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柯山位于哪里?相传晋朝王质"观棋烂柯"的烂柯山是在我国何地
烂柯山位于浙江省衢州市东南10公里处。此山雄峙乌溪江东岩,兀立黄坛口水电站东北,地理坐标北纬28°52′43″与东经118°55′30″之间,山体成椭圆形,东南——西北走向,面积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

景点
烂柯山风景区,周约8公里,群山盘回,石奇崖险。驻足山下远远望去。即见山巅一条石梁悬空而架,仿佛是依山凿就的一座大石桥,犹如半天虹霞,蔚为奇观。烂柯山原有八景:石梁、青霞洞、一线天、金井玉田、仙人棋、日迟亭、柯山塔、宝岩寺。此外,还有忠壮陵园、梅岩、赤松岩、集仙观、崇文洞、樵隐岩等景点。

公路
衢州市长途客运中心与杭州汽车西站间每天有16班快客往返。从浙赣铁路衢州站中转到千岛湖100公里,到黄山270公里。此外,还有发往省内玉环、普陀、永康、桐庐、瑞安、温州、苍南、丽水、柯桥、湖州、路桥、慈溪、建德、义乌、乐清、上虞、金华、绍兴、宁波和省外上海、徐州、南京、无锡、鹰潭、三清山、婺源等地的班车,从衢州到上海的车,每天有12:30和18:30两班,票价120元。
穿越烂柯山
心里一直想着这个周末骑车去穿越烂柯山,但周六被一整天的大雨打乱计划。周日一大早醒来,看看外面,虽然雨停了,但担心天气和山路湿滑,心里迟迟下不了决心。
山岭为东西走向。西起羚羊峡螺须山咀,经沙浦镇典水后山峰顶笔架山,与高要金利接壤,南面与蚬岗相连。 烂柯山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晋代有个樵夫王质,一天在山上砍柴,遇见了两位仙人在下棋。看入迷了,忘记了回家。一盘棋下来,不知时间过了多久。等到王质想回家时,发现斧头的木柄都腐烂了。待王质回到家,村中已过数代,田地面目全非。
村人都十分惊讶,一直以为祖上王质在上山砍柴时遇害,失踪了。多少年过去了,沧海桑田,可人们仍记得王质遇仙的故事,都把此山称作“烂柯山”。 2014年12月我曾经跟着车友从沙浦穿越到蚬岗。
这次决定走反方向。10点钟左右,到达了蚬岗镇。 在一位种菜大娘指引下,找到了上山的路。
途中看见江肇高速,高速公路上面是“毛毡岭隧道”,隧道长5公里 烂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西江林业局管理。入口设置了铁栏,除了单车,其他交通工具都没法进入。可以说,这里是骑车人独享的专利进入茂密的丛林,心里有点小兴奋。啪啪啪,先来几张美图一路见到不少像远古时代的植物,非常原生态上山难度不大,骑了几公里山路,抵达海拔368米的坡顶。
近处,嫩嫩叶子透露着春天的气息。远处,重峦叠嶂令人心旷神怡。幸亏来了,没白费美好时光。难怪说,怕累的人只能羡慕别人的精彩远离喧嚣,此时此景,最适合一个人,静静的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一个人,一辆单车,虽是独行,但从不孤单。
远离城市,穿过丛林,越过小溪,抛开烦恼,收获满满。中午1点多走出了自然保护区,到达沙浦镇。回程经罗隐渡口到鼎湖、端州。单车轮迹,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圈。
相传晋朝王质"观棋烂柯"的烂柯山是在我国何地?
在今浙江衢州烂柯人 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而不觉饥。
既归,无复时人。 (传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新安郡在今浙江衢州,故事中所说的石室山,因为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已经被人们称为烂柯山了。故事说晋代王质砍柴的时候到了这山中,看到有几位童子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唱歌,王质就到近前去听。童子把一个形状像枣核一样的东西给王质,他吞下了那东西以后,竟然不觉得饥饿了。过了一会儿,童子对他说:"你为什么还不走呢?"王质这才起身,他看自己的斧子时,那木头的斧柄已经完全腐烂了。等他回到人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已经没有了。
斧柯烂尽的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斧柯烂尽:柯,斧子的木把。全句的意思是斧子的木把都腐朽烂掉了。
刘禹锡百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一句度“到乡翻似烂柯人”引用的典故: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问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而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答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传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晋代有个叫王质的樵夫,在回山上砍柴,见有两童子下棋,于是站在旁边观看。棋局未终,手中的斧柄已经烂朽了,回到乡里,见到的人竟然全不认识他。一答打听,原来他在山上看一盘棋的时间,山下已经过去了一百年。
信安县有百一座山叫悬石板,晋中期的时候,有一个叫王质的樵民,砍树来到了一个石室中,看见有四个小童在弹唱,王质于是就停留下来靠在斧度头把上听他们弹唱,小知童给了王质一个像枣核的东西,王质把它含在嘴里就不再感到饥饿,过了一会儿,小童们说让他回去,他听到后就回去了,斧头柄都腐烂了,回去之道后,才发现自己已经离家几十年了,亲戚朋友都已不在,一切都不再是回以前那个样子。注:烂柯山位于浙江省衢州市东南13公里,又名石室山、悬石坂、答石桥山等。《水经注》云:晋时有一叫王质的樵夫到石室山砍柴,见二童子下围棋,便坐于一旁观看。
一局未终,童子对他说,你的斧柄烂了。王质回到村里才知已过了数十年。此后人便把石室山称为烂柯山,并把烂柯作为围棋的别称。
烂柯山名人故事
烂柯山的传说之一烂柯山传说,源于晋朝樵夫王质上山看棋烂柯的故事。相传,晋朝中期有个樵夫名叫王质,家住衢城太白井旁,家有老母和一个年幼的弟弟,王质常年以砍柴为,他经常到衢城东南一山中砍柴,此山林深茂密,山中有一座巨大的石粱,它又形同石室而得名石室山。
类似的传说流传很广,山西省武乡县、广东省高要县、陕西省洛川县、山西陵川、河南新安、四川西昌、达州、福建南平、江苏虞县的烂柯山,以及浙江省淳安、天台绍兴,成都烂柴山、山东莱芜的棋山、福建武夷山的弈仙台等,烂柯山传说远在日本也有流传记述。烂柯山传说最早的文字记载是晋朝中期(公元345年-356年)虞喜的《志林》。而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年-476年)郦道元的《水经注》、南朝梁武帝(公元504年-549年)任肪《述异记》等诸多史科中都有记载。“烂柯山”一词被收入到《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辞源》、《辞海》、《中国地名大辞典》等名典。由于现代生活冲击,兰柯山传说仅流传于旅游业的为数不多的导游中间。民间能讲的仅仅是一些年事已高的老年人。同时此传说相关的许多景观和文物因战乱等原因,遭严重破坏,如“集仙观、“玉枰仙隐”、“最高顶”等均已不复存在;天生石梁下有众多的摩崖石刻,如今只剩下明李遂书写的“天生石梁”四字;诸多古代碑刻,现仅存明朝徐渭诗碑残碑、瞿溥《日迟亭记》残碑、民国“战龙松遗迹”、“五指樟遗迹”碑,可谓廖廖无几。
烂柯山传说是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定的环境和时间产生的特殊产物,因此它首先具备民族民俗价值,其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是衢州具有代表性的“两子”文化之一。其次具有旅游价值,如衢州古城名“柯城”,柯城区的“石室乡”、“石梁镇”的名称均源自烂柯山传说,古城门“通仙门”、石室山的“仙游渡”也源自烂柯山传说。文化交流价值,近年来,因烂柯山而引入的各项围棋赛事大大提高了衢州的知名度,推进了衢州经济的发展,可以说烂柯山文化在衢州乃至全国的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
(来源:浙江省群众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烂柯山的传说之二烂柯山,位于浙西衢州市郊15公里处的石宝乡,又名石室山、石桥山。柯,指斧子的木柄,“烂柯”一名的来历,缘自一个古老的传说。民国《县志》称:《遗愁集》记载,晋代有个名叫王质的樵夫,一天上山砍柴走进一处石室中,看见两个老人正坐在里面下围棋,就走上前立在一旁观看。
老人给他一枚状如枣核的东西,含在嘴里便不觉得饥渴。一局还没下完,王质回头一看,发现砍柴用的斧柄已经烂了。王质赶紧下山回家,谁知家中面目全非,原先的父老乡亲早已不在人世。一打听,已历时两代,从此就有了“烂柯棋根”之说。
但据晋虞喜《志林》所载,王质在石室所观下棋者,不是两位老人,而是两个童子。还有一种传说,见于郦道元《水经注》书中记载工质伐木至石室中,并非观童子下棋,而是听四个童子弹琴唱歌,人迷忘返。结果斧子柄都烂了。总之,这是一个十分古老的传说,有关樵人进山、看仙人对奕。
斧柄烂尽的情节,流传甚广,以烂柯山遗迹自称者,全国各地并不少见。但衢州烂柯山,是唯一被我国道教的道书列为“洞天福地”和“青霞第八洞天”的。所谓“洞天福地”,即指道教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名山胜境。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岳读名山记》一书中记载,全国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
所以人们一致公认,衢州不仅是烂柯山的发源地,而且是中国围棋的棋根之乡。“烂柯”之典故,也早已盛传棋界,久负胜名。关于烂柯山的传说,古书上的记载比较简单,流传在当地的民间传说,却详尽生动,引人入胜。
传说在很早以前,衢州府有户人家,全家三口人,一个瞎子嬷嬷和孙子、孙女。因家境贫寒,靠孙子王质上山砍柴,勉强维持生活。一天,有两个过路人经过王质家门口,肚子饿得厉害,就向瞎嬷嬷借灶做饭。
可是,王质砍柴未归,家中无柴。过路客人并不在意,其中一人索性把腿伸进灶里当柴烧。二人烧了一锅面条,各吃一碗,留下一大碗作酬谢,便告辞而去。王质砍柴回来,见桌上有一大碗面,捧起就吃。
他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面条,就问嬷嬷是哪里弄来的。嬷嬷一五一十把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王质听了感到奇怪,这时他突然发现自己家的桌子、板凳的腿全部烧焦了,顿时火冒三丈,绰起一把斧子便追赶出去。
一直追到城南一座山上,也不见踪影,只见有两个人在洞里下棋。王质本来就是个棋迷,见这两人下的正起劲,就用斧头柄往地上一垫,坐在一旁看棋。这两人一边下棋一边吃桃,还掰了半个桃递给王质,王质边吃边看,没等吃完,扔在地上的桃核已发芽长成桃树。这时,两个老人提醒他说:“你还勿回去,看你的斧头柄都烂了。
”王质低头一看,大吃一惊,赶紧下山回家,可是回家的路全都变了样。他边走边问,好不容易走到城里,却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家,向街坊邻居一打听,才知嬷嬷已过世好几百年,后代玄孙的胡子都已经花白了。王质感叹地说:“山中方一日,世上几千年!”传说那两个煮面条、下棋的人,一个是铁拐李,一个是吕洞宾。
从此,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烂柯山。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