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红军几次渡赤水?红军是几度赤水

红军几次渡赤水?红军是几度赤水

最佳回答2022-11-26

红军四次渡赤水。赤水,为贵州省县级市,由遵义市代管,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地处东经105°36′至106°14′,北纬28°15′至45′之间,东南与贵州习水县接壤,西北分别与四川省古蔺、叙永、合江三县交界。距遵义225公里、贵阳377公里、重庆172公里、成都293公里、泸州40公里,总面积1852平方公里。

红军几次渡赤水

地质

赤水紧靠黔北大娄山北麓,扬子准地台西部,属四川台坳、四川盆地分区泸州小区,与四川为同一沉积湖盆。境内出露地层为侏罗系、白垩系红色建造,是贵州省内侏罗系、白垩系地层发育最好,出露最齐的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川南坳陷东缘,东北邻川东南褶皱带,东南为黔北娄山褶皱带延伸的尾部地带,属川中台坳泸州小区的赤水褶皱束,陆相沉积岩层较新。 

红军几次渡赤水

地形地貌

赤水地处贵州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地势起伏呈东南高、西北低。娄山山脉尾部沿东南向西北以三条山脊伸入市境,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赤水河、习水河均从东南向西北贯穿境内,大同河、风溪河等大小溪河纵横交错,地貌被侵蚀切割成峡谷山地、坪状低山和丘陵,使背斜层和向斜层发生地形倒置,形成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的逆构造地形。

红军四渡赤水分别是哪三次战斗?

依次顺序为: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总体路线:瑞金→突破敌四道防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会师(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1936年10月),宣告长征的胜利结束。扩展资料:长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
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历史背景: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由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又名华夫,原名奥托·布劳恩,德国共产党党员),先是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后又实行保守主义的防御战略,致使红军屡战失利,苏区日渐缩小。1934年4月,中央红军(1月,由红一方面军改称)在江西省广昌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损失严重,形势危殆。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军第7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挺进,建立新的苏区;命令红军第6军团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

中革军委派出两个军团分别北上、西征,意在调动国民党“围剿”军,以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但未能达到目的。10月初,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进攻,迅速占领了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在苏区内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已无可能,于是被迫退出苏区,进行长征。

红军是几度赤水

红军一共四度赤水。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地区进行的一次出色的运动战。

当发现敌人的弱点时,立即抓住有利战机,集中兵力,歼敌一部,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从而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成为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范例。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进行了四渡赤水的作战运动,在赤水河的两岸两回四次渡河,最后顺利突出敌军的重围挺近云南。共歼敌0.3万余人,俘敌3600余人,减员3万人,但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四渡赤水的四渡是哪四度?


1.一渡赤水遵义会议后,中革军委向各军团首长下达了《渡江作战计划》,拟定:中央红军各部进至赤水、土城附近地域后,分3路纵队由宜(宾)泸(州)间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出发,分三路向川南开进。


2.二渡赤水中央红军进至扎西地区,敌仍判断我军将北渡长江,除向宜宾段各主要渡口增兵外,又调滇军和川军潘文华部向扎西地区逼近,企图对我分进合击。鉴于敌军主力已大部被我军吸引到川滇边境,黔北兵力空虚的情况,我军决定出敌不意的回师东进,折回贵州。我军先头1个团先敌抢渡二郎滩,成功地掩护部队于2月18日至20日,在太平渡、二郎滩第二次渡过赤水河。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完全出乎蒋介石的意外。

之后中央红军攻占了遵义城,遵义地区的这次作战,历时五天,击溃和歼灭敌2个师又8个团,俘敌3000余,是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以来取得的一次最大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
3.三渡赤水军遵义大捷后,蒋介石于3月2日急忙飞往重庆,亲自指挥对红军的围攻。为粉碎敌人新的围攻,我军将计就计,伪装在遵义地区徘徊寻敌,以诱敌迫进,然后再转兵西北,寻求新的机动。

同时,以红3军团向西南方向的金沙佯动,调动敌周浑元部向南和吴奇伟部向西,尔后转用兵力攻击鲁班场守敌。我军这一行动果然调动了敌人,当敌吴奇伟部北渡乌江和滇军孙渡部靠近我军之际,3月11日,我军突然转兵向北,于15日进占仁怀,16日从茅台第三次渡过赤水河,再入川南。
4.四渡赤水为进一步造成敌之错觉和不意,3月21日,我以1个团的兵力伪装主力,继续向川南的古蔺、叙永方向前进,引敌向西。

我主力则以快速的行动回师东进,于22日,第四次渡过赤水河,再次折回贵州境内。28日,红军穿过鸭溪、枫香坝之间的敌碉堡封锁线,直达乌江北岸。29日夜,我军先头团1个排利用雷雨掩护,乘竹筏到达对岸,顺利地攻占了渡口,至31日,除红9军团于乌江北岸继续牵制敌人外,红军主力向南全部渡过了乌江,巧妙地脱离了敌人的包围圈。

扩展资料四渡赤水战役,是毛泽东根据情况的变化,指挥中央红军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调动和迷惑敌人,创造战机,在运动中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毛泽东曾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

几渡赤水?

一渡赤水,结集扎西,关机歼灭。红军由遵义市地域考虑,分三路向隆昌开入。

二渡赤水,回师遵义市,很多歼灭。中国军队进至扎西地域,敌仍分辨我将北渡湘江,除向宜宾市段各关键渡头派兵外,又调滇军和川军出川潘文华部向扎西地域靠近,妄图对于我分进合击。三渡、四渡赤水,往南突破乌江险滩,激发并解决对手。中国军队遵义市告捷后,蒋经国赶忙飞到重庆市,亲自指引对中央红军的围堵,采用碉堡与关键攻击紧密结合的战术,南守北攻,围剿中国军队于遵义市、鸭溪这小地域。

为破碎对手的围堵,中国军队缓兵之计,掩藏在遵义市彷徨寻敌,以诱敌迫进随后再转兵大西北,寻找新的机动性。中央红军主力军往南所有度过了赤水河,恰当地摆脱了敌方的包围圈。

1935年1月末至3月下旬红军几渡赤水?

四渡赤水。1935年1月中旬,中央红军进占遵义城后,因敌我力量对比极为悬殊,为保存有生力量,决定率领中央红军跳出敌人重围而北渡长江,以开创川西或川北根据地。

在川黔滇边境寻求新的机动,直至二渡、三渡、四渡赤水,最后巧渡金沙江,终于实现了北渡长江的计划。后世纪念 四渡赤水纪念馆位于贵州省习水县土城古镇,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9年免费开放。

四渡赤水简介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后红军实现出奇制胜,摆脱强敌围追堵截的决定性战役。中央红军占领遵义后,蒋介石为围歼中央红军于乌江西北的川黔边境地区,调集中央军薛岳兵团和黔军全部,滇军主力和川、湘、桂军各一部,共150个团、40万兵力,向遵义地区进逼。

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由遵义地区北上,在四川泸州西南的蓝田坝、大渡口、江安一线北渡长江,进至川西北,同红四方面军一起实行总的反攻,争取赤化四川。如渡江不成,则暂时留在川南活动,并伺机从宜宾上游北渡金沙江。1935年1月19日起,红
1.红
3.红
5.红9军团分三路先后从遵义、桐梓、松坎地区出发,向土城、赤水方向前进。28日发起土城战斗,对尾追的川军2个旅发起猛攻,予以重创,红军也付出不小代价。

当晚,中央政治局开会,会议根据各路国民党军队正赶来进行围堵的新情况,判明原定在这里北渡长江的计划已不能实现,果断决定迅速撤出战斗,渡赤水河西进,向古蔺以南地区前进,寻机北渡长江。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1月29日,中央红军一渡赤水,分三路从猿猴场、土城南北地区西渡赤水河,向四川省古蔺、叙永地区前进。

这一行动使敌人非常恐慌,蒋介石立即调集重兵进行追击拦截。鉴于敌军已加强了长江沿岸防御,并以优势兵力分路向红军进逼,毛泽东认为渡江北上已不可能,应在川、黔、滇地区寻求新的机动,待机歼敌。2月7日,中共中央决定暂缓执行北渡长江计划,改取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争取由黔西向东的有利发展。

接着,红军即向川滇边的扎西地区集中。红军进入川滇边境后,蒋介石重新调整部署,以17个师(旅)编成4个纵队,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长江以南、横江以东、叙永以西地区。在此情况下,毛泽东提出回师东进、再渡赤水,向国民党军兵力薄弱的黔北地区发动进攻,重占遵义的主张。

11日,中央红军从扎西挥师东进,于18日至21日在太平渡、二郎滩二渡赤水,向桐梓地区急进。此举完全出乎蒋介石的意外。川军3个旅慌忙由扎西附近向东追击,黔军3个团从遵义向娄山关、桐梓增援,第1纵队2个师由黔西、贵阳地区向遵义疾进,企图阻止并围歼红军于娄山关或遵义以北地区。24日,红1军团先头部队第1团进占桐梓,桐梓守军退守娄山关。

25日,红
5.红9军团在桐梓以北地区阻滞川军,红
1.红3军团进攻娄山关及其以南地区的黔军,相机夺取遵义。当晚,红3军团攻占娄山关。接着,红
1.红3军团乘胜向遵义方向追击。27日,在遵义以北的董公寺、飞来石地区击溃黔军3个团的阻击。

28日晨再占遵义城。接着,将赶来增援的国民党军第1纵队第9
3.第59师大部歼灭于忠庄铺、遵义西南及乌江北岸地区。遵义战役从24日至28日,历时5天,红军连下桐梓、娄山关、遵义,共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2个师又8个团,俘敌3000余人。这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大的一次胜利。

继续浏览:

上一篇:slazenger是什么牌子?SLAZENGER怎么样

下一篇:淘宝的匿名购买是什么意思?淘宝网上的匿名购买是什么意思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