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破折号的作用有几种?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

破折号的作用有几种?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

最佳回答2022-11-26

破折号的作用大体有13种:表示解释说明;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表示语音延长;加强重点;表示插说;分行举例;补充说明;引出下文;用在副标题前;标明作者;表示总结上文;表示意思的递进;表示话未说完。

破折号的作用有几种

介绍:

破折号在17—18世纪被定型普及,发育中的破折号出现于1554年,本意为“画线条”。英语出现于十七世纪下半叶,本意为打破、折断,表示停顿和中断。1552年开始用“话短横”代替,后来逐步演变成现代波折号。德语中17世纪下半时期出现,俄语在18世纪后期开始使用。我们知道汉语中,破折号长度为两个字的位置,而西方破折号的长度仅为汉语破折号的一半。

破折号的作用有几种

拓展:

在1919年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中,破折号表示忽转和夹注,与括号的用法相同。还能表示总结上文,与冒号相近。1930年《教育部划一教育机关公文格式办法》对破折号的用法进行生了提升,用意表明破文法。1951年《标点符号用法》中,破折号可以表示注释性部分,还可以表示意思的跃进。

破折号的作用有哪些?

破折号的作用:
1.表示解释说明。
2.表示语音的延长。


4.表示插说。
5.加强重点。
6.分行举例。
7.用在副标题前。


8.标明作者。
9.补充说明。
10.引出下文。

扩展资料:不同时期的政府文件关于破折号的定义如下:破折号—— 表示忽转一个意思。与括号用法同。

(丙)表示总结上文几个小段。与“:”略同。破折号用以标明破文法(即所标明之文句,与上下文语气不相贯串;不加此号,则显然不合文法者)或突然转折;有时用以标明夹注之文句,其用等于括号。

(1930年《教育部划一教育机关公文格式办法》)破折号(——)在文中表示底下有个注释性部分。有表示意思的跃进。(1951年《标点符号用法》)破折号标明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此外,破折号还有其他一些用法:标明话题的突然转变,表示声音的延长,表示事项的列举分承。

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

破折号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表示解释说明;
2.表示意思的转折及转换;
3.表示意思的递进;
4.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破折号前是果,后是因;
5.表示声音的延长、中断或停顿;
6.表示分项列举;
7.用于副标题前;
8.用于引文后标明作者,当语句容易引起误解时要用两个破折号。
9.表示强调突出,其中破折号与逗号都有强调的作用,一般逗号强调的是前面的内容,而破折号强调的是后面的内容。

作用主要有解释说明、表示语音的延长、意思的转换、意思的转换、补充说明等等。用法
一.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
(一)引出对概念内涵的具体解释破折号后面的话是对破折号前面词语的概念内涵作具体解释,所指范围相同。例如:(1)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阿累《一面》)(2)“雷锋精神”永远不会离开他的家乡——中国。

(周阔海《在学习雷锋演讲比赛上的讲话》)(3)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叙述了利于转入反攻的阵地——长勺,叙述了利于开始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之时,叙述了追击开始的时机——辙乱旗靡之时。(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4)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写作文起,我便常常跃居全班之冠,而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叶文玲《我的“长生果”》)在行文中用一个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部分,如果其界限不清或者在语法上不能与下文直接衔接,需要再加一个破折号。

例如:(5)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日——每年我总记得。(曹禺《雷雨》)
(二)引出总括性的说明(1)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2)——凡此种种,都可以说某些歌剧中缺乏革命浪漫主义的具体表现。

(贺敬之《谈歌剧的革命浪漫主义》)在破折号之后,例(1)用“所有这一切”总括前面的词语,例(2)用“凡此种种”总括上文的几个自然段,然后加以说明。
(三)引出对事情原因的解释(1)“你买这本吧——这本比那本好。”(阿累《一面》)(2)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曹禺《雷雨》)上面两例破折号前后两部分有因果关系,后一部分是解释原因的。
(四)引出补充说明的话(1)灯光,不管是哪个人的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巴金《灯》)(2)在时钟的冷冰冰的计时声中——您仔细听听罢——有一种无所不知而又对所知的东西感到厌倦的意味。(高尔基《时钟》)(3)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乐园——除非是为了去显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安徒生《皇帝的新装》)(4)我这么一直坚持奋发读书,也想借此唤起弟妹们热爱生活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困难。(张海迪《我的读书生活》)表示补充的内容常常采用插叙的办法,语义不连贯时插入成分前后都有破折号,如例(1)(2)。如果补充说明部分在句末,只在前面加破折号,如例(3)(4)。有时重复前面的词语,增添修饰成分,用扩展的办法对所讲的内容加以补充说明。

例如:(5)这一切都像是在提醒这位声学家,不能用任何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何为《第二次考试》)(6)三只五只的白鸥轻轻地掠过,翅膀扑着波浪——一点一点躁怒起来的波浪。(茅盾《黄昏》)
二.表示突然转变话题或突出语意转折(1)“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我是好人!”(韩起《荷花》)(2)我偷偷睁眼看了看女医生,见她皱着眉头,脸色很紧张地说:“现在还不能判断,叫她冷静一会儿再说。

大家都去学习去,——提壶开水来。”(刘真《核桃的秘密》)(3)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总共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例(1)话题由称赞扇上的荷花画得好突然转到询问荷花姑娘为什么敢于当面揭露小偷。

不加破折号读者会因意思不连贯而发生理解困难。例(2)话题由学习转到别的不相关的事情。例(3)“但”字本身带有转折的意思,前面加破折号是转折的语势更强。


三.强调被引出的下文提起下文主要是冒号功能,用破折号来代替是为了使语气更强烈,或阅读更醒目。(1)在这一刻满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样东西,这就是——对死者的纪念。(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2)在几千公里的铁路上,在几百公里的公路上,我从车窗望出去,我的眼睛在到处寻觅——森林!(泰似《幼林》)(3)他纳闷了——究竟是计算的什么方法失误,还是运用不到家?(苏方学《两弹元勋邓稼先传略》)报纸标题常在导语或引题后用破折号引出正题。例如:(4)我国出现外贸进口金额大于出口金额的局面,方方面面在议论人民币汇率走势,并提出——
四.用于歇后语,引出语底(1)别看他们闹得这么凶,可是他们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胡丹佛《把眼光放远一点》)(2)赵庄的人们这时都说开了,有的说:“把田村家得罪上来,咱们也没有取上利。阉猪割耳朵——两头受罪。”(马烽《我的第一个上级》)
五.表示说话中断或间顿(1)“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有见他这么慌过!”(孙犁《荷花淀》)(2)“可怜的妈妈,”箍桶匠说,“你不知道我多爱你。

——还有你,我的儿!”(巴尔扎克《守财奴》)(3)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访问记——“哦!您,您就是——”(阿累《一面》)(4)知道最大的忠孝,是去实现前辈的瞩望,于是,他又去攀登——(苏方学《两弹元勋邓稼先传略》)例(1)说到“娶新”隐去了“媳妇”,稍停一下接着再说。例(2)的破折号表示后面的话不是接着前面的话连续说的,是在间顿之后再作补充。例(3)第一个破折号表示作者想起了鲁迅,中断对访问记者内容的回忆,开始说话;第二个破折号表示作者犹豫不决,说话结巴,没有说出对方是谁,就把话止住了。例(4)语意未完以破折号结束全文,表示意味深长,让读者去寻味,这里的用法类似省略号。


六.表示声音延长(1)“卖——扇子啦!”(韩起《荷花》)(2)但接着敲门声,却没有照例的嘹亮而拉长的一声:“信——”(曹靖华《望断南来雁》)(3)“放炮了——”(周梅森《人间正道》)(4)“咪——咿——咿——咿——,吗——啊——啊——啊——”仿佛歌唱家在练声似的。(何为《第二次考试》)(5)“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徐光兴《枪口》)例(1)“卖——”是街上叫卖声,(2)“信——”是邮局投递员送信上门的喊声,(3)“放炮了——”是爆破前引起人们注意的喊声,(4)引号内是连续的练歌声,(5)“嘎——”是水禽的叫声,都用破折号表示声音延长。

破折号出现在句末不加句号,但有时可加问号或叹号以表示语气。例如:(6)呃——?我以为你听到风声了呢。(曾心仪《一个�。

破折号的6种大作用是什么

破折号的6种大作用是解释说明、表示声音的延长、表示意思的转换或者转折、表示声音有较大的停顿或者中断、用于歇后语后面,引出语底、用于引文之后的破折号。
1.解释说明。

这是小学低段语文中最常见的作用。
2.表示声音的延长。例如:在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画杨桃》中,“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到,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在这里,同学拉长声音,嘲笑“我”,因此这里使用破折号。


3.表示意思的转换或者转折。这种破折号的作用中低段很少见,在高段和课外书籍有出现。我们谈性正浓,说到某位明星八卦时,门铃响了──我去开门。

这里因为意外,我们的话题被打断,本应该接着说的话题,被强行转换到其他的话题。
4.表示声音有较大的停顿或者中断。例句:你们别急,看我的──说着便在大的这个半块上咬了一口。

在这个句子中狐狸因为要咬奶酪,说话时有了停顿。
5.用于歇后语后面,引出语底。例句: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芝麻开花──节节高。
6.用于引文之后的破折号,交代引文的作者或者节选的文章名称。例句: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有志不在年高。

继续浏览:

上一篇:遴选的条件有哪些?遴选考试的报名条件要满足什么

下一篇:清汤鱼火锅怎么做?清汤辣味鱼火锅做法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