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闰月是什么?闰月什么意思啊

闰月是什么?闰月什么意思啊

最佳回答2022-11-26

闰月是附属于“需要置闰”的那个月的,闰月出生的那一年如果没有闰月,就按同月的那一天过生日。比如,闰七月初一的生日,就在七月初一过。还有一种情况,假如是大年三十出生,如果这一年没有三十,就在大年二十九过生日。古代人特别讲究尊老爱幼,不像很多现代人一样,每年都要过生日。一般新生婴儿满周岁时,会举行“抓周”。以后每年过生日,往往是父母煮几个鸡蛋就过去了,这叫“小生日”,直到60岁才有资格过“生日”也叫“贺寿”。

闰月是什么

现在既用阳历,也用阴力,阳历是没有闰月的,只有阴历有闰月,如果出生遇阴历闰月,那就先记阳历生日,保证年年有,遇到有闰月,又是同一个闰就做闰月生日,如一定要用阴历,没有闰月,或闰月不同了,就用正月的。

闰月是什么

比如一个人是去年阳历8月21日,阴历闰六月三十生的,就是遇到又闰六月,也不一定有三十,所以按阴算,一生是没几回碰上的,记阳历,就年年有,用阴历,又逢闰六月,有三十做三十,没有就做二十九。如年终除夕,有三十即三十是除夕,没三十,二十九就顶上了,有闰,但不是闰六月,那就六月三十来算,没三十,是小月二十九,就做二十九。

闰月是什么意思?

闰月指的是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天,阴历的月份没有季节意义,这样一年就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只需经过17年,阴阳历日期就同季节发生倒置,譬如,某年新年是在瑞雪纷飞中度过,17年后,便要摇扇过新年了。使用这样的历法,自然是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的,所以我国的阴历自秦汉以来,一直和24节气并行,用24节气来指导农业生产。

12节气把一年分为12个节月,每个节月各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节气是节月的起点;中气是节日的中点。我国传统历法对于日序和月序以及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不象一般历法那样采用长期安排的方法,而是强调逐年逐月的推算,国家设有专门的机构从事历法的推算。 (一)以月相定日序。

它逐一推算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时刻,每月的初一就是合朔的日期;根据先后二次合朔包含的日数,确定前月的大小。如果从这一合朔到下一次合朔的间隔是30天,那么当月便是大月;如果只隔29天,便为小月。 (二)以中气定月序。

首先,以历月中有无中气区分历月和闰月,我们知道一个回归年有12个中气,但却包含365.2422÷29.5306=2.3682个朔望月,经过几番历月轮转之后,必有一个历月没有中气。《汉书·律历表》载:“朔不不得中,谓之闰月”。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是闰月。

它前一历日为几月即为闰几月。例如,1984年的那次闰月出现在旧历十月之后,因而叫它“闰十月”。闰月是推算出来的,在一年的月序中不固定,除农历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外,闰几月都可能,十九年七闰。

综上所述,闰年是阳历中的一种现象,固定在二月,比平年加一天,29天;闰月是阴历中的一个现象,闰一个月,那一年阴历有13个月,那一年叫闰月年。闰月年384大。
一.推算年干支口诀 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 推算方法:“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此法是将地支排列在掌中,手掌上推算年干支的方法。

首先,在掌上将地支定位(图一),然后以地支子位为花甲子的开始,可定为1864,1924,也可定为1984年???,其年都是甲子年。“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都是阳支,而且也是每旬的开始,天干都为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些年的公历尾数均为四。“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天干十数,地支十二数,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每循环一次,地支总与下二支(旬空)。其中余下的第一支便是下旬的开始。我们从地支子位开始,隔一位逆推,即从子位逆推隔亥到戌,恰是甲戌旬的开始,再逆推隔一位酉至申为甲申旬开始,------年尾数都为四,年间隔都是十年。

在确定旬开始以后,以该年尾数四为起点,从下支开始挨位顺推,其公历年尾数分别是5,6,8,9,0,1,2,3,而后又是下旬的开始。“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掌握此法推算,如果将甲子年定为1984年,按口诀可知1994年为甲戌,2004年为甲申,2014年为甲午等。确定每旬开始的公历年数后,可根据需要顺推任何一年的干支,虽意性很大,可推千年万年的干支。


二.推算月、时干支口诀 天干五合前为主,月时干序一至五。 年干隔数配寅月,日干配时本数身。 古往今来,年上起月,日上起时,是按天干五合的方法,分成五种情况,即甲、己之年(日)定月(时)的方法相同------。我们也采用这种方法,并一前一天干为主,即甲、己以甲为主,乙、庚以乙为主,------,配上序数甲为1,乙为2,丙为3,丁为4,戊为5(图二),成为推算月、时的固定序数。

“年干隔位配寅月”,推算某年的月干,先看该年干与何干相合,然后按“天干五合前为主”的方法,查出该干的序数,并设此干为零,按序数隔干确定寅月的天干。如98年是戊寅,戊癸干合,戊年与癸年的天干相同,属于同一种定寅月天干法。五的序数尾5 ,从5 开始,隔己、庚、辛、壬、癸五天干到甲,就可以算出98年寅月的天干是甲,其他月的天干就好推算了。

“日干配时本身数” ,此句推算方法与年干定寅月天干发基本相同,只是在确定日干合干以后,从合之干的前干本身算起,按序数查,到何干,便是该日子时的天干。如己日,己与甲同一类型,以甲干为主,甲的序数为“1”以本身配子时,该日子时的天干为甲,即甲子时。同样,癸日子时吧的天干,因戊癸合干,以五为主,序数为5,从5开始数到壬,癸日子时为壬子时。
二.农历大小月卦口诀 一年上下两卦编,一七两月初爻安。

阴大阳小编上卦,遇有闰月年十三。 闰爻相邻爻间伏,确定年月按节算。 推算方法:此诀是为了掌握某年农历大小月的排列顺序和有否闰月而编的。

“一年上下两卦编,
一.七两月初爻安” ,在 正常情况下,农历每年为十二个月。我们可以将一至六月编为前卦,七至十二月编为后卦,几一年编为两卦,并以一�。

闰月什么意思啊

闰月(Leap Month),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闰月特指农历每2至3年增加的一个月。

古代曾采用19年置7闰的闰周,到唐代的《麟德历》时废除了固定闰周,采用无节令月置闰,因此是该闰时置闰。阴历以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小月二十九天,大月三十天,一年十二个月,全年三百五十四日或三百五十五日。每年比回归历差十天二十一小时,所以每三年有一个闰月,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

闰月是什么意思

闰月是指农历每两到三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互相矛盾的问题,每两至三年置一个闰月。

详细内容 01 古代曾采用19年置7闰的闰周,到唐代的《麟德历》时废除了固定闰周,采用无节令月置闰,因此是该闰时置闰。 02 现行农历置闰方法是“十九年七闰”,即每隔两年到三年,就必须增加一个与上一个月相同的农历月份,增加的这个月叫闰月。置闰法的规则是依据与阳历回归年相关的二十四节气来定的。 03 一个回归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如果二十四节气从立春排到大寒,那么第奇数个就叫做节气,第偶数个叫中气。

农历用十二个中气分别表征一年的十二个月,中气与中气之间的平均相隔相较一个阴历朔望月会多出近一天。长此以往,总会出现中气在月末的现象,那么接下去的一个月必然会没有中气而只剩节气了。于是这个没有中气的农历月份就被称作上一个月的闰月。

04 闰月指的是阴阳历中的一种现象,阴阳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即朔望月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6日,是月相盈亏的周期,阴阳历规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样一年12个月共354.3672天。 05 为了克服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怪现象这一缺点,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保证农历年的正月到三月为春季,四月到六月为夏季,七月到九月为秋季,十月到腊月为冬季,也同时保证了农历岁首在冬末春初。

什么是闰月

什么是闰月?很多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常听老人提起闰月这个说法,究竟闰月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呢?如果有闰月应该是用哪一个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闰月是我们国家农历用来调节回归年与历法之间关系的一个设定,是为了维护好历法与地球公转之间关系的一个方法。

闰月是中国的农历的名词。农历因为是阴阳历,所以要兼顾月亮和太阳。由于每个月都要保证十五或者十六是满月,所以每个月大约是29.5天。一般年份12个月就只有355天。

这样一年年累计下来,会和季节脱节(因为地球公转周期是365天)。所以每三年左右要加一个月,使得农历年在长期平均上与公历年的长度一致,大约是365.2425天。加的这一个月就叫做闰月。

农历的闰月大概是十九年七闰。 农历的闰月天数与正常月份天数一样,为29或30天. 农历基本上19年为一周期对应于公历同一时间.如公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这个日子,都是闰四月初五。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以立春为始,排在单数位的就是节气,排在偶数位的就是中气。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特别提示 闰月其实只是农历的说法,公历没有闰月这个概念,所以说农历计算日历的方法比公历复杂的多了。

什么是闰月 什么是闰月讲解


1.农历三年一闰,五年两闰,十九年七闰,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称闰某月。

经这批专家通力合作,反复计算、选择,终于在这年五月颁布新历《太初历》。
3.《太初历》改以正月为一岁之首(秦历以十月为一岁之首),一月的日数为29.53天,一岁一年的日数是354.36天,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也是中国历法史上进行的第一次大改革。

什么是闰月?

你好。阳历一年为36
5.�

为【闰日】。2月有闰日,则为29天。阴历,全称为太阴历,是按月亮的“晦、望、朔、弦”为一月,阴历的特征是按天象,大约30天,小月29天,一年为354天或355天,这样阳历一年与阴历一年相差11天多。为了使阴历与阳历同步,我们的祖先,就研制了闰月,每隔两三年,加一个闰月,(实际是19年7闰月)。

所以就出现了您所说的2012年闰四月;2014年闰九月,这就是三年两闰。至于闰月的安排,是与二十四节气有关,二十四节气奇数为【节】;偶数为【中气】。正常情况下,一个阴历月中有一个节、一个中气。

但是由于两个“中气”之间的天数为三十天多一点,而一个朔望月(阴历一个月)仅有二十九天多一点,两者的差数将近一天,因此,中气在阴历中就会逐月向后推迟,以致把他推到某月的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了,要到第三个月的月初,才会出现一个中气,因此,历法又规定中间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就作为闰月。

继续浏览:

上一篇:山东省211院校有哪些?山东211学校有哪些

下一篇:遴选的条件有哪些?遴选考试的报名条件要满足什么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