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轮船招商局是谁创立的?轮船招商局是谁创立的

轮船招商局是谁创立的?轮船招商局是谁创立的

最佳回答2022-11-27

轮船招商局是李鸿章创立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是由李鸿章发起的“官督商办企业”。1873年1月17日在上海洋泾浜永安街正式开门营业,总局设上海,分局设烟台、牛庄、汉口、天津、福州、广州、香港、横滨、神户、吕宋等地。

轮船招商局是谁创立的

1873年1月,由李鸿章主持建立的“官督商办”企业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要知道,在当时清政府虽然在开展洋务运动,可以举国之力去办这件事情。但仍然是困难重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才问题。

招商局最初的总办朱其昂缺少经营新式轮运业的经验,轮船招商局在最初半年内亏损严重。朱其昂只能辞职。但是轮船招商局该由谁来经营呢?李鸿章把目光转向了曾经在外国轮船公司中的华人大股东。

李鸿章首先向怡和洋行买办唐廷枢抛出了橄榄枝。怡和洋行却不愿放人,洋人许诺给唐廷枢更优厚的报酬,希望他拒绝李鸿章的邀请。面对洋人的阻挠,李鸿章让盛宣怀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奔赴上海。盛宣怀在宴会中向唐廷枢表达了李鸿章的诚意。晚宴结束后,唐廷枢决定北上面见李鸿章。

轮船招商局是谁创立的

唐廷枢提出了由资本决定控制权和管理权的诉求,但李鸿章还是希望走温和改革的道路。虽然有分歧,但唐廷枢不愿再做洋人的附庸,李鸿章也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商人的经营权。二人最终达成合作。

唐廷枢又推荐了旗昌的大股东徐润参与轮船招商局的管理。在轮船招商局改组之后,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在上海商界的影响,辗转募集股份。轮船招商局的发展走上正轨。

轮船招商局是谁创立的?

李鸿章。轮船招商局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是由李鸿章发起的“官督商办企业”。

轮船招商局的受任者与作为主要股东的商人一起管理公司。然而政策性的决定都掌握在由政府委任的官董手中。公众持股并未象西方一样,带来经营权和拥有权分离,反而股份制适应过来吸纳到中国生意传统中。轮船招商局为了吸引商人入股,有主要持股人直接管理公司分号的安排。

章程轮船招商局的创办章程中表明:“轮船之有商局,有外国之有公司也,原系仿照西商贸易章程,集股办理”。在实际的创办过程中无论在集资、组织经营管理、盈利以及分配等方式上它都已经具备了近代资本主义股份制公司的基本特征。

轮船招商局是谁创立的?

李鸿章。轮船招商局简称“招商局”。

招集商股银73万多两,又由各海关拨官银190多万两作为资本。官拨规定分年由招商局轮船为政府运输漕米等物抵还:“所有盈亏,全归商认,与官无涉。”1873年正式成立,总局设上海,分局设烟台、牛庄、汉口、天津、福州、广州、香港、横滨、神户、吕宋等地。成立背景1867年在总理衙门和曾国藩的来往信件中,已到通商口岸有不少商人购买或租雇洋船而又寄名在洋商名下。

这种现象使清政府不得不开放购买或租雇洋船的禁令。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商人提出由中国人自组新式轮船企业。清政府其实相当担心中国航运业会完全落入外国公司手中,以致漕粮输受制于人。

因此总理衙门对当时容闳建议按西方公司章程,去筹组新式轮船企业,有相当大的戒心。总理衙门对建议批示的条件是,轮船必须为华人所有。这事一再延迟,直到李鸿章改以官督商办方式才能成事。

上海轮船招商局谁创办

李鸿章 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晚清时创建的第一家官督商办的近代企业,1872年北洋大臣李鸿章招致办理海运多年的朱其昂商议试办新式航业,1873年1月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规定官督商办,招商集股。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

1867年在总理衙门和曾国藩的来往信件中,已到通商口岸有不少商人购买或租雇洋船而又寄名在洋商名下。这种现象使清政府不得不开放购买或租雇洋船的禁令。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商人提出由中国人自组新式轮船企业。清政府其实相当担心中国航运业会完全落入外国公司手中,以致遭粮输受制于人。

因此总理衙门对当时容闳建议按西方公司章程,去筹组新式轮船企业,有相当大的戒心。总理衙门对建议批示的条件是,轮船必须为华人所有。这事一再延迟,直到李鸿章改以官督商办方式才能成事。

李鸿章《论试办轮船招商》中说:“目下既无官造商船在内,自无庸官商合办,应仍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结果是当时拥有政治实权的李鸿章得皇帝的许可,于1872年成立轮船招商局。

轮船招商局是谁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创办人身份揭秘

说到“轮船招商局”其实在当时是真的超级厉害的,话说简直可以和日本的三菱公司相提并论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么厉害的公司到底是谁创办的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 轮船招商局其实算是“李鸿章等人”创办的,当时在搞洋务运动了。 晚清轮船招商局的创办背景 以清“师夷长技”是晚清变法求强的起点,其目标在于“制夷”。

但洋务派官员很快开始调整,因为他们清楚民富才能国强,如果没有坚实的社会经济基础,军工与国防建设不啻空中楼阁,难免如昙花一现。于是,李鸿章等人在重视“军用洋务”项目的同时,开始大力发展“民用洋务”事业,轮船招商局的创办就是其中之一。 该局初创之意在“轮船招商”,即将福州船政局所造官船招商承领。但后来因为“官造轮船内,无商船可领”,遂不得不因应时势,改为“招商轮船”,这与当时上海等通商口岸中外商战中华商资本的流向有很大关系。

五口通商之后,随着西国轮船公司来华垄断沿海航运,“各省在沪殷商,或置轮船,或挟资本,向各口装载贸易,向俱依附洋商名下”。在中外商战渐次推展之际,因本国制度缺位、机遇缺乏,致民族资本依附于洋商,这让李鸿章等人格外警觉,不得不思考凝聚华商、固结民心的办法。设立招商局,就是其中之一。

用他的话说,“若由官设立商局招徕,则各商所有轮船股本,必渐归并官局,似足顺商情,而张国体。”也就是说,李鸿章等创办招商局,在一定程度上意在沟通官商关系,“为官商浃洽地步”(见李鸿章《试办招商轮船折》同治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李鸿章全集》奏稿,卷二十),进而组织中国商界力量,在商战之中“共同御侮”。这也是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员“从求强”到“必先富而后能强”的策略转变的需要。

轮船招商局创办之后,凭借其设施与技术优势,很快夺占了帆船生意,尽管有洋轮公司的竞争,也连年获得巨大利益,公司因而不断发展壮大,“其生意之兴隆几将与西船并驾齐驱”。这一方面得益于李鸿章的积极支持,另一方面也与该局高管“善为经理”有较大关系。以新式轮船装备的招商局不仅开拓了民族航运市场,而且对于清政府国防事业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辅助作用。

载兵运饷是晚清招商局轮船的特殊业务之一,诚如时人所言,招商局是清政府军事与国防建设方面“最大便益之事”。 晚清第一大报《申报》,对轮船招商局的发展颇为关注,发表了一系列评论。其中,1876年11月25日的一篇题为《论招商轮船局事》,对该局的缘起及李鸿章的功劳多所评述,值得一读。 天下行一事立一法,但当问其事与法之是否利弊,不必问其事与法之是否中西。

故以周公之元圣尚取用朝鲜之楷矢,收录越裳之白雉;前代如元世祖亦效铸红衣之大炮,学种印度之木棉;明末历法舛错,亦用西人汤若望、南怀仁诸君在京师推算历法。盖均遵商汤立贤无方之意也。 近年中外通商以来,于发、捻各逆之乱则购用西国军火,招募西国兵勇,以助中国之不逮。并延西国教师以训练各营之兵勇,西国工匠以制造各局之军火,以供各省之所用。

又于京师、江苏、广东设立天文、储才、方言、同文诸馆,聘中西之师儒,选满汉之俊秀,聚集其中,翻译泰西格致书籍,教习泰西文字语言。复于苏之上海建机器厂、闽之福州开船政局,招中西匠人仿造轮船,以供载运饷需、缉捕盗贼之役。骎骎乎,中西各务已有同文共轨之体矣!而李伯相犹曰,“未也。凡若此者皆有益于国,非有益于民也。

吾观夫西国火轮船之至中国者,以之载客运货,其行走之迅速,其装囤之广大、便益无过于此。若仿照其法以行之,则四民皆受其益。”于是筹巨款、择干员,仿西法以集公司,购轮船以行江海,遂创设招商轮船局焉。

而在局之人亦能仰体李伯相之意,善为经理,初则不过二三船耳,今则日增月盛,其生意之兴隆几将与西船并驾齐驱。若非李伯相创始于上,局中人善承于下,乌能及此哉?其尚逊一筹者,惟无往返泰西之船耳。若东洋及中国各海口如汉口与宁波,均有数号来往,未及十年已能如此,实非易易矣! 其尤可贵者,万国规例,凡两国构兵,一经议封海口,即不准雇用他国之船;今有招商局之船,中外或有不睦,仍可行走,以供载兵运饷之用,此尤为最大便益之事也。

所望者,刻下重庆将开通商口岸,若能预备行走浅滩之船为西人先,则为尤妙。再能将此种之船行走洞庭、鄱阳、太、焦等湖,其生意之兴隆更不可量。现闻又购“江宽”、“江汉”两船,均系船身坚固、机器灵活,足为西国有名之船,以为往来汉口之用,将来之贸易更必日多一日。且闻宁绍诸人谋生于此间者实属不少,彼出此归,习以为常,其往来皆须浮海,昔日均附帆船,自有轮船便益于帆船,均已改附轮船。

因往来者甚众,故招商局之轮船亦如西船,无次不皆满载,是其局之获利较之昔日之帆船不啻三倍。 然说者犹谓招商局之船日盛一日,惜尚无西国铁甲之船以防海口,无西国上等兵船以练水师,此尤为中国美中不足之事也。但招商局之船已能如此,且近日欲附之人既多,则异日生意之隆可待,日后其船必能林立于江海之间,定可为之预庆。

观乎此,亦足见李伯相益国益民之一端矣!(《申报》1876年11月25日,第1版) 不过,观乎招商局的创办及其发展,是否可以充分彰显李鸿章“益国益民”之心,后世评价者有不同意见。但有一点则是明确的:招商局是近代中国第一家“仿西法以集公司”的企业,该局不仅开中国企业发行股票之先河,而且为此后各家“官督商办公司”,如开平煤矿、上海机器织布局、漠河金矿等,提供了较多示范。虽然关于“官督商办”机制,尚有许多批评之声,但李鸿章在助推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建设方面的作用,则是不可否认的。

轮船招商局在哪成立

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是由李鸿章发起的“官督商办企业”。

在这份奏折里,他重申成立招商局的目的是为了承运漕粮和与洋商分利,三天后,清廷就批准了这份奏折——1872年12月26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正式诞生,次年1月17日在上海洋泾浜永安街正式开门营业。扩展资料轮船招商局的现代发展为:
1.1872年12月26日,清廷批准李鸿章奏折,设立轮船招商局。1875年11月初发起组建保险招商局,是为中国人自办保险业之始。
2.1887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开始试办中国近代第一家保税仓栈。


3.1896年11月,投资创设中国近代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同年投资创设南洋公学(现西安交通大学前身)。
4.1951年2月1日,招商局(上海总公司)改组为中国人民轮船总公司。

香港招商局归中国人民轮船总公司领导。
5.1985年,11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交通部《关于香港招商局集团董事会调整的请示》,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为交通部直属一级企业。
6.1987年4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招商局发起创立招商银行。

这是新中国第一家企业投资创办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轮船招商局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办的

1867年在总理衙门和曾国藩的来往信件中,已到通商口岸有不少商人购买或租雇洋船而又寄名在洋商名下。这种现象使清政府不得不开放购买或租雇洋船的禁令。

清政府其实相当担心中国航运业会完全落入外国公司手中,以致遭粮输受制于人。因此总理衙门对当时容闳建议按西方公司章程,去筹组新式轮船企业,有相当大的戒心。总理衙门对建议批示的条件是,轮船必须为华人所有。这事一再延迟,直到李鸿章改以官督商办方式才能成事。

李鸿章《论试办轮船招商》中说:“目下既无官造商船在内,自无庸官商合办,应仍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结果是当时拥有政治实权的李鸿章得皇帝的许可,于1872年成立轮船招商局。

继续浏览:

上一篇:泳帽的作用是什么?泳帽的作用是什么

下一篇:芒康位于哪里?芒康在什么地方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