宋代是一个大都会,交通便利,吸引各地的学子不远千里奔赴此地来学习。

北宋初期四大书院 北宋时期四大书院介绍

北宋初期四大书院分别是衡阳石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衡阳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市石鼓区,海拔69米,面积4000平方米。

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四五老峰下,群山环合,景色宜人。南唐升元间,在此置田聚徒,建庐山国学。宋初仍沿此称,公元977年,朝廷赐称白鹿国学。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东侧,紧邻湘江。

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由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赐以书院匾额。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周式承接主持工作后,书院得到迅速发展,日益繁荣。

后朱熹参与书院的建设,使得岳麓书院臻于鼎盛。 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又名睢阳书院、南京书院。位于商丘县城南。

因为商丘在唐供称为睢阳,北宋景德三年(1006)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又升格为南京,为当时四京之一。商丘濒临汴水,交通方便,商旅辐辏,隋唐以来,已发展成为一方都会。宋代的应天府书院就设立在商丘的繁华闹市中。

北宋四大书院是哪四大书院

北宋四大书院为衡阳石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1.应天书院应天书院起源之早,规模之大,持续之久,人才之多,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书院,宋仁宗景祐元年,应天书院改为府学,为应天府书院,庆历三年改为南京国子监,为北宋最高学府。

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 976年)由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赐以书院匾额。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周式承接主持工作后,书院得到迅速发展,日益繁荣。后朱熹参与书院的建设,使得岳麓书院臻于鼎盛。


3.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且有“海内书院第一之称”。白鹿洞书院最盛时,有360余间建筑,屡经兴废,今尚存礼圣殿、御书阁、朱子祠等。书院内,大小院落,交叉有序;亭台楼阁,古朴典雅;佳花名木,姿态各异;碑额诗联,比比皆是。

这充分体现了古书院攻读经史、求索问道、赋诗作联、舞文弄墨的特色。
4.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范纯仁等很多名儒,宋代理学的“洛学”创始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在宋代时宋景祐,赐名嵩阳书院。

应天书院历史应天书院的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发展,学子们“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北宋政权开科取士,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竟多达五六十人。宋真宗时,因追念太祖自立为帝,应天顺时,将宋太祖赵匡胤发迹之处宋州(今商丘)于1006年改为应天府,1014年又升为南京,处陪都地位。

1009年,宋真宗将该书院这一府学改为南京国子监,使之成为北宋的最高学府之一。后该书院在曹诚等人尤其是在应天知府、著名文学家晏殊的支持下得以扩展。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等一批名人名师在此任教,更是人才辈出,显盛一时,后人还立有《范文正公讲院碑记》以兹纪念。

继续浏览:

上一篇:含羞泉位于哪里?含羞泉是怎样一种泉水

下一篇:小心翼翼的意思?小心翼翼的意思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