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峨眉山是哪位菩萨的道场?峨眉山的菩萨是什么

峨眉山是哪位菩萨的道场?峨眉山的菩萨是什么

最佳回答2022-11-26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

峨眉山是哪位菩萨的道场

峨眉山

峨眉山位于北纬30°附近,四川省西南部,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 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有植物320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

峨眉山是哪位菩萨的道场

土壤分布

峨眉山的土壤,因成土母质多样,土壤类型各异,主要土壤类型为黄壤、山地黄壤、黄棕壤、山地暗棕壤及亚高山灰化土。土壤垂直分布明显,可分为四个土壤垂直带,海拔1800米以下属于黄壤、山地黄壤夹紫色土带,海拔1800-2200米属于山地黄棕壤带,海拔2200-2600米属于地暗棕壤带,海拔2000米以上属于山地灰化土,山地草甸土带。

峨眉山是哪个菩萨道场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应化道场。峨眉山位于北纬30°附近,四川省西南部,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

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

峨眉山的菩萨是什么

峨眉山的菩萨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梵音汉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意思是具足无量大行、弘深誓愿,示现于一切诸佛刹土。

此外,毗卢遮那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扩展资料:十方普贤菩萨像连宝座全高四十八米,像身高四十二米,宝座底座直径二十一米,外墙由钢筋水泥砌成,形成一个高九米的室内空间,其上端承载著六百六十吨重的菩萨铜像。制作时,是先依设计图稿塑作泥像初胚,定型后,再经放样等比例的石膏模型制作。十方普贤菩萨像的主体像,是由前后两身不同装饰的普贤像背部相连而成,正面的普贤面向西方,顶戴花冠,面容圆满,胸饰璎珞,双手一上一下共持如意,下裳覆盖在腹腿间,裳纹随著下垂踩莲花的左足,及横置的右足,而衬托出自在适意的菩萨坐姿。

其背面的法相面向东方,呈现阿弥陀佛面容,虽戴花冠,但胸无璎珞,内著偏袒右肩的僧衣,外罩两肩覆盖的汉式袍服,双手在腹前结法界定印,双腿结跏趺坐,袍服下端垂覆于盛开的莲花宝座之上。就十方普贤菩萨像整体外观视之,威仪具足,一派庄严。

峨眉山是哪位神仙的道场

ξ雨过¤天晴ζ[神] 峨眉山是一座佛教名山,相传是释迦牟尼身旁的普贤大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它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道场。

后来历经晋、唐、宋续建和明、清两代发展,连绵百里的山峦,先后兴建佛寺200多处,僧众达数千人。随着佛教兴盛和道教的衰微与绝迹,峨眉山遂成为以“菩萨信仰”为中心的佛教圣地。

峨眉山的菩萨是哪一位菩萨

峨眉山上的普贤菩萨名为十方普贤,十方普贤菩萨形象的最大特征的是身下骑四只六牙连体金象,二尊菩萨背靠背而坐于金象上,有十个头,各朝十个方向,作为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峨眉山所供奉的普贤菩萨是一尊铜像,其头戴五佛金冠,手持如意,温颜慈祥,典雅端秀,结痂跌坐在象背的莲台上,座骑大象身为金色,六牙,四足分踏在莲花座上。

峨眉山是谁的道场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道场《峨眉山志》等资料记载了这么一个传说故事:东汉明帝永平六年(公年63年)“六月一日,有蒲公者,采药于云窝,见一鹿欹迹如莲花,异之,追之绝顶无踪”。因问在山上结茅修行的宝掌和尚,和尚说是普贤菩萨“依本愿而现像于峨眉山”。

另有资料说,是晋代的普公在山上采药时,见一老者骑白象隐去。以后的记载基本上是一致的。依据信仰与传说,以后历代修建寺庙时,都以普贤菩萨为中心,并发展成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说出峨嵋山得名的由来,它是甚么菩萨的道场?

四川峨眉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峨眉山是举世闻名的普贤菩萨道场。

大峨山为峨眉山的主峰,通常说的峨眉山就是指的大峨山。关于峨眉山名字的由来,传说纷纭,其中流传最广、美丽而又有趣味的是下面这一个传说:从前,峨眉县城西门外,有一个西坡寺。有一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画家,千里迢迢的来到这里,要求住在寺里,西坡寺的主持和尚收留了他。主持和尚自幼喜欢书画,天长日久,就和老画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一天,风和日丽,绿柳低垂,画家邀请和尚同游乐山乌尤寺。和尚笑着推辞说:“这里离乐山有几十里路,来回要一天时间,很不方便。”画家见和尚不去,便独自去了。

不到半天功夫他就回来了,还带回来几张乌尤寺的画送给和尚。和尚自幼喜爱字画,心里十分高兴,同时也感到奇怪:为什么画家不到半天就游完乌尤寺回来了?这个谜和尚一直猜不透。 又过了几天,画家来向和尚告别,并付给食宿费用。

和尚坚持不收。画家见和尚不愿收钱,猛然想起和尚喜欢画,便拿出纸笔墨砚对和尚说:“你不收钱,那我就画几张画送给你。”和尚听了,满心欢喜。

不一会,画家就画好了四幅画,每一幅上都画的是一个美丽的姑娘。第一幅画的是一个身穿绿衣绿裙,头上披一条白色纱中的姑娘;第二幅画的是一个身穿红衣红裙,头上披一条绿色纱中的姑娘;第三幅画的是一个身穿蓝衣蓝裙,头上披一条黄色纱中的姑娘;第四幅画的是一个身穿黄衣黄裙,头上披一条红色纱中的姑娘。因为古时候称美丽的姑娘叫娥眉,所以画家把四幅画题名为《娥眉四女图》。画家把画交给和尚,并且嘱咐他:“你把画放在箱子里,等过了七七四十九天以后再拿出来挂。

”画家走后,和尚想,这样好的画放在箱子里太可惜了,何不挂出来让大家观赏观赏呢?于是就把这四幅画挂在了客堂里。一天,和尚从外面回来。忽然看见有四个姑娘正坐在客堂里说说笑笑哩。和尚看着这几个姑娘很面熟、又觉得很奇怪,刚才出去时并没有见到过这几个姑娘呀!就问:“你们几个姑娘是来游庙还是拜佛呀?”四个姑娘并不答话,只是嘻嘻地笑着往外跑。

这时,和尚忽然发现壁上四幅画上的美丽姑娘都不见了。原来跑出去的四个姑娘就是画上的呀!于是,和尚就在后面追。三个姐姐跑得快点,跑到前面去了,四妹跑得慢,拉在后面。姐姐们回头一看,见四妹还在后面,就停下来等她。

这时,和尚已经追上妹,抓住了她的裙角,要拖她回去。四妹见不得脱身,就喊:“大姐、二姐、三姐,快来救我!”三个姐姐见四妹被和尚拖住不放,就生气地骂:“这和尚真不害羞!”四妹因为隔得远,只听到“不害羞”三个字,以为姐姐们在骂她,羞得满脸绯红,无地自容,便立刻变成一座山峰。和尚忽然不见了姑娘,面前却出现了一座大山,心想,你变成山我也在旁边守着你,反正不能放走你。

三个姐姐见四妹变成了一座山,也变成三座山等着她。后来,和尚死在山旁边,变成了一个瓷罗汉,仍然守着山。人们在那里修了一个庙子,就叫“瓷佛寺”。

四姐妹变成的四座山峰,一座比一座美。 后来人们就把娥眉的“娥”字改写成山傍的“峨”字。大姐就叫大峨山,二姐就叫二峨山,三姐就叫三峨山,四妹就叫四峨山。至今,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还并肩站在一起,只有四峨山隔了一段距离。

继续浏览:

上一篇:劳动群众是什么意思?企业股东是劳动群众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桃花仙人指的是哪位诗人?桃花仙人指的是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