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走是在党的十几大提出的?十三大提出的哪三步走的战略
三步走是在党的十三大提出的。改革开放以来,从“三步走”发展战略到中国梦宏伟蓝图,党提出的奋斗目标有力地引领中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并将继续创造中国经济发展奇迹。

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明确提出: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从“两步走”到“三步走”,充分体现了党对我国国情和发展战略认识的深化。

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的两条途径是深化改革和恶扩大开放,激发全社会创造财富的活力,同时改革可开发就突出了一个“争”,人才、资金、市场、项目、技术都要争。同时要保证提高领导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和水平,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总目标就是建立小康社会,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迈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步走战略是哪次会议提出的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实现;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扩展资料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是制定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哲学基础。
此目标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角度来描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的发展过程,体现了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和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邓小平接着谈到这一目标的发展状况时说:“现在我们可以说,第一步的原定目标可以提前在今年或者明年完成。这并不意味着第二步就很容易。看起来,第二步的目标也能完成,但第三步比前两步要困难得多。已经过去的八年多证明,我们走的路是对的。但要证明社会主义真正优越于资本主义,要看第三步,现在还吹不起这个牛。我们还需要五六十年的艰苦努力。
那时,我这样的人就不在了,但相信我们现在的娃娃会完成这个任务。
十三大提出的哪三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2000年,我们已胜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人均GDP达到848美元,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下一步将开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程度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第三步阶段。
三步走战略是在什么时候提出的啊?哪次会议
1979年提出来的。邓小平1979年会见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的用于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一个概念。
” 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根据邓小平的设计,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摆脱贫困落后,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2000年,我们已胜利地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全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人均GDP达到848美元,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下一步将开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程度的现代化发展战略第三步阶段。
党的十三大正式制定的“三步走”,是哪三步?
党的十三大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这对于全面继承和完成邓小平的现代化“三步走”战略,全面规划党和国家未来50年发展的蓝图,是非常必要的;对全面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迈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非常有利的;是新世纪率领全党全国人民努力奋斗的方向和旗帜。比较起来,“新三步走”战略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将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新三步走”战略是在新的历史阶段和时代条件下,中国人民全面加速实现现代化的努力与追求。完成这个阶段之时,中国社会的面貌将焕然一新,不仅完全实现了小康,而且全面进入了现代化社会,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将得以实现。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现代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和壮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说是开辟历史的新纪元。
二.背景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许多先进人物为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和奋斗,但真正把它提到历史进程的是中国共产党。
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周恩来第一次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1975年,在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后,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仍然重申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表达了人民群众改变我国落后面貌、建设强大国家的愿望和追求,对于振奋民族精神,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当时人们对现代化的内涵、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认识是不足的。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从实际出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步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十三大三步走战略内容
三步走战略是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中国经济建设分的总体战略部署,中国政府的经济建设目标十分明确。 扩展资料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