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豫章书院建于哪一年?国家为什么允许豫章书院这种学校存在

豫章书院建于哪一年?国家为什么允许豫章书院这种学校存在

最佳回答2022-11-27

豫章书院建于南唐升元二年(938年)。古豫章书院是今江西南昌豫章书院的前身,创于南唐升元二年(938年),距今已有1000余年,为江西四大书院之首。南宋时期为当时理学家们传播朱程之学的基地先后以理学祠、孝廉堂、书院等形式出现。明朝初年书院处于沉寂状态,至明嘉靖年间才又得以发展。明万历三年,首辅张居正禁书院,豫章书院像全国其他书院一样停办,被迫卖田充边需。清代为江西省城书院,为古代江西学术思想传播、人才培养的著名官学机构。

豫章书院建于哪一年

豫章书院的地位体现有多位大师讲学(主持讲学或兼职讲学)和朝廷对书院的重视程度上。豫章书院没有像白鹿洞书院那样知名的理学大师朱熹主持讲学,但其肇基者罗从彦却是朱熹敬重的祖师爷。罗从彦师从二程嫡传弟子杨时,而朱熹的父亲朱松和李侗皆师从罗从彦,而朱熹又遵父命师从李侗。朱熹对祖师爷可谓赞美有加,他曾说:“龟山(杨时)倡导东南,游其门者甚众,然潜思力学,但仲素先生(罗从彦)一人而已。”豫章书院以罗从彦为二程第二代弟子而引以为豪,朱熹亦以与祖师爷的特殊师承关系而继续前行。豫章书院建于哪一年朱熹虽然不是在豫章书院主持讲学,但淳熙年间其亦多次亲临讲学,同时其“论敌”、心学创始人陆九渊亦当仁不让,多次前往宣扬自己的学术思想。这种“君子和而不同”的共存现象对豫章书院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再加上当时宰相、朱熹好友、理学名流赵汝愚的多次莅临讲学,更使豫章书院蓬荜生辉。多位重量级人物的多次讲学,促进了豫章书院学术和教学的繁荣昌盛,成就了其与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白鹭洲书院齐名的省内著名书院。

豫章书院的始末是什么?

事件经过2017年10月,有网友爆料称位于南昌一所名为豫章书院的学校存在严重体罚、囚禁、暴力训练等诸多问题,事件经曝光引起广泛关注。一位2014年因叛逆被送入该校的学生张华(化名)介绍,刚被送进来时,就被关进了“小黑屋”。

”那七天,张华的吃喝拉撒睡全在一个差不多十平方的房间里,没出来过。“感觉被绑架,后面几天有想死的心,想过撞墙。”而被体罚是书院里经常发生的事情。因为偷偷吸烟被发现,小华说曾被五个教官按着打。

那一次被打,他一个礼拜不能躺着睡,伤痕过了三个多月才消除。“不知道是不是钢筋,反正铁的应该是。”小华没有看清楚那根打他的器物,但他被惩罚的身体却给了他最直接的感受。

“手指大小粗,打起来发出‘咻咻咻’的声响。”被打了十下的小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直言“生无可恋”。2017年10月30日下午,豫章书院执行山长吴军豹在朋友圈回应称:豫章书院修身学校尊重舆论,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全体师生于今日正式宣告彻底停用戒尺管教。

2017年10月30日晚,南昌市青山湖区官方微博发布调查结果。经调查,网贴反映的问题部分存在。书院确有罚站、打戒尺、打竹戒鞭等行为和相关制度。

对此,已责成区教科体局依法依规对该教育机构进行处罚,对于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追责。2017年11月2日下午,该校发布消息称,学校已申请停办,待政府部门批准后,对在校生逐步分流。2017年11月3日,南昌市青山湖区官方微博发布关停青山湖区豫章书院修身教育专修学校(青山湖区阳光学校)的通报。2017年11月7日晚,豫章书院前信息办老师以及教官周文亮接受采访时称,自己在学院工作期间,除了用戒尺打过学生外,还亲眼见到有学生告状。

2017年11月7日,已注销豫章书院办学资格。根据有关规定,责令其在一个月内妥善安置在校学生和老师。扩展资料:成立背景豫章书院成立的前身是2007年建立的一家名为“龙悔学校”的戒网瘾学校。2010年6月,吴军豹申请注册商标“豫章书院”。

2011年年底,商标注册成功,豫章书院德育学校在南昌市青山湖区罗家镇儒溪吴村正式成立,其师资主要来自龙悔学校。吴军豹对外宣称书院的成立,是历史上豫章书院的“复学”,他希望“通过‘传统’的回归,唤醒社会风气的改良”,用国学启发“90后”“00后”。原南昌市市长李豆罗则为学校名誉校长,为书院背书。2013年5月16日,豫章书院修身教育学校在距离吴村不到10分钟路程的万村正式成立,其资历为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学生们则搬至新校区。

2014年1月,书院增加了一般不良行为青少年转化的工作职能。同年2月23日,书院获得了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检察院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的挂牌,并成为江西省首家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

国家为什么允许豫章书院这种学校存在?

截止2020年8月21日,国家没有允许豫章书院存在,并且已注销豫章书院办学资格。豫章书院修身教育专修学校是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一所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全称为南昌市青山湖区豫章书院修身教育专修学校,该校成立于2013年5月16日。

根据有关规定,责令其在一个月内妥善安置在校学生和老师。2020年7月7日,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人民法院对吴某豹、任某强、张某、屈某宽、陈某非法拘禁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一审公开宣判,以非法拘禁罪分别判处吴某豹有期徒刑二年十个月。任某强有期徒刑二年七个月、张某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屈某宽有期徒刑十一个月、陈某免予刑事处罚,驳回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罗某、陈某某、周某某的诉讼请求。扩展资料:2020年4月29日,“豫章书院案”第一次开庭审理。

“豫章书院”创始人吴军豹、校长任伟强以及3名教师,被公诉机关指控犯非法拘禁罪——利用“小黑屋”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7天左右的非法关押禁闭,先后禁闭学生240余人次,“禁闭时间3日至10日不等”。被警方调查并列入案卷的本案被害人有12人,此次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是其中3人,他们在诉讼请求的第一项,均要求豫章书院创办人吴军豹等被告人向被害学生公开道歉。但此次,3人的民事诉求部分全部被驳回。

豫章书院的发展壮大

此后,豫章书院随罗氏家族文化名人的致力推广,很快在全国发展,形成以江西豫章书院、黔东豫章书院、广东豫章书院、福建豫章书院四大豫章书院为主体的全国性的书院体系。 江西豫章书院 在豫章书院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及至晚清,受西学东渐观念的影响,光绪二十四年(1898),朝廷明令停办,二十八年(1902)江西巡抚李兴锐乃将之改建成“江西省大学堂”,学生由省内各府县保送,三十年(1904)又改作“江西省高等学堂”,校舍迁往贡院;宣统元年(1909),改成“江西实业学堂”;民国建元,为适应新型工业的发展,改称“江西省高等工业学堂”。

现江西豫章书院 已通过教育局审批在罗家濡溪村重办,首任山长为原南昌市市长李豆罗先生,现任执行山长为吴军豹。 豫章书院现位于长堤大马路348号广州市第九中学内西侧,现作为学校图书馆使用。豫章书院是广东省各县罗姓族人集资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建成的合族祠,在南海县居住的绅耆罗应铿等人,看到省内各族人纷纷在省会设置书院和试馆,为了便利罗姓子弟“赴乡试之寄宿者”,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遂向散居南海等地的罗姓族人倡议,集资兴建这所跨地域性的合族祠,得到族人的赞同,共筹到白银2万余两,于光绪十六年动工,十九年落成。合族祠是集社会性、经济性、文化性与纪念性于一体的公共性的建筑,除了方便子弟到省城参加乡试有个住宿点外,同时也是祭祀祖宗的场所。

豫章书院坐北向南、三进,人字形风火山墙,主体建筑有下堂(头门)、中堂和上堂(祖堂),东侧原有的衬祠有议事厅和魁星楼。现东面的衬祠已被拆,但祠堂主体布局尚存,头门的封檐板、梁架的木雕、墀头的砖雕还相当精细,头门的名额“豫章书院”为左丞相大学士李鸿章所题。全院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是研究广州书院建筑很有价值的实体。

豫章书院有完整的管理制度和章程,1946年2月,豫章书院整理出版《广东豫章书院志》,书名为当年广东省长罗卓英题书。广州现还有一些书院,但出版书院志的极为罕见。2002年7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1924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组织了3千多人的洋务工人罢工,这次的罢工委员会就设在豫章书院,因而也给这座旧式书院添上了特殊色彩。 宁化城关小河豫章书院,其前身为罗氏家庙,共祀四十二世祖元盛公以下列祖。始建於明永乐壬辰(公元1412年),己有的六百年历史。

历经沧桑变故,先后经七次整修,均按始建规模,保持原有古貌。自清同治三年大加修固后,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又经120馀年风雨侵蚀,于1986年底修复告竣。仍保留原有古貌,挂牌为“豫章书院”,并成立理事机构,负责主持每年春秋祭祀及维护管理。石壁客家罗氏总祠(亦称罗氏家庙,豫章书院,罗令纪纪念馆),始建于同光年间,是为纪念鼻祖罗珠和开县功臣罗令纪所建。

原址在翠华山南,冬茅窠(今一中校址)后建于小河边131号迄今已有600多年,是石壁客家罗氏唯一之总祠,也是世界客家唯一之总祠。据广、台族谱资料载:宁化石壁是世界客家人之祖籍地,宁化素有“客家祖地”和“客家摇篮”之称。由此衍播,散居世界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家后裔有1.2亿,其中客属台胞有460多万。罗氏后裔是宁化石壁开拓发展的重要群体。

明永乐年间,罗氏裔人文隆公,念先祖垦荒拓地,易镇建县之丰功,重建祖祠于小河边(现址)其年间遭战乱风火之灾,曾经八次维修,始得保存椽桷。清雍正十三年(1725年)邑人罗登标中举,历任周宁、政和及江西等地训导,教谕,于乾隆三十年致仕还乡,时年71岁。著有《易学阐微》已收入《四库全书》。

为继承和发扬罗从彦豫章先生《闽学四贤》的遗志。曾在祖祠内,招收弟子开馆讲学,挂牌“豫章书院”。又祠石碑文载:宁化教谕蔡材先生也在祠内开设讲坛讲学。

为宗祠办学开创了历史先河。“豫章书院”由此而得名也。总祠面积约140.2平方,正厅上下可容纳数百人,厢房两间,中有天井,下廊和后廊,右边另有伙房两层12间。

宗祠地肖虎形,因在山门脊处塑有一猪,意为虎有猪食为安,坐镇压邪。屋顶龙、鱼、凤凰,象征男士跳出家门,兴旺发达。女士俊美如凤凰。两扇大门画有神荼,郁尉垒门神像。

正厅神龛祀汉一世祖罗珠以下各支族,历代神祖牌位。神龛前面晋座宁化开县始祖罗令纪塑像,功德箱、防火警示牌……庙内挂柱联12对共24个挂牌。正上厅两壁悬挂历代先祖遗像和企、遵两房世系挂图,客家罗氏迁徙示意图。

下廊壁布有功德碑、时事政治、法律、计划生育、书法、八闽名祠,闽赣省苏维埃保卫局旧址等资料……和新型文化祠堂宣传活动内容。门楼额牌悬挂“罗氏家庙”“豫章书院”“罗令纪纪念堂”。大门左右侧挂有革命根据地旧址牌和“罗氏宗亲会”“豫章书院文化研究会”名称。围墙内有两块县、省级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标记的石碑。

黔东豫章书院在贵州巡抚罗绕典的大力推广下,成为与江西豫章书院、广东豫章书院、福建豫章书院齐名的四大豫章书院之一。 公元2004年黔东豫章书院迁到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羊昌村,距省会贵阳30余公里,占地30余亩,三面环山,绿水护绕,交通便捷,视眼开阔,是一个适合文化传播的好地方。书院入口“九羊雕塑”:新田原名为羊九军田,始于明朝,原为南京都阃林铨的食邑。

书院牌坊前,是一块非常醒目的“廉”石碑,“廉石”一词起源于三国,孙权的部下太守陆绩,为人正直,为官清廉,任满还家时因全部家当不满一船,船吃水太浅无法航行,只好搬动岸上的大石压船才顺利返家的故事。压船还家的巨石,就被后人称为“廉石”,而“廉石”从此就成为了为官清廉的象征!书院大门悬行楷牌匾“豫章书院”,为清大学士肃毅伯李鸿章手书。两侧配有对联一副:养胸中正气,修世上完人。

请问豫章书院是所什么样的学校?也就是它到底教什么呢?

豫章书院修身教育专修学校豫章书院,古代江西四大书院之一。始建于南宋,先后以理学祠、孝廉堂、书院等形式出现,清代为江西省城书院,为古代江西学术思想传播、人才培养的著名官学机构。

而所谓的不听话,也许只是网瘾、早恋、厌学等在我们看来稀松平常的事。目前已知的教育关“小黑屋”:屋里只有上厕所用的桶,没有床、没有灯、没有窗,没有人说话。打戒尺:用”竹片”打手,手会肿起来,并且打完还要微笑着说:感恩老师教诲。打龙鞭:直接往臀部抽。

变相体罚:搬砖、搬水泥、搬瓷砖等豫章书院最大的恶处是打人?关小黑屋?这些都不是,而是磨灭一个人对生活的期待。当一个人对周边环境不再好奇,对未知不再渴望。那他再听话,也不过是个工具人,是行尸走肉。

杀人诛心,莫过如此。

长堤真光中学历史

也许大家都听说过真光小学,而广州市第九中学近年也复名为“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真光”缘起何时?由谁人创办?又有些什么历史典故呢?真光乃广州百年名校之一,且细阅下文,当可窥一二。 早在1872年6月16日,美国长老会传教士那夏理姑娘,在广州沙基附近开办了南中国第一间较为现代化的学校,也是南中国第一间女子学校。

1878年迁校仁济街(校址:长堤仁济路4号)。1953年,迁至长堤大马路348号,并与新潮中学合并,1953年改名为广州市第九中学,2000年复名为“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 1917年,白鹤洞真光女子中学建成,该校1954年更名为第22中学,1984年复名为广州真光中学。 现在的长堤真光校园,有两座独具特色的百年古建筑--豫章书院和潮州会馆。

这里曾是广东各县罗姓族人子弟和潮州八县子弟到省城广州参加科举考试的邸舍。豫章书院于光绪19年(公元1893)落成,是广东罗氏宗族的祖庙,清代宰相李鸿章题名立匾为豫章书院。 而座落在校园的另一文物古建筑--潮州会馆,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陈家祠的原班人马设计建成,是潮州考生到省城广州应试科举的邸舍。

潮州会馆具有典型的清代广东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从现存的礼亭和中堂两部分的建筑看,潮州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和彩绘均独具匠心。

继续浏览:

上一篇:冬笋怎么保存时间长而新鲜?冬笋怎么保存时间长而新鲜

下一篇:土蚂蚱的生活特点?土蚂蚱的特点是什么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