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三五九旅在谁的带领下南泥湾?南泥湾开荒的故事主要内容
八路军三五九旅在王震的带领下南泥湾。湖南浏阳人。1924年参加工作。1927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上将军衔。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央军委常委、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等职。

人物生平
王震同志1908年4月11日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北盛仓乡马跪桥村一个佃户家庭。少年时代,有感于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公,萌发反抗压迫的思想。1922年到长沙从军,后当铁路工人,开始接触进步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他积极投身工人运动,曾任工人纠察队队长、粤汉铁路工会长沙段职工分会执行委员等职。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5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评价
王震同志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倾注全部心血,功勋卓著。他推进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和军转民生产,为新时期我军武器装备改善和国防工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他较早主张大力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积极利用国外资金,以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他积极支持我国经济特区建设,不顾高龄,多次实地考察,调查研究特区开发建设工作。
谁带领三五九旅指战南坭湾开荒在抗日战争年月
从1940年底开始,王震同志率领第359旅进驻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实行生产自给,减轻人民负担。王震同志率领全旅官兵,一面参与回击国民党的军事和政治斗争,一面为克服根据地日益严重的物质生活困难,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第359旅1941~1943年,每年上交给边区政府1万石公粮。在大生产运动中,坚持以农为主,全面发展,先后开办纺织、皮革、造纸工厂13个,成立盐业、土产、运输等公司,开办饭店、商店、军人合作社和各种加工小作坊等,形成军民兼顾、公私兼顾、多层次的生产经营形式。扩展资料:相关的艺术作品《南泥湾》:作词:贺敬之 作曲:马可演唱:郭兰英 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合唱队伴奏: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乐队指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指挥组歌词:花篮的花儿香 听我们唱一唱来到了南泥湾 南泥湾好地方 好地方好地方好风光 好地方好风光 到处是庄稼 遍地是牛羊往年的南泥湾 到处是荒山 没人烟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 不一般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 是陕北的好江南陕北的好江南 鲜花开满山 开满山学习南泥湾 处处是江南 是江南又战斗又生产 三五九旅是模范 咱们走向前 鲜花送模范创作背景: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侵略军的进攻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解放区的经济和财政极度困难。党中央为此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生产运动。当年八路军三五九旅响应号召到南泥湾垦荒,将昔日荒芜人间穷山秃岭变成了庄稼遍地、牛羊成群的陕北江南。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秧歌队特地编排了秧歌舞《挑花篮》,到南泥湾慰问大生产运动的标兵——三五九旅的垦荒英雄。《南泥湾》是这个秧歌舞中的一唱段。
建国后,经郭兰英演唱,成为脍炙人口的名曲。
南泥湾开荒的故事主要内容?
1941年,抗日战争尚未结束,但中日双方已进入实力相持阶段,国民党为了削弱八路军力量,从而调动数十万军队分五路封锁陕甘宁边区,切断八路军补给路线,企图将八路军“饿死”在陕甘宁边区。为了解决补给问题,八路军三五九旅奉命在陕甘宁边区的南泥湾屯田垦荒,种植粮食。
而当时的南泥湾杂草丛生,荒无人烟方圆百里山连山,可想当时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开荒种地是多么的艰苦。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下,部队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南泥湾开荒不到两个月,因为累死饿死或者病死的战士近千人,据当年参加开荒的老兵回忆称, 要啥没啥,大家都是在荒地里逮着啥吃啥,每天十几个小时开荒的强体力劳动,导致很多战士饿着肚子去开荒,最后活活累死。现状:1941年春,八路军三五九旅奉命开进南泥湾,披荆斩棘,开荒种地。他们战胜重重困难,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弯成了"平川稻谷香,肥鸭遍池塘。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经过歌曲传唱,南泥湾家喻户晓,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内核。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电力部门的不断发展、扶持下,南泥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月的南泥湾,青山连绵起伏,郁郁葱葱;成片的玉米结出了壮硕的棒子,稻田里绿油油的禾苗正在拨节抽穗,好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南泥湾开荒的资料
泥湾农场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面积225平方公里。
林草覆盖率78.3%汾川河起源于南泥湾,水源丰富,常流量0.7m3∕s。年平均气温8.1摄氏度,年降雨量530~600mm,无霜期120~140天,是发展农、林、牧渔的理想地区,场部设在南泥湾,延宜公路横贯场区。境内有毛主席旧居、炮校、九龙泉、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等景点供中外人士参观学习。南泥湾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中国农垦事业的发祥地。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1965年10月,陕西省政府决定,为恢复和发扬南泥湾农垦的革命传统,组建了陕西省农建师141团,现名为陕西省延安市南泥湾农场。目前,农场下属有农业公司,农垦综合服务公司,农垦光华木器厂,龙泉石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中天香料有限责任公司等十三个经济实体和子校、医院两个事业单位。
全场总人口1579人,其中职工483人。土地总面积2.3万亩,其中耕地4100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经济作物有香紫苏、中药材、果类等。过去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农场自1977年起一直没有改变负债经营的贫困局面。
为了改变这种贫困局面,南泥湾农场被列入1993-1995年扶贫开发建设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几年来,经过广大职工干部的共同奋斗,项目建设基本完成,主要是:
(一)光华木器厂改扩建项目。改造厂房1900平方米,购买大中型机械,形成年加工木材3000立方米的生产能力。
(二)渔业基地建设。修建渔塘374.3亩,形成了年产鲜鱼100吨以上的生产能力。
(三)子弟学校建设。新投资108万元,新建和改造校舍5269.7平方米,增添了部分桌凳,图书仪器,使教学班次达到12个,可容纳中小学生500多人就读。
以上项目的实施,使南泥湾农场的基本条件有了改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职工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彻底改变农场的贫困状况,1995年,延安市委、市政府决定立项搞好南泥湾农场扶贫开发基地建设后续工程。主要搞好七个项目:
1.5000亩经济基地建设。总投资218.75万元。
进入早期年产杏仁100万公斤,产值1000万元,利税525万元。
2.商品牛羊基地建设。包括草场、基础牛群、肉牛育肥厂、畜牧兽医站等项目,总投资351万元,建成后每年产纯毛20吨,牛羊肉160吨,实现产值378万元,利税286.2万元。
3.饲料加工厂建设。
该项目为商品牛羊基地建设配套工程。总投资79万元,年加工能力1000吨,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162万元,利税50万元。
4.食品加工建设。
包括面食加工与果汁饮料两条生产线,及配套机房、储存库、运输设备等。年生产面食300吨,浓缩果汁300吨,库存产品100吨,总投资257.9万元,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412万元,利税107.74万元。
5.南泥湾垦区旅游业项目。
包括恢复保护毛泽东同志旧居、359旅旅部,革命烈士陵园等8处革命纪念地景点的建设,总开发面积15km2,建筑总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资236.4万元。
6.石油开发。现已打井18口,年产原油3500吨,计划到2002年打井100口,实现年产原油2.5万吨。
7.陕西省中天香料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建设。
计划年产香料紫苏浸膏及刺五加浸膏等医药中间产品8吨,香紫苏油1.8吨。后续项目的实施,定会加速农场经济发展,彻底改变贫困面貌,使昔日的“陕北好江南”再次成为经济繁荣昌盛、物质文化高度文明的农垦明星企业。开发建设好南泥湾,使南泥湾经济发展与历史地位相称,是南泥湾广大职工的迫切愿望,也是延安人民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寄予的愿望。
我们热忱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南泥湾的发展,为南泥湾的开放牵线搭桥。真诚欢迎中外客商及社会各界人士来南泥湾观光旅游,投资合作开发,兴办实业,共图发展大业,建设好南泥湾。皖南事变震惊中外。毛泽东在《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中,对国民党作出了如下的谴责:……欲以所谓中日联合“剿共”,结束抗战局面。
以内战代抗战,以投降代独立,以分裂代团结,以黑暗代光明……道路相告,动魄惊心。时局危机,诚未有如今日之甚者。国民党封锁的同时,日军也在实施囚笼政策和蚕食政策,为了对此予以反击,1940年8月20日,彭德怀率领八路军22个团的兵力在“青纱帐”的掩护下,给日军在华北的运输网以出其不意的沉重打击。
三个星期后,更多部队参加了战斗,总数达到104个团。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