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天津机器局是谁建立的?历史

天津机器局是谁建立的?历史

最佳回答2022-11-26

天津机器局是崇厚建立的。完颜崇厚,字地山,号子谦,别号鹤槎,满洲镶黄旗人。清末外交家,河道总督完颜麟庆次子,刑部尚书完颜崇实之弟。道光二十九年举人。咸丰十一年,充兵部左侍郎、三口通商大臣,办理洋务。同治年间,署直隶总督。

天津机器局是谁建立的

人物生平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举人。历官长芦盐运使、兵部、户部、吏部侍郎,三口通商大臣,署直隶总督、奉天将军。同治中期,办畿辅葛沽、盐水沽、邢家沽垦务。参加与英、法重修租界条约、与葡萄牙、丹麦等国议订通商条约等外交活动,充出访法国专使,措置奉天州县设置,办围场垦务。光绪二年(1876年),其兄盛京将军完颜崇实逝世,完颜崇厚由兵部左侍郎调任盛京将军。他见左宝贵剿匪有功,治军有方,便奏请皇帝,光绪皇帝亲赐“黄马褂”,任命为高州镇总兵,仍留驻奉天,并叫左宝贵选择合适的地方建造府第。

天津机器局是谁建立的

史书记载

崇厚,字地山,完颜氏,内务府镶黄旗人,河督麟庆子。道光二十九年举人。选知阶州,历迁长芦盐运使。咸丰十年,署盐政,疏请停领馀引,代销滞引,依永平低价。会僧格林沁治畿辅水田,又劝垦葛沽、盐水沽沃卤地四千二百馀亩。明年,充三口通商大臣。又明年,迁大理寺卿,仍留津与英、法重修租界条约。同治改元,以兵部侍郎参直隶军事,寻署总督。

天津机器制造局的历史沿革

清政府创办的以生产弹药为主的北方最大的兵工厂。又称天津机器局、北洋机器局。

建立之初,专任英人密妥士总管局务。1870年冬李鸿章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调沈保靖总理局务。经整顿扩充,规模迅速扩大,产品种类不断增加。天津机器制造局得常年经费由天津、烟台两海关拨用“四成洋税”,每年约三十余万两。

自光绪六年(1880)起,每年又在户部西北边防饷内增拨一万两。十四年(1888年)后另从海军衙门拨支洋药厘金作为常年经费的补助。十九年(1893年)增建一座炼钢厂。

该局分为东、西两局。东局设城东贾家沽,以制造火药、枪炮、子弹和水雷为主。西局设城南海光寺,以制造军用器具、开花子弹及布置水雷用的轮船和挖河船为主。

东、西两局所产军火除供应本省淮练各军、兵轮、炮船外,还按时拨给吉林、奉天、察哈尔、热河及分防在江南的水陆淮军。此外,东局还附设有水师、水雷、电报学堂。二十一年(1895年)改称“北洋机器制造局”(又名“总理北洋机器局”)。

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天津时,被破坏。

历史,天津机器制造厂是谁建的?

1865年(同治四年),江南制造局与金陵制造局相继建立,南方军火生产发展较快。清政府为考虑军火生产布局,决定在北方建立新式军火生产工厂。

当年10月,奕欣正式奏请朝廷在天津设局,以制造外洋军火,并提出由三口通商大臣祟厚负责筹划,这一奏议得到朝廷批准。

中国最早的军事工厂是什么时候建立的?

中国最早的军事工厂是咸丰十一年(1861)冬两江总督曾国藩在安徽省城兴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同治元年(1862)江苏巡抚李鸿章在上海建上海洋炮局,随后又建立两个炮局,分别由英国人马格里和安徽人韩殿甲主持。

这一时期的军事工厂主要是生产洋枪、洋炮和弹药,以供湘、淮军镇压太平军之用,同时也开始小轮船的试制工作。同治四年(1865)曾国藩奉命以钦差大臣率湘、淮军北上剿捻,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由苏州移驻江宁,遂将由马格里主持的苏州炮局迁至江宁,建立金陵机器局,并同曾国藩合力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和江南制造局主要是为湘、淮军赶造军火,以供屠杀捻军之用。同治五年(1866)闽浙总督左宗棠奏准建立福州船政局,专门制造轮船。

同治六年(1867)曾国藩回任两江总督,亦奏准在江南制造局内建立船厂。同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建立天津机器局。从此,风气大开,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从中原到边疆,到处都有军事工厂出现,甚至连京师重地也建起了机器局。

到90年代初,全国军事工厂已达24个。

继续浏览:

上一篇:环氧树脂砂浆怎么使用?环氧树脂砂浆的操作流程

下一篇:上海到苏州多少公里?上海到苏州多少公里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