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淮北大堤位于哪个省?阜阳王家坝为什么那么重要

淮北大堤位于哪个省?阜阳王家坝为什么那么重要

最佳回答2022-11-26

淮北大堤位于安徽省。淮北大堤,西起颍河入淮口的颍上县饶台孜村,经淮南市属的凤台县、潘集区和蚌埠市属的怀远县、郊区、五河县境,东迄洪泽湖西侧泗洪县下草湾附近岗地。全长238.0km,除东端12.3km在江苏省境内外,绝大部分在安徽省境内。

淮北大堤位于哪个省

淮北大堤

淮北大堤西端与颍河左岸相接,在怀远分别与涡河左、右堤相连,组成淮北大堤涡西、涡东两大堤圈。保护区内有农田66.67余万hm2,居民560余万人;有阜阳市新工业区、凤台、怀远、蒙城、固镇、五河等城镇;涡西还保护淮南煤田新开发区,怀阜、濉阜、京九等铁路和平圩电厂,涡东还保护京沪铁路。

淮北大堤位于哪个省

防洪能力

受洪水来量大、河道泄洪能力小的制约,当淮河中游遭遇不同频率洪水时,须逐步启用行洪区,开放蓄洪区以至一般堤圈,以求保证淮北大堤堤圈以及淮南、蚌埠城市工矿堤防的防洪安全。淮北大堤在遇1954年型洪水时(接近40年一遇),经动用行、蓄洪区后,能确保安全。更大洪水时,则须逐步放弃一般堤圈。淮北大堤建成后,经逐年维修加固,加强管理,临水侧滩地有30m宽防浪林带,背水侧护堤地有20m宽经济林带,维护了工程完整。跨堤建有大中型水闸6座,小型涵闸20座,电力排灌站20处。1971年~1992年间,在涡西横贯堤圈开挖了茨淮新河,与其配套横贯涡东堤圈的怀洪新河,主体工程亦已于1999 年基本完成。

临北是哪个省的

临北乡是属于安徽省,位于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原属安徽省凤阳县。临北回族乡辖东园、临北、尤巷、段庄、前坂、后坂、官塘卜、黄咀、新划、十里城、于家11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庄。

沙土主要分布在临北缕堤以南,两合土主要分布在淮北大堤和临北缕堤之间,棕壤主要分布于淮北大堤以北,淤土分布在三冲湖等低洼地。

阜阳王家坝为什么那么重要

因为是蓄洪区的主要控制工程。地处淮河上下游交汇处的王家坝闸被称为“千里淮河第一闸”,是淮河蒙洼蓄洪区的主要控制工程。

据说王家坝闸开闸泄洪“上保河南,下保江苏,保住了整个华东地区”,所以是非常重要的。扩展资料王家坝精神:王家坝精神是“舍小家、为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自强不息精神;军民团结、干群同心的同舟共济精神;就是尊重规律、综合防治的科学治水精神。”王家坝位于淮河中上游分界处。这里不但有被誉为“千里淮河第一闸”的王家坝闸,还有库容7.5亿立方米的淮河濛洼蓄洪区,在淮河防汛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自1953年建闸以来的12个洪水年份里,王家坝共开闸蓄洪16次,蓄洪区内近16万人口1.18万亩耕地反复化为一片汪洋。正是王家坝人的无私牺牲和奉献,换来了整个淮河流域的安澜。正如总理所言,“王家坝精神”是王家坝几代人努力奋斗积累的宝贵财富,是淮河儿女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我国的准河长多少?

是淮河吧!淮河流域关系你我概况:淮河流域知多少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主流在江苏省的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公里;总落差200米。洪河口以上为上游,长360公里,地面落差178米;洪河口以下至中渡为中游,长490公里,地面落差为16米;中渡以下至三江营为下游入江水道,长150公里,地面落差约6米。

淮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西部、西南部及东北部为山区、丘陵区,其余为广阔的平原。 淮河上中游支流众多。南岸支流都发源于大别山区及江淮丘陵区,源短流急;北岸支流除洪汝河、沙颍河及奎濉河上游有部分山丘区以外,其余全都是平原排水河道,流域面积以沙颍河最大。

淮河下游里运河以东,有射阳港、黄沙港等滨海河道,承泄里下河及滨海地区的雨水。 淮河流域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流域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5省40个地(市)、181个县(市),人口1.65亿。

(李柯勇) 难题:今年为何行洪多 自1991年淮河发大水以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先后投入大量人财物对淮河进行了大规模治理。这些治淮工程在今年汛期都发挥了明显的效益。在这种情况下,为何还要频频启用行蓄洪区? 启用行蓄洪区行洪分洪是河流防洪体系的一个部分,遭遇超标准洪水、按防洪预案启用行蓄洪区是正常的防洪措施。

降雨多洪水大是今年淮河汛期先后启用7个行蓄洪区的主要原因。 淮河位于我国南北方过渡带,历年来就容易发生暴雨洪涝灾害。从历史上来看,“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是淮河流域一大特点。

今年6月下旬以来,淮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地区降大暴雨。受降雨影响,淮河上中游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涨。 从目前的水文监测资料分析,淮河王家坝、润河集实际发生的水位超过保证水位,正阳关以下已经或将超过1991年的水位。其中,鲁台子、淮南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位,正阳关至蚌埠河段流量和洪泽湖入湖流量均超过1991年的流量。

淮河发生了自1991年以来的最大洪水。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先后启用7个行蓄洪区是站在全局高度、科学决策、果断作出的选择,是牺牲局部保全局的决策。事实证明,这几次行蓄洪都是及时的、必要的,效果也很好。

到7月6日为止,由于长期高水位影响,淮河安徽段正南淮堤、姜家湖、邱家湖、唐垛湖等堤防已发生一些险情,如不分洪,将难以保证安全。淮北大堤等尚有较多险工险段,没有来得及进行加固处理,没有经过正阳关超过26.51米的大洪水的考验。随着高水位时间延长,这些地方出现重大险情的可能性在逐步加大。为确保淮北大堤万无一失,缓解下游压力,减轻邱家湖、姜家湖等行洪区堤防的防守压力,确保临淮岗工程顺利施工,从有利于淮河防汛的总体调度考虑,6日下午,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用唐垛湖行洪区进行行洪。

(李柯勇) 策略:启用行洪区 到7月6日为止,淮河安徽段已启用了蒙洼蓄洪区和唐垛湖等5个行洪区。为什么要启用唐垛湖行洪区行洪?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对此作了介绍。 淮河王家坝闸于7月3日凌晨1时开闸行洪,淮河水位有所下降。

但由于日前淮河流域上游、下游均普降大雨,上游来水大,下游洪水顶托,造成正阳关段水位上涨。6日15时,淮河正阳关水位已达26.55米,超保证水位0.05米,超1991年最高洪水位0.04米,且仍在继续上涨。由于淠河来水加大,预计正阳关水位将达26.6米以上。

由于长期高水位影响,正南淮堤、姜家湖、邱家湖、唐垛湖已发生重大险情,如不分洪,将难以保证安全。 淮北大堤、正南淮堤尚有较多险工险段,没有经过正阳关超过26.51米的大洪水的考验,随着高水位时间延长,出现重大险情的可能性加大。为确保淮北大堤万无一失,缓解下游压力,减轻邱家湖、姜家湖的防守压力和确保临淮岗工程施工顺利,从有利于淮河防汛的总体调度考虑,安徽省防汛指挥部与淮河防总会商后决定立即启用唐垛湖行洪区行洪。 唐垛湖自1965年确定为行洪区以来,6日是第14次行洪,1991年行洪水位是26.11米,为历史最高行洪水位,6日行洪水位达到26.55米,再创历史记录。

区内面积8.3万亩,库容4亿多立方米。应撤退转移人口1.7万多人,到5日晚10时已全部撤离完毕。 据介绍,15时20分,唐垛湖行洪后,遏制了正阳关水位的上涨,并将正阳关水位由15时的26.55米降为18时的26.34米,3小时降低0.21米,行洪效果明显。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10年11月6日治理淮河的标志性工程——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正式建成,

小题1:A小题2:B 小题1:图中黑粗线为淮河,虚线为湖泊的边界,而不是淮河河堤;湖泊防洪功能是滞蓄洪水;主坝能够调蓄洪水;新河可以改善航运条件。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入海河道少,故多发洪涝灾害;历史上淮河干流上无洪水控制性枢纽工程,更增加了洪涝的程度和灾害度。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五河有哪几条河

五河五条河,淮浍漴潼沱。《宋史·地理志》释五河县名:“有浍潼沱漴淮五河,故名”。

”五河县自宋咸淳七年置县起,确有五道河,并有五河口。但至今时逾七百余年,陵谷变迁,沧桑多劫。清末《五河县志》即云:“河本有五,而今存其三”。 五邑之水,淮为大,浍次之。

淮 河 发源于河南、湖北交界的桐柏山。入皖南折而东,历颍属至怀远,又北折东转至蚌埠邵家大路入五河县境。经临淮关北折至大新,又东转北折至三岔,东转至张家小沟,复南折4公里始归故道。

此处称北折嘴,又称虫八 蜡嘴,现称坝岔嘴,系误写演变而成。据考查此处淮河故道,在淮河南岸5公里开外,自清乾隆末年,淮漫至张家小沟,冲刷沟旁良田,日加深广。后自三岔北徙,夺张家小沟之道而归正干,从而形成虫八 蜡嘴以北的大弓湾。

再由安淮至小溪北折至五河,东流至东卡子出境入江苏界。淮河经五河境内89.2公里,曾有沫河口、淝河口、栏桥沟、三冲沟、张家沟、黄家沟、五河口、潼河口等处入淮口,每逢夏季,五河交汇,酿成水灾。民国10年、20年特大洪水,十淹其九。

1954年大水,郜湖一带严重塌方,毛滩、新集两集镇塌入河中。十里程渡口又形成沙滩。但建国后,筑起淮北大堤,封住部份入淮口,兴建涵闸20余座,从此淮河变害为利。 浍 河 发源于河南商丘,汇永城马长湖入皖,经宿州过固镇入五河县境。

自固而东水面渐宽,水涨时几逾5公里,5倍于淮,而水退则仅容小舟。浍河经园宅集向东,由五河城南入淮。全长290公里,流经五河境内59公里。沿浍河两岸有谢家湖、阮家湖、香涧湖、小王湖、欧家湖、蔡家湖与浍河相连,水大汇为一体,水小湖为河汊。

建国前因浍河常聚积大水,故又称浍河一段水域为香涧湖,建国后人工把浍河从西坝口改道北店子,与沱河汇入漴潼河。 沱 河 发源于河南虬龙沟,经宿州紫芦湖,东注灵璧,至濠城入本县北界。至胡集折南汇入沱湖,南与浍水蔡家湖相望。原两湖间筑有堤坝,沱自为沱,浍自为浍。

沱湖东北为郭家嘴,东绕县治之北至北店子遂南折趋县治南,由东桥口入淮。乾隆末年,浍河泛涨,冲坏堤坝,串入沱湖,遂夺沱河故道,冲陷两旁田庐而益加深广,至北店子复分流为二:一折东桥口入淮,而沱遂变为浍;一折凌家楼至十字冈而沱且入于潼。建国后堵死浍、沱于东桥口入淮处,使其同归漴潼新河,全长270公里,从此与淮河分流,而形成另一条水系。

潼 河 发源于灵璧北25公里的潼山,东流入泗州界经丰山湖南下入本县界。在县治东10公里潼河口入淮。潼河在县东北一隅,入界且不及2.5公里。

1951年起,经过一冬春,从五河北店至泗洪县候嘴挖成漴潼新河20公里,汇通沱、浍,经过峰山切岭,由窑河入洪泽湖。 漴 河 位于县治南1.5公里,其故道原与张家沟连接,经南山北过南湖入淮。全长约15公里。清乾隆年间,推黄交涨,南山冲圮,河已淤平,水无所泄,遂由黄家沟以入淮。

漴河逐渐变为良田,迥非昔日之形。漴河无迹迄今200余年。旧志云:“所谓五河,今仅存其三,盖漴河久失,浍又并沱,而沱又入潼,乃水势变化不一也。

” 建国前,五水相连,水患频繁,建国后五河已形成两条水系:一是淮河水系,又称外河水(含北淝河);另一是漴潼河水系,亦称内河水(含浍河、沱河、潼河及石梁河)。内外分流,为排除水患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漴河考 “五河五道河,淮浍漴潼沱”。漴河是本县较小的一条河。

在县治南1公里许,经南湖东流入淮。 南湖在现在的郜家湖,当年十分低洼,水大时一直漫到旧县治南。为了保护县城的安全,明初曾在漴河北岸筑有大坝,以御南湖之水。

漴河水大时长约10余公里,水小时仅长几公里。置县前后,历经宋元明清几代,至康熙十一�。

继续浏览:

上一篇:辣根是什么?辣根是什么

下一篇:张家界主要景点?张家界必去的旅游景点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