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苟利国家生死以表达了什么意思?“苟利国家生死以

苟利国家生死以表达了什么意思?“苟利国家生死以

最佳回答2022-11-26

苟利国家生死以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我也要去做,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出自林则徐著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

苟利国家生死以表达了什么意思

基本情况

成语(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苟利国家生死以表达了什么意思

拓展资料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可以不顾生死。岂能因祸而逃避,见福就趋附呢?出自:清代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作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共两首,其二最为著名。

诗作淳厚雍容、平和大度,颇合大臣之体。创作背景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发配伊犁,效力赎罪。他忍辱负重,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被发配到新疆伊犁。诗人在古城西安与妻子离别赴伊犁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下此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什么意思?

这句诗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2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3这首诗作于一八四二年(壬寅年)八月,林则徐被充军去伊犁途经西安,口占留别家人。

林则徐还作自注:"宋真宗闻隐者杨朴能诗,召对,问:'此来有人作诗送卿否?'对曰:'臣妻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

东坡赴诏狱,妻子送出门,皆哭,坡顾谓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首诗送我乎?'妻子失笑,坡乃出。"诗中表明了林则徐在禁烟抗英问题上,不顾个人安危的态度,虽遭革职充军也无悔意。

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二字如何解释 关于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二字如何解释


1.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意思是只要有利。
2.苟利国家生死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出自林则徐著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

继续浏览:

上一篇:0755是哪里的区号?0755是什么地方的区号

下一篇:恩格尔系数越大说明什么?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什么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