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梅县在哪个地方?梅县是哪个省的城市
湖北梅县在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梅县区始建于秦朝,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改敬州为梅州;民国元年(1912年)废除州府制,梅州改称梅县。2013年10月,国务院同意批准梅县撤县设区,与梅江区同属梅州市辖区并称梅城。

梅县
梅县区是汉族客家民系聚居地,迄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素有“文化之乡”、“长寿之乡”、“华侨之乡”和“足球之乡”的美誉。历来崇文重教,名人辈出,有新中国开国元帅叶剑英,抗元英雄蔡蒙吉,翰林李士淳,“岭南第一才子”宋湘,作家、雕塑家李金发等一大批光耀中华的名人贤士,郭沫若先生曾赞美“文物由来第一流”。

位置境域
梅县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梅州市中部。介于北纬23°55′—24°48′、东经115°47′—116°33′之间,东西宽78千米,南北长98千米;东邻大埔县,西接兴宁市,南连丰顺县,北接蕉岭县,东北与福建省上杭县、永定县毗连,西北与平远县接壤,中部环接梅州市梅江区。辖区总面积2483平方千米。
湖北省黄梅县县名称的来历?
梅县位于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湖北东部边缘,鄂赣皖毗邻地区,东邻安徽宿松县,西接武穴,北连蕲春,南与九江市隔江相望,,素有“鄂东门户”之称。黄梅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在黄梅这块热土上,曾留下陈胜、吴广起义军的足迹,弥漫过太平天国起义军激战的硝烟,树立起红十五军诞生的旗帜,有无数的黄梅英雄儿女为新中国的建立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黄梅属北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侯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在摄氏16.8度左右。水域广阔,河流、湖泊、水库众多,塘堰密布,共计河流34条,总长386公里,大小湖泊29个,大中小型水库24座,主渠道366公里,长江水道59.2公里,从而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整体水系。全县总水面23213公顷,可养水面15720公顷,鱼虾贝类齐全,黄梅青虾驰名中外。全县耕地42960公顷,山地33533公顷,主产粮、棉、油,多种经济作物丰富,天然香稻、挪步园的云雾茶曾获国家优质奖和省一等奖。地下矿产资源已探明矿种储量的有:磷矿石1133万吨,铁矿石5008万吨,石英石1000万吨,长石矿2000万吨,钾长石5000万吨,重晶石50万吨,滑石粉矿2000万吨,瓷铁矿9700万吨。
花岗岩、石英石数亿吨,全县可利用水资源装机2万千瓦。 黄梅的文化历史悠久。黄梅名胜古迹遍及全县,发展旅游业很有条件。
驰名中外的五祖寺,始建于唐,盛于宋,是我国佛教的主要圣地。坐落在破额山前的四祖寺重建如初,距寺不远的灵润桥、毗卢塔,造型奇特。西山挪步园云雾缭绕,幽静清新,崇山峻岭之中,宾馆楼房林立,实属避暑胜地。
被誉为中华古梅“寿星”的蔡山晋梅,比浙江天台山的隋梅还年长300岁,堪称稀世之宝。黄梅是名扬海内外的黄梅戏发源地,还有新石器时代的塞墩遗址,汉代英布王城址,南北朝时参军鲍照墓,宋代乱石塔、朱元璋题匾“天下第一山”的意生寺等,都是著名的古迹,这些已与江西的庐山、石钟山、龙宫洞以及安徽的九华山、黄山等旅游胜地连成跨省旅游网络。黄梅的区位优势独特。黄梅县是“鄂东门户“、长江中下游的交接地、华东经济圈与华中经济圈的结合部;是鄂、赣、皖三省边界地区商品流通的通道和区城的中心;是京九铁路、合九铁路连接的区纽。
长江“黄金水道”和柳界公路,平行过境,105国道和内河航道纵贯南北,“沪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一桥相连的九江机场,直接出关的远洋码头为我所用,境内交通便利,现有公路里程108公里,已形成了境内水陆交通网络。国际国内长途电话已经开通,信息互联网已经形成,通信十分便捷,信息非常灵敏。
梅县是哪个省的城市
梅县是广东省的城市。梅县区,隶属广东省梅州市,中央苏区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梅州市中部,辖区总面积2483平方千米。
位置境域:梅州市梅县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梅州市中部。介于北纬23°55′-24°48′、东经115°47′-116°33′之间,东西宽78公里,南北长98公里;东邻大埔县,西界兴宁,南连丰顺县,北接蕉岭县。东北与福建省上杭县、永定县毗连,西北与平远县接壤,中部环接梅州市梅江区。2012年底,总面积2482.5平方公里。地形:梅州市梅县区向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盆地、丘陵、山地分别占总面积22.5%、55.4%和22.1%。境内千米以上山峰9座,最高阴那山五指峰1297米,其次为王寿山1147米。
梅州在什么地方?
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理位置坐标为北纬 23°23'~24°56',东经115°18'~116°56'之间。
辖梅江区、梅县区、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代管兴宁市。总面积15819.10平方公里。市政府设在梅江区江南新中路。梅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誉为“世界客都”,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著名革命老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是中国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客家菜之乡、单丛茶之乡、油茶之乡、中华诗词之市。主要旅游区(点)有:千年古刹阴那山灵光寺,叶剑英纪念园,中国客家博物馆,黄遵宪故居人境庐,千佛塔,泮坑瀑布,客天下旅游产业园,梅县雁南飞、雁鸣湖旅游度假村、阴那山天文科普园、松源王寿山,兴宁合水水库、神光山,五华七目嶂、益塘水库、热矿泥山庄,平远南台山、五指石。蕉岭长潭胜景、丘逢甲故居、镇山国家森林公园、释迦文化中心,大埔“父子进士”牌坊、泰安楼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百侯名镇旅游区、丰溪自然保护区、“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园、三河中山纪念堂,丰顺汤坑温泉、龙归飞瀑、龙鲸河漂流以及中国五大民居之一的客家围龙屋等特色景点。
扩展资料梅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现和近几年的文物普查统计,梅州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遗物点398处。秦始皇设揭阳戍于揭岭飞泉径下,汉元鼎六年升格为县。东晋咸和六年(331年)析龙川县设兴宁县,治所在今五华华城镇,属东官郡。
东晋义熙九年(413年)析海阳县设义招县,属义安郡。南齐永明元年(483年)析海阳县设程乡县,隋唐属潮阳郡。南汉乾和三年(945)即后晋开运二年,升程乡为敬州,领程乡县。
宋开宝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熙宁六年(1073)废梅州复置程乡县,隶属潮州。元丰五年(1082)复置梅州,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绍兴六年(1136)废梅州复设程乡县,隶属湖州。
绍兴十四年又复置梅州,仍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梅州升为梅州路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复隆为梅州,领程乡县,属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宣尉使司。元贞元年(1295),梅州隶属潮州路,延祜五年(1318),改直隶广东道宣慰司。明洪武二年(1369),废梅州复置程乡县,属广东布政使司潮州府。
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乡升格为直隶嘉应州,统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4县加上本属的程乡县称"嘉应五属",直属广东省辖。嘉庆十二年(1807)升嘉应州为嘉应府。嘉庆十七年复为嘉应州,仍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四县。宣统三年(1911),嘉应州复名梅州。
民国3年(1914)废州府制,梅州改名梅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于1949年10月设置兴梅专区。1950年1月26日,国务院发文成立兴梅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梅县、兴宁、五华、大埔、丰顺、蕉岭、平远7县。
1952年底撤销兴梅专区,兴梅7县改隶粤东行政区。1956年2月,粤东行政区分为惠阳、汕头两专区,兴梅7县属汕头专区。1965年7月设立梅县专区,原兴梅7县从汕头专区分出,归属梅县专区,后改为梅县地区。
1979年3月,原梅县所辖梅州镇由区级升格为县级称梅州市后,梅县地区辖7县1市。1983年6月,梅州市与梅县合并改为梅县市后,梅县地区由所辖7县1市改为6县1市。1988年1月,广东实行市管县体制。1988年3月,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辖原兴梅7县及新划县级区梅江区,共7县1区。
1994年6月,兴宁县撤县设市(县级),梅州市即辖6县1区,并代管兴宁市。2013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梅州市撤销梅县,设立梅州市梅县区。
梅州市属于哪里的
截至2019年,梅州市属于广东省。梅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粤、闽、赣三省交界处,东北部与福建省的龙岩市、漳州市接壤,西北部与江西省赣州市相连,南部与广东省的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毗邻,西部与广东省河源市接壤。
素有“文化之乡 、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客家菜之乡”之称,同时还有“广东汉剧之乡 、广东汉乐之乡、金柚之乡、单丛茶之乡、温泉之乡、长寿之乡”、版画之乡等称誉。扩展资料历史沿革1949年10月设置兴梅专区。1950年1月26日,设置兴梅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梅县、兴宁、大埔、丰顺、五华、平远、蕉岭共7县。1952年12月,撤销兴梅专区,兴梅7县改隶粤东行政区。1956年2月,粤东行政区划分为惠阳、汕头专区,兴梅7县属汕头专区。1965年7月,设立梅县专区,原兴梅7县从汕头专区分出,归属梅县专区,后改为梅县地区。1979年3月,原梅县所辖之梅州镇由区级升格为县级称梅州市,梅县地区辖7县1市。
1983年6月,梅州市与梅县合并改为梅县市,梅县地区由所辖7县1市改为6县1市。1988年1月,广东实行市管县体制,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辖原兴梅7县及新划县级区梅江区,共7县1区。1992年8月,国务院把梅州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2年10月,设立梅州市经济开发试验区(后更名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1994年1月,国务院将梅州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6月,兴宁撤县设市(县级),梅州辖梅江、梅县、大埔、丰顺、五华、平远、蕉岭,代管兴宁。
2013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梅州撤销梅县,设立梅县区。
梅州市和梅县有什么区别
老一辈人口中所说的梅县指的就是现在的梅州市,因为现梅州市的行政区域在很长一段时期内(1912-1988)叫梅县。1912年后废除州府制,梅州改成梅县,下辖梅州镇,1979年梅州镇由区级升格为县级称梅州市,1983年称梅县市(梅县+县级梅州市),1988年广东实行市管县体制之后,梅县成为梅州市下辖的一个县,2013年10月之后梅县成为梅州市下辖的一个区叫梅县区。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