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三更是几点?三更是几点

三更是几点?三更是几点

最佳回答2022-11-26

三更是23点至凌晨1点。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中国古人就发明出一种名为“漏刻”的计时装置,“漏刻”是利用水滴流速来测算时间。到了隋唐时节,为了更准确掌握时间规律,古人还发明出日晷等计算时间的装置。

三更是几点

可古人计算时间的方式和今天不一样,比如午夜12点,放到古代对应的是子时。凌晨1:00~3:00,则为丑时。由于古代夜晚消遣活动极少,更有严厉禁止的宵禁制度。每到固定的时间点,守楼兵卒会采用“撞钟”、“敲鼓”等报时方法,提醒人们现在是几时几分。尤其到了宵禁时间,天刚擦黑,钟鼓楼便会传来响声,这是提醒大家不要外出。《西游记》中就曾对这种情况有过描写:“玉兔高升万籁宁,天街寂静断人行。银河耿耿星光灿,鼓发谯楼趱换更。”因为钟鼓楼覆盖范围不广,便催生出更夫。在古代,更夫不仅要为大家报时,每到夜间,还要走街串巷,兼有治安、巡逻、防火等职责。

三更是几点

中国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即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辛亥革命结束,西方钟表传入中国,我们将中西时点分为“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中国人则沿用小时至今。

三更是几点?

三更时间:约在半夜十二时左右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与现代时间对照。【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

(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扩展资料: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

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晚上7点到9点为一更,9点到11点为二更,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更,是古代人夜间用来计时的单位。

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等于一个时辰。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昼夜,称为“太阳日”,昼夜的形成即由此。

三更是几点

三更是当天的23:00~第二天1:00。 三更又名子时,古代时间名词。

把晚上戌初一刻作为一更,亥初三刻作为二更,子时整作为三更,丑正二刻为四更,寅正四刻为五更。 相关知识: 古代以更来计夜间时间,夜间每到一更,巡夜的人打梆子或敲锣报时。打更从唐代开始用钟鼓报更点,是用梆子和锣。笃,笃咣,咣,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后续一直沿用。
1.一更指黄昏时分,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古代又称甲夜,对应现代时间的19-21点,也就是古时的戌初一刻。


2.二更指人定,又名定昏等。古代又称乙夜,对应现代时间的21-23点,也就是古时的亥初三刻。
3.三更指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等。

古代又称丙夜,对应现代时间的23-1点,也就是古时的子时(即子正,亦即00:00)。
4.四更指鸡鸣,又名荒鸡。古代又称丁夜,对应现代时间的凌晨1-3点 ,也就是古时的丑正二刻。


5.五更称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古代又称戊夜,对应现代时间的凌晨3-5点,也就是古时的寅正四刻。

三更是几点?是什么时辰?

三更又称子时,是指当天23时至第二天1时,也有午夜、子夜、夜半、夜分、宵分、未旦、未央等别称。我国古人把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用12地支表示,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扩展资料五更一更夜从黄昏始:19—21点一更在戌时,称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二更定昏人不静:21—23点二更在亥时,名人定,又名定昏等。

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咣、咣——两声大锣带着两声梆子点儿,习俗上这就称谓是“二更二点”。比起一更,二更的天色已经完全黑去,此时人们大多睡觉了。

三更暗夜深:23点—次日凌晨1点三更在子时,名夜半,又名子夜、中夜等。这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也是夜色最深重的一个时辰。四更入睡沉:凌晨1—3点四更在丑时,名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

虽说,三更过后天就应该慢慢变亮,但四更仍然属于黑夜,且是人睡得最沉的时候,于是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就有贼人趁着这黑夜开始捣起了乱。所以四更也可称为是“狗盗”之时。五更鸡打鸣:凌晨3—5点五更在寅时,称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

这个时候,鸡仍在打鸣,而人们也逐渐从睡梦中清醒,开始迎接新的一天。

三更是指几点到几点

一般指现在的凌晨2-3点。古人常讲“半夜三更”,即半夜,就是三更。

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 或 一百刻,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四十刻,每十刻一段,连同首尾共五个节点,称为五更。把晚上戌初一刻作为一更,亥初二刻作为二更,子时整作为三更,丑正二刻为四更,寅正四刻为五更。扩展资料各个时辰养生
1.一更天:此时,太阳落山,天将黑未黑,万物都已入静,不宜做激烈的运动,可以陪家人聊聊天、看看电视,做些轻松的活动。
2.二更天:此时夜色已深,人们都已停止活动,进入安静的睡眠状态。

老年人和体弱者21点就应该准备上床睡觉了。
3.三更天:如果23点还不睡或23点才睡,对身体损伤很大,因为子时是最养气血的时辰,这时的睡眠对修复全身气血十分关键。经常熬夜晚睡的人会发现身体老得快,头发白得早、掉得多,甚至牙齿不坚固、耳鸣头晕等,这些都是气血亏损导致的。


4.四更天:子时和丑时都应该进入深睡眠。如果这两个时辰内保证睡眠充足,比吃任何食物或保健品都有效。
5.五更天:平旦就是黎明、早晨,是夜与日的交替时辰,鸡开始打鸣,人们也逐渐从梦中清醒迎接新的一天,“平旦人气生”。

继续浏览:

上一篇:消毒碗柜尺寸?消毒柜的大小尺寸是多少

下一篇:那年冬天起风了结局?那年冬天起风了的结局是什么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