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湿地又被称为?湿地被称为什么

湿地又被称为?湿地被称为什么

最佳回答2022-11-27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

湿地又被称为

湿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大量动植物,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因此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湿地又被称为

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的特征植物。

湿地又被称为什么?

湿地又被称为:地球之肾。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海洋被称为"地球之心"。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扩展资料现状:2019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情况白皮书》。《白皮书》显示,我国重要国际湿地中,近海与海岸湿地总体状况良好。据了解,该《白皮书》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于2018年对我国内地56处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状况进行调查得出。

按照分类统计,56处国际重要湿地中,近海与海岸湿地有15处,范围面积65.52万公顷,占比9.1%。其中,位于江河源头区域的湿地有11处,辽宁双台河口、山东黄河三角洲、上海崇明东滩、江苏盐城、广西山口红树林、福建漳江口红树林、海南东寨港等湿地位于近海河口水域。除山东黄河三角洲湿地需要从黄河补充淡水外,其他湿地的河流汇水和海水顶托保持稳定。

56处国际重要湿地中,有51处获取了地表水质数据,其中的4处海域,Ⅰ类、Ⅱ类海水各2处。

湿地被称为什么 有兴趣了解一下吧


1.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又有“地球之肾”的美称。
2.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

而之所以被形容为地球的肾脏,是因为湿地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有如肾在人体的功能。
3.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通常永久或季节性的被水掩盖,并且许多的无氧过程(oxygen-freeprocesses)在湿地中具有优势。湿地同时也是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许多水生植物生长在土壤浸泡的特定湿地环境中。这些能够适应独特水土环境的水生植物也常是区分湿地与其他地形、水体的特征植被。

温地又被称为什么?

为地球之肾。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肾”的美誉。

在中国境内,从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一个地区内常常有多种湿地类型,一种湿地类型又常常分布于多个地区。扩展资料:湿地的相关情况:
1.沼泽湿地像天然的过滤器,它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一些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净化水质。
2.沼泽湿地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性、浮水性和沉水性的植物,具有很强的清除毒物的能力,是毒物的克星。

据测定,在湿地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
3.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

湿地为什么会被称为“地球之肾”?它对生态系统有什么贡献?

湿地是什么在我们中学课堂的地理书上知道地球上共有三大生态系统,即:森林、海洋、湿地。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海洋被称为"地球之心",湿地,则被称为"地球之肾"。

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其形成大的主要原因是:地区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较低,蒸发能力弱;处于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水易泛滥。湿地的作用作为“地球之肾”,它能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天然的蓄水防洪的法宝,在气候多变降水不均时,人们可以通过湿地的吞吐调节,避免水旱灾害。

能够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其不仅能储蓄大量的水分,还能通过植物蒸腾和水分蒸发,把水分源源不断地送回大气中,从而增加了空气湿度,调节降水,在水的自然循环中起着良好的作用。湿地内具有丰富的植物群落,因而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并释放出氧气,而且还具有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功能,能有效调节大气组分。

而且还能吸收空气中粉尘及携带的各种菌,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而且湿地的堆积物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当含有污水或含重金属的废水经过湿地后。水的流速会减慢,这样就有利于有毒物质和杂质可以沉淀下去。

从而能够改善环境的污染,净化水质。因其能过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所以被人们喻为"地球之肾"。对湿地保护措施湿地因其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的特点,使得生物的多样性很多,能够为野生动物和一些珍稀或者濒危的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也是鸟类和两栖动物的繁殖和栖息、迁徙、越冬所必经的场所。

同时,湿地又给人类提供食物、能源、原材料和旅游的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在保护“人类之肾”我们也采取相关的措施:
1.建立了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2.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进行退耕还地。


3.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4.建立了完善有利于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
5.成立收集湿地资源信息库。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什么?特征是什么?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广阔众多的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以及发展经济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由于湿地是陆地与水体的过渡地带,因此它同时兼具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形成了其它任何单一生态系统都无法比拟的天然基因库和独特的生物环境,特殊的土壤和气候提供了复杂且完备的动植物群落,它对于保护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难以替代的生态价值。 (2)系统的生态脆弱性。 湿地水文、土壤、气候相互作用,形成了湿地生态系统环境主要素。每一因素的改变,都或多或少地导致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别是水文,当它受到自然或人为活动干扰时,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一定程度破坏,进而影响生物群落结构,改变湿地生态系统。

(3)生产力高效性。 湿地生态系统同其它任何生态系统相比,初级生产力较高。据报道,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平均生产蛋白质9 g m-2,是陆地生态系统的3.5倍。

(4)效益的综合性。 湿地具有综合效益,它既具有调蓄水源、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存物种、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等基本生态效益,也具有为工业、农业、能源、医疗业等提供大量生产原料的经济效益,同时还有作为物种研究和教育基地、提供旅游等社会效益。 (5)生态系统的易变性。

易变性是湿地生态系统脆弱性表现的特殊形态之一,当水量减少以至干涸时,湿地生态系统演潜为陆地生态系统,当水量增加时,该系统又演化为湿地生态系统,水文决定了系统的状态。 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1.生态环境的优化器 大面积的湿地,通过蒸腾作用能够产生大量水蒸气,不仅可以提高周围地区空气湿度,减少土壤水分丧失,还可诱发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资源。 2.重要的物种资源库 我国湿地分布于高原平川、丘陵、海涂多种地域,跨越寒、温、热多种气候带,生境类型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

据初步调查统计,全国内陆湿地已知的高等植物有1548种,高等动物有1500种;海岸湿地生物物种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在湿地物种中,淡水鱼类有770多种,鸟类300余种。特别是鸟类在我国和世界都占有重要地位。据资料反映,湿地鸟的种类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其中有不少珍稀种。

世界166种雁鸭中,我国有50种,占30%;世界15种鹤类,我国有9种,占60%,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占世界总数的95%。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我国湿地内就有31种,占54%。这些物种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3.物产能源基地 广阔多样的湿地,蓄藏有丰富的淡水、动植物、矿产及能源等自然资源,可以为社会生产提供水产、禽蛋、莲藕等多种食品,以及工业原材料、矿产品等。

湿地水能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水电、水运,增加电力和交能运输能力。许多湿地自然环境独特,风光秀丽,也不乏人文景观,是人们旅游、度假、疗养的理想佳地,发展旅游业大有可为。此外,湿地还是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实习、科普宣传的重要场所。

继续浏览:

上一篇:一公里等于多少里?1公里等于多少里

下一篇:什么是白矮星?白矮星是什么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