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书院建于哪个朝代?四大书院”之一的石鼓书院位于哪个省(
石鼓书院建于唐元和五年(810年)。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潇湘街道湘江北路69号,地处衡阳市城北蒸、湘、耒三水汇聚的石鼓山上,始建于唐元和五年(810年),是湖湘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明徐霞客赞誉称“石鼓书院兼具滕王阁、黄鹤楼名胜之优越”;与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素有“衡湘洙泗”“道南正脉”之誉。石鼓书院主要由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合江亭等建筑构成,总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由私人创建的书院。

石鼓书院八景指的是:“东岩晓日,西豀夜蟾,绿净蒸风,洼樽残雪,江阁书声,钓合晚唱,栈道枯藤,合江凝碧”八处景观。一曰东岩晓白,在石鼓山东西峭壁上,唐代太守宇文炫分题“东岩”、“西谷”。东岩悬崖壁立,当太阳初升之时,削壁沐日光呈金黄色,远望尤甚,故描绘此景为“东岩晓白”。二曰西豀夜蟾,西豀夜深人静之时,便有蟾出现,与“东岩晓白”形成鲜明对照。三曰绿阁蒸风,合江亭位于石鼓山北端,亦称绿净阁。合江亭下,深潭之上,有一石坪,宽约丈余,相传为仙翁濯足处,石上仙迹依稀可辩。明朝时曾在石上修筑一亭,名为濯足亭,现今雨水激石,亭址俱废。四曰洼尊藏雪,石鼓山下有怪石,外实中空,衡郡风雅之士在石上刻“洼尊”二字(“尊”同“樽”,古代盛酒器具)。冬日雪后,石鼓山上上下下,积雪皆消融无迹,唯独尊内积雪经冬不化,至春始融,为石鼓山第一奇景。

五曰江阁书声,石鼓乃为书院,读书声声声入耳,从阁楼当中传出,亦为一景也。六曰钓合晚唱,石鼓地处湘水和蒸水,夜幕之时,垂钓者倚坐船头,小船随波缓缓移动,渔歌想起,打破暮色宁静。七曰栈道枯藤,山上韩愈吟咏“绿净不可唾”的合江亭右下,有一深潭,东可通汪洋大海,北可达南岳水濂洞。山上有古藤经数百年成长,沿江底爬行,由西岸牵至东岸。相传明万历年间,曾有渔人潜至水底还见过。岁月悠悠,孤藤不知存否,也许仍静卧江底,也许已化龙飞去。八曰合江凝碧,石鼓山地处蒸水和湘水交合之后,清澈的江水缓缓流淌,放眼望去,如一块碧玉。
千年古书院 三绝石鼓山——小记衡阳市石鼓书院
石鼓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城北蒸湘二水合流处,海拔69米,面积约4000平方,山势浑圆如鼓,四面凭虚,三面临水,树木葱茏,环境优美。石鼓书院始建于唐,鼎盛于宋,特别是北宋仁宗赐额后,位列“天下四大书院”。
倡导以义理之学授徒,为石鼓书院历代山长所践履和师承,对中国古代书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开篇是这样描述和赞誉的:“衡州石鼓山据蒸湘之会,江流环带,最为一郡佳处”。是为石鼓书院“三绝”之一——“有书翻不动”。广场左边有一株千年银杏,古朴沧桑。广场右侧是“将军楼”,因衡阳“扼两广,锁荆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而石鼓山居水陆要冲,易守难攻,古代诸多名将如诸葛亮、文天祥、曾国藩、彭玉麟等都曾设营屯兵于此。 右下沿江岸建有石鼓碑墙。
它于2006年兴建,总长99米,38块石碑镌刻着历代诗词歌赋,勾勒出书院历朝的风采。 南宋诗人范成大的《石鼓山记》写到:“天下有书院四:徂徕、金山、岳麓、石鼓”;《衡阳八景赋》为明朝陈安所作。衡阳古八景:“雁峰烟雨实堪夸,石鼓江山锦绣华,花药春溪龙现爪,岳屏雪岭鸟喧哗,朱陵洞内诗千首,青草桥头酒百家,试看东洲桃浪暖,西湖夜放白莲花。
”石鼓有其三;《重修合江亭记》的作者陈沆是清代状元,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 嘉庆年间,曾吟下一首十个‘一’字的七绝:“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换得船夫掉头,传为美谈! 进入书院区域,首先映入眼帘的四角重檐攒尖顶仿清亭式建筑是“禹碑亭”。
匾额题字是湖南文史馆馆员、原长沙市书协主席史穆先生的墨宝。这是石鼓书院第二绝:“有字认不得”。碑文共九行七十七字。为商周或以前的文字,无人破解。
上有匾额,是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杨慎的译文,但也只是个人见解。或说是鸟虫篆或道家符箓,大意为:禹奉舜嘱,治理洪水,在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在南岳得《金简玉书》,从此改围堵为疏通,这样一来,害人的禽兽蛟龙永远奔逃。“禹王碑”与黄帝陵、炎帝陵同为中华民族的三大瑰宝。
两侧楹联:“蝌蚪成点画,天地衍大文”,化用了清人胡景曾《禹碑亭》诗:“蝌蚪七十七,篆法流水纹。翳昔发河洛,天地衍大文”。书者是衡阳市著名书法家陈文质先生。 廊桥尽头是书院山门。
“石鼓书院”几个大字是前任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墨宝。门联“修名千佛上,至味五经中”是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所书。进山门,可见书院标志——一面高2.8米、直径1.6米的大石鼓。
这也是第三绝——“敲不响的鼓”。石鼓山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其一,以状得名。南北朝北魏时期郦道元之《水经注》说:“山势青圆,正类其鼓,山体纯石无土”;其二,以声得名。
晋零陵太守庾仲初《观石鼓》诗:“鸣石含潜响,雷骇震九天。妙化不可有,莫如神自然”。东晋罗含《湘中山水记》:“石鼓在蒸口南,湘水西,叩之声闻数十里,此鼓今无复声”。《水经注》还有灵异记载:“临承县有石鼓,鼓高六尺,鼓鸣则土有兵革之事”,后有卢龙大力士推鼓入潭的传说,应是人民对和平的向往吧。
进山门左手边是四间展厅,特别提到了石鼓书院生徒的一个杰出代表:彭玉麟,清衡阳人,被曾国藩延揽,创湘军水师,成为近代中国海军创始人。因骁勇善战,屡立军功,被朝廷赐号“常勇巴图鲁”,满语“英雄”、“勇士”的意思。官至兵部尚书,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同治中兴”四大名臣。
彭玉麟文韬武略,才艺双绝,尤其画梅线条质朴,笔墨苍浑,有一股英雄气,曾国藩称之为“兵家梅花”。而这与一段青梅竹马的爱情有关。彭玉麟与外祖母养女王竹宾(梅姑),“少小相亲意气投”,但因辈份不宜,八字不合,被迫各自嫁娶。后梅姑因难产而逝,彭玉麟“伤心之人别有怀抱”,发誓以画梅纪念她,“所做一生不下万本”,无愧“大清第一情种”。
央视当年来衡《寻宝》,彭玉麟《墨梅图》荣膺“衡阳民间国宝”称号。彭玉麟还写下了大量咏梅诗,号称《梅花百韵》,其中“一生知己是梅花”、“输与梅花作丈夫”、“一腔心事托梅花”等句早已成为咏梅佳句。彭玉麟的诗画,既有借梅花高洁以自况,也寄托着对初恋情人的刻骨追思。
现在所见的石鼓书院,是复建的仿清乾隆形制古典建筑,白墙黛瓦深色柱,庄重古朴而典雅。有山门、书舍、武候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合江亭等景观。木料多选用印尼上等菠萝格。
四大书院”之一的石鼓书院位于哪个省(
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省石鼓书院(Shigu Academy),位于中南重镇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是湖湘文化发源地和湖南第一胜地,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唐代处士李宽步李泌后尘奔南岳而来,见石鼓山林木葱郁,湘江、蒸水、耒水三江环绕,遂结庐读书其上,创建中国古代最早的书院,是谓石鼓书院之始建。
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衡州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宋景祜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赐额“石鼓书院”,与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石鼓书院主要建筑有武侯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合江亭。1944年7月,石鼓书院在衡阳保卫战中毁于日军炮火。2006年,衡阳市人民政府恢复清代格局,重建石鼓书院。
石鼓区景点
石鼓书院、衡阳来雁塔、明翰公园、衡阳博物馆、青草桥等。
1.石鼓书院: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已有1200年的历史。
2.衡阳来雁塔:来雁塔,衡阳名胜之一,距市中心约3公里,与回雁峰对峙,寓雁有来回,故名为来雁塔,该塔兴建的目的是用以导航,类似今日的航标灯塔。
3.明翰公园:明翰公园位于衡阳市明翰路。1990年8月在夏明翰烈士诞生90周年之际,衡阳市委、市政府为弘扬夏明翰烈士视死如归、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决定铸夏明翰烈士铜像安放西湖公园,并将西湖公园改名为明翰公园。
4.衡阳博物馆:衡阳博物馆位于衡阳市风景秀丽的西湖公园之南,建筑面积4500m2,建筑风格仿我国江南明清建筑,典雅、庄重、古朴。
5.青草桥:“潇湘八景画难描,雅爱衡阳青草桥,雨后凭栏新月上,渔歌矣乃橹声摇。”这是清朝朱佩连《清泉杂咏》中对青草桥的赞美。蒸湘汇合处,石鼓左侧旁,屹立着青草桥。
北宋初期的四大书院是哪四大?
北宋初期的四大书院是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书院。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省中南重要城市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是世界文化景观;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
书院简介建于唐代衡州石鼓山(今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故名。唐初,刺史齐映,建合江亭于山的左侧。宪宗元和年间,衡州人李宽筑屋山巅,读书其中。宋代太平兴国2年(978),宋太宗赵光义赐“石鼓书院”匾额,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衡州人李士真请求郡守在这里建立了正式的书院,招收生徒讲学。宋仁宗景祐2年(1035),曾担任集贤殿校理之职的刘沆,在衡州任知府时,将石鼓书院的故事上报皇帝,被《文献通考》列为“宋兴之初天下四书院”之首。仁宗时一度荒废,到南宋孝宗时,因旧址复院扩建,规模益增,迄宁末不废。朱熹曾为之作记。
宋代著名四大书院极其地理位置简述
一.应天府书院原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由五代后晋杨悫所创,并列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宋初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府书院设于繁华闹市,历来人才辈出。靖康之变时(1126年),金兵南侵,中原沦陷,应天府书院被毁,学子纷纷南迁,中国书院教育中心随之南移,应天府书院没落。
二.岳麓书院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山东麓,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历经宋、元、明、清各个朝代,迨及晚清改为湖南高等学堂,至今仍为湖南大学下属的办学机构,历史已逾千年,是世所罕见的“千年学府”。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重要观光点。
三.石鼓书院位于中国湖南省衡阳市城北蒸水、湘江、耒水汇合处的石鼓山。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为宋朝四大书院之首,迄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
它三面环水、四面凭虚、地理位置独特,风光秀丽绝美,山上绿树成荫,亭台楼阁,飞檐翘角,江面帆影涟涟,渔歌唱晚,自古有“石鼓江山锦绣华”之美誉。
四.白鹿洞书院位于今江西九江庐山五老峰南麓,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
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规条和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扩展资料:书院历史公元907年唐朝覆灭,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分裂时期,官学遭受破坏、庠序失教,中国开始出现一批私人创办书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国古人讲求诗礼传家,无论哪朝哪代,都把读书看作一等一的大事,于是在千百年的历史流转中,承载着文明和思想火花的“四大书院”也应运而生。
1998年初,据说国家邮政局准备发行“四大书院”邮票时,曾事先到石鼓书院实地考察,但因只见山石、不见书院,之后改选河南郑州登封嵩阳书院。1998年4月29日,国家邮政局在商丘举办了“四大书院”邮票首发仪式,邮票所选书院为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
下一篇:吐鲁番美食有哪些?新疆旅游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