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钓黄蜂鱼?正确的江里钓鱼方法
要钓黄蜂鱼,可以用鸡内脏或者大蚯蚓弄碎打窝,黄蜂鱼在晚上比较好钓,钓位是石底,有流水,取钩的时候要注意,别扎到手。不同天气钓位选择上也是不同的,晴天钓深,阴天钓浅,雨中雨后钓边。

黄蜂鱼简介
黄蜂鱼为鲶形目,鱼危科、黄颡鱼属,俗称安丁鱼或黄刺鱼,属于小型淡水鱼类。黄蜂鱼分布在中国广东省西江、北江、珠江三角洲流域、韩江及粤西流域。黄蜂鱼头大,吻长,背视呈圆锥形。鱼背鳍很高,嘴部有毒。黄蜂鱼生活在敞水区,白天栖息干水底,夜间游到中上层。在江河湾的草从和岩洞,多夜间活动。

黄蜂鱼适宜温度
每种鱼都有最适宜生活的温度,比如鲤鱼鲫鱼,水温超过25度就很难开口了。但是30度以下,草鱼鱼口一直都不错。就算水温超过30度,还有耐高温的鲢鳙和鲶鱼、黄颡鱼可以垂钓。
因为电鱼,四川深山里的黄蜂鱼正在消失,有人称它是最好吃黄辣丁
虽然许多 美食 家都认为淡水鱼腥味重、刺多不如海鱼好吃,但淡水鱼里的黄辣丁(即黄颡鱼),却受到几乎所有吃客们的追捧。 并且,还有一种生活在深山中的黄辣丁,个头不大,却肉质嫩滑,口感鲜美难言,有人称其是"最好吃的一种黄辣丁"。
即使在四川、重庆本地,也只有当地非常熟悉地形和此类野生鱼习性的老乡,以及一些资深垂钓爱好者,才能寻觅黄蜂鱼的踪影...... “黄蜂鱼我们又叫三角峰,扎人很疼的......春天夏天秋天的时候都能钓得到,但是到了冬天就看不到(黄蜂鱼)了,因为它们比较怕冷,可能是躲到山泉、地下河里去了” 重庆的钓鱼爱好者程先生跟我们介绍说,要钓黄蜂鱼可不容易,需要驱车从市区赶到偏远的乡下不说,还要步行一段崎岖的山路,跋涉两至三小时后才能到达其栖息地。 ——这种奔波劳累,不是真正的钓鱼爱好者,真“坚持”不下来。 因为其中有丰富的食物:水藻、青苔,和软体动物等,都是黄蜂鱼喜爱的食物。 因此,钓黄蜂鱼的鱼饵,可以是蚯蚓、果蝇这些虫饵,也可以是一些有腥味的商品饵..... 黄蜂鱼虽然难寻觅,但是却比较容易垂钓 因为黄蜂鱼跟常见的黄辣丁一样,非常“贪吃”,只要咬饵就不松口。黄蜂鱼平时躲藏在石头底下,钓鱼人只需在附近将鱼饵放入水中(蚯蚓、河虾等活饵最佳),往往就能迅速吸引大量黄蜂鱼聚集。 尤其是在夜晚,黄蜂鱼大成群出动,四处觅食,运气好的时候一次就能钓上几十条...... 一般意义上的黄辣丁、嘎牙鱼、黄鸭叫等,都属于鲿科下的黄颡鱼属,而黄蜂鱼属于拟鲿科下的切尾拟鲿属。 另外在民间,钓鱼人、渔民,常常将所有的拟鲿科鱼,通称为“牛尾巴”,因此黄蜂鱼可以算是一种牛尾巴。
黄蜂鱼和黄辣丁,两者乍一看上去,体型几乎一模一样。 但是仔细看,两者差异还是很大——黄蜂鱼们体型更“纤细”,而且其的鱼身体色看起来更“晶莹剔透”,仿佛半透明...... 资深吃客,一看黄蜂鱼的外形特征,就知道这种鱼的肉质嫩滑无比.... 确实如此,黄蜂鱼的食用价值远比一般的黄辣丁、鲶鱼要高,它们细嫩鲜美难言——甚至许多人称它是“最好吃的黄辣丁”....... 因此黄蜂鱼的市场价格也非常的高,一般来说都要八十到一百二十块钱一斤,如果在高级酒楼点这道菜,可能动辄要几百块钱一盘。 黄蜂鱼常年在富含矿物元素的山泉溪流生长觅食,因此其营养成分也是非常的,可以说是如今少有的“纯天然美味又滋补”的 美食 ,难怪如此受到市场的追捧。
不过,这种鱼无法养殖,因此没法量产,有时候即使花钱也买不到。 大概只有这些住在深山中的老乡,和一些资深的钓鱼爱好者,才能常常享用它们的极鲜极美..... 因为暴利,当地一些电鱼者会背着电瓶溯流而上,所过之处鱼虾死伤无数。 不仅黄蜂鱼被扫荡一空,就连溪流中的水藻、微生物等,也会被电死,导致整条溪流的生态环境彻底被破坏! 即使来年繁殖期到来,因为生存环境被破坏,也很难再繁殖出新的黄蜂鱼种群来了....... 暴利带来的非法滥捕,是许多珍贵野生鱼消失的罪魁祸首 在这里,我们也号召大家,尤其是当地的网友,如果碰到类似的电鱼现象一定要及时拍照取证。
正确的江里钓鱼方法 这八个技巧十分重要
1.洄水湾是首选的钓点。 如果是熟悉的河段,那无需多说,哪里出鱼哪里不出鱼,你最清楚了。
2.不要冒着连续几天的暴雨去钓鱼。 夏季经常会下暴雨,特别是如果连续下了几天暴雨后,千万不要再去钓鱼。一是因为河水暴涨,水流湍急,水底的鱼儿受到了惊吓,到处寻找藏身之处,基本上都不会开口;二个是这种天气去江河边钓鱼不安全,特别是在大江大河边,再好的水性也保证不了你的安全,没必要冒这种风险。
3.庄稼地旁边往往有奇效。
有些河段旁边有庄稼地,在这种地方,每次下雨都会把一些果实谷物冲进水里,这些天然的饵料,自然能吸引不少鱼儿,时间一久,这里就变成了鱼儿经常聚集的地方。
4.再好的饵料也比不上天然的饵料。 很多人可能不同意这个观点,但这的确是有道理的。
江河里鱼的种类多,又是自然水域,鱼的警惕性很高,它们对一些不熟悉的东西有天生的排斥性,但如果是天然的饵料,则可以大大的降低鱼的警惕性。另外,天然的饵料附着性好,不怕河水冲刷,这也是一大优势。反观实际情况,不管是哪里的江河,那些真正的本地钓友,都只会用一些当地的天然饵料,我们觉得天然饵料不好,那是因为我们没找对路。
5.钓石滩用荤饵、钓泥地用素饵。 不同的鱼,喜欢呆在不同的环境里。喜欢生活在石滩岩缝里的,多是食肉性鱼类,如鲶鱼、黄蜂鱼、桂花鱼、石牛子等等,在这种地方用素饵,鱼获可想而知。
而喜欢生活在泥巴窝子里的,多是食素的鱼类,所以采用素饵更佳。用对了路子,鱼获自然能更好。
6.涨水的速度太快,就不用再守候了。 江河里涨水,会把土里的昆虫、蚯蚓等等都逼出来,如果是慢慢涨水,这些昆虫、蚯蚓还有机会逃走,但如果是快速涨水,昆虫蚯蚓等都来不及逃走,水里的食物丰富,鱼儿哪里还会吃你的鱼饵呢?
7.开长窝,能多钓鱼。
在江河里打窝是有技巧的,江河里的水都是有涨有落的,涨水的时候,可以顺着坡地往上或者是逆水斜着往上开长窝,这样一是涨水的时候可以边退边钓,二是退水的时候还可以留住一些鱼,不至于一退水就无鱼可钓了。
8.再多的经验也不如询问一下当地的钓友。 经验再多,也比不上一辈子住在当地的老钓友,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垂钓,最应该的就是先去请教当地的老钓友,这可以说是经验中的经验。
请问黄蜂鱼怎么养
养殖技术黄蜂鱼
1.池塘条件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面积3至10亩,最好不选淤泥厚的老化池塘。每个池塘配备1台1.5千瓦至3.0千瓦的增氧机。
2.鱼种放养池塘主养黄骨鱼每亩放养规格为20克至50克/尾的鱼种3000至4500尾左右,搭养花白鲢200尾/亩左右(规格7厘米至9厘米)。池塘混养黄骨鱼放养量一般每亩300至500尾(规格4厘米至5厘米),根据其它鱼类的放养情况及养殖技术水平,可适当增加放养量。
3.饲料制作由于黄骨鱼的食性为杂食性偏肉食性鱼类,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同时,如果有条件还应辅助投喂鱼肉、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饲料,以补充黄颡鱼对动物性蛋白质的需要。
人工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求不低于38%至40%,配方:鱼粉4%,进口肉骨粉10%,血粉5%,豆粕20%,麦麸20%,预混料5%。
4.日常管理坚持早、中、晚三次巡塘,认真观察鱼类活动、摄食与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经常注入新水,防止水质恶化,还可防止鱼体发病和产生浮头现象。最好每隔10天注入新水20厘米至30厘米,在阴雨天要开增氧机。
每半个月左右施生石灰1次,每次用量为15千克至25千克/亩。
5.鱼病防治黄骨鱼抗病力强,疾病少,但饲养管理不善也会发生病害,造成损失。鱼苗放池后进行鱼池药物泼洒消毒,定期在加工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及中草药进行鱼病预防。
海竿+爆炸钩用什么饵
爆炸钩+方块饵本来就是针对鲤鱼和大个体的鲫鱼,想钓其它鱼就要考虑用另外的钓组和钓饵了。大头鱼一般要雾化特别好的,钓半水,大漂+花篮+鲢鳙饵,果味、酸味、香味都可以,还要注意找鱼层。
塘角鱼和黄峰鱼都是肉食和腐食,可考虑用串钩或者双钩钓底,挂蚯蚓、动物内脏等来钓。用爆炸钩不是不可以,是钩子和子线容易缭绕在一起,鱼也不好进食。具体鱼情具体考虑钓法和饵料,不可能爆炸钩解决所有鱼情的。晚上钓鱼用什么饵
想廉价的话,可以在钓点附近用细眼抄网捞一些小的虾米来钓。诱鱼效果不错,小虾对黄蜂鱼,鲶鱼,黑鱼等食肉鱼也是一种很好的诱饵商品饵的话,因为是夜钓,小鱼骚扰较少,可以使用大量的使用香,腥元素。
黄蜂鱼怎么养?
养殖技术\x0d\x0a\x0d\x0a黄蜂鱼\x0d\x0a
1.池塘条件\x0d\x0a\x0d\x0a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面积3至10亩,最好不选淤泥厚的老化池塘。每个池塘配备1台1.5千瓦至3.0千瓦的增氧机。
2.鱼种放养\x0d\x0a\x0d\x0a池塘主养黄骨鱼每亩放养规格为20克至50克/尾的鱼种3000至4500尾左右,搭养花白鲢200尾/亩左右(规格7厘米至9厘米)。\x0d\x0a\x0d\x0a池塘混养黄骨鱼放养量一般每亩300至500尾(规格4厘米至5厘米),根据其它鱼类的放养情况及养殖技术水平,可适当增加放养量。\x0d\x0a\x0d\x0a
3.饲料制作\x0d\x0a由于黄骨鱼的食性为杂食性偏肉食性鱼类,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同时,如果有条件还应辅助投喂鱼肉、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饲料,以补充黄颡鱼对动物性蛋白质的需要。
人工配合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求不低于38%至40%,配方:鱼粉4%,进口肉骨粉10%,血粉5%,豆粕20%,麦麸20%,预混料5%。\x0d\x0a\x0d\x0a
4.日常管理\x0d\x0a\x0d\x0a坚持早、中、晚三次巡塘,认真观察鱼类活动、摄食与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经常注入新水,防止水质恶化,还可防止鱼体发病和产生浮头现象。最好每隔10天注入新水20厘米至30厘米,在阴雨天要开增氧机。
每半个月左右施生石灰1次,每次用量为15千克至25千克/亩。\x0d\x0a\x0d\x0a
5.鱼病防治\x0d\x0a\x0d\x0a黄骨鱼抗病力强,疾病少,但饲养管理不善也会发生病害,造成损失。鱼苗放池后进行鱼池药物泼洒消毒,定期在加工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及中草药进行鱼病预防。
下一篇:探花是第几名?探花是第几名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