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丝织技术最高水平的标志是?争上游2022
汉代丝织技术最高水平的标志是锦。《说文》:“锦,襄邑织文。从帛,金声。”即用彩色经纬丝织出各种图案花纹的纺织品,泛指具有多种彩色花纹的丝织物。锦的生产工艺要求高,织造难度大,所以它是古代最贵重的织物。“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古人把锦看成和黄金等价。这种织物有经起花和纬起花两种,也叫经锦和纬锦。

简介
用染好颜色的彩色经纬线,经提花、织造工艺织出图案的织物。中国丝织提花技术起源久远。早在殷商时代中国已有丝织物。周代丝织物中出现织锦,花纹五色灿烂,技艺臻于成熟。汉代设有织室、锦署,专门织造织锦,供宫廷享用。自汉武帝后,中国织锦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波斯(今伊朗)、大秦(古罗马帝国)等国。三国时四川蜀锦成为主流。唐代贞观年间窦师伦的对雉、斗羊、翔凤等蜀锦图案,称为绫阳公样。在织造工艺上由经锦改进为纬锦,并出现彩色经纬线由浅入深或由深入浅的退晕手法。北宋宫廷在汴京等地建立规模庞大的织造工场,生产各种绫锦。

发展历史
锦已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战国、西汉以前流行以二色或三色经轮流显花的经锦,包括局部饰以挂经的挂锦、具有立体效果的凸花锦和绒锦。1959年在新疆民丰尼雅遗址发现的东汉“万年如意锦”使用绛、白、绛紫、淡蓝、渥绿五色,通幅分成十二个色条,就是汉代典型的经锦。纬锦是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纬线同一组经线交织。经线有交织经和夹经;用织物正面的纬浮点显花。1969年在新疆阿斯塔那发现的唐代锦袜,在大红色地上起各种禽鸟花朵和行云的图案,就属于这一种锦。
我国丝绸编织的最高水平在哪个朝代?
目前我们可知的古代最高水平的丝绸作品来自于西汉时期,这就能说明汉代丝绸编制技术代表了我国古代编制的最高水平。那么,这件代表汉代最高丝绸编制的作品是什么呢?它就是影视剧中会有提到的“素纱襌衣”,这件属于西汉长沙国丞相利苍之妻的素纱襌衣。
素纱襌衣薄如蝉翼,透明但是具有韧性,并不如同蝉翼一般脆弱。素纱襌衣重49克,长128cm,展开两袖长190cm,很难想象这样一个衣服穿在身上到底有多轻便。这样一件衣服即便是现在也很难在做出第二件,但是没有现代科技的西汉劳动人民却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这么一件惊世之作,实在是令人叹服。丝绸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新时期时代,发展至今已经有五六千年的历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古代的丝织工艺也越来越好,随之而来的中国刺绣也开始发展了起来。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丝绸之路也是促进汉代丝绸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贸易出口带来了更多的经济,丝绸成为丝绸之路交易的最为热门的产品之一,生产技术也随之提高。汉代的素纱襌衣代表了古代丝绸的最高纺织水准。
丝绸这一技术在古代中国是处于垄断地位,汉代正是借助国家的垄断地位,用丝绸带给国家无法估量财富。
争上游2022.6.17
1.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
2.2021年9月,一只野生斑鹭在南通市如东县东凌湿地被发现。
3.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丹顶鹤。
5.湖北省的长阳人化石是中国华中地区旧石器时代中期的人类化石,属早期智人。
6.洪湖赤卫队,故事发生在湖北省。
7.羊楼洞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位于湖北省赤壁市。
8.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省。
9.敦煌汉简是木简。
10.简,是简牍的最基本形式,或称札,用竹或木制成。一般长约23厘米,相当于汉尺一尺。
1
1. 1
2.只能进入细箘的病毒称为噬菌体。 1
3.汉代丝织技术最高水平的标志是锦。它是以彩色丝线织出斜纹重经组织的高级提花织物。
1
4.连环画通常采用文图结合的形式,也有的只以绘画形式出现。20世纪初在上海形成并广泛流传。 1
5.出其不意,不是奇。
趁对方没有料到,就采取行动。 1
6.唉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1
7.坐落:建筑物位置处在某处。 1
8.蛰伏,执虫。
不是折虫,蜇。 1
9.鬼鬼出示出示:出来见人!不要偷偷摸摸! 20、足堂浑水:用足伸到水里,而不是趟。比喻跟着别人干坏事,也比喻介入复杂混乱的事情。 2
1.度假村,不是渡。
2
2.北京周口店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2
3.大溪文化的居民以稻作农业为主。大溪,南方。 2
4.鱼、禽、蛋类和瘦肉摄入要适量,平均每天120-200克。
2
5.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克的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
2.� 2
6.达芬奇曾设计过靠上下拍打人工翅膀飞行的机器。
2
7.《金石索》是清代金石学著作,是一部综合性古器物图谱。 2
8.当人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时,指、趾甲会长得慢。
2
9.一般所说巢居不属于干栏式建筑。错误 30、素描使用的工具只有铅笔和炭条。还包括钢笔、毛笔、色粉笔等。
3
1.款识原指中国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现佛书画作品中的题记性文字,仅限作者自己,不包括他人所书的题款或题跋等。广义上包括 3
2.安全生产许可证需要延期的,应当于期满前3个月办理手续。
3
3.太阳的大气层,从内向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色日 3
4.
五.乌、金、大、山。 3
5.年画产地,其中杨柳青成为北方的生产中心。 3
6.1928年,中国学者李济、梁思永等在河南安阳发掘殷墟,证明这里是商后期的都城遗址。
3
7. 3
8.兔毫的形成与胎中含氧化铁高达9%有关。 3
9.在铝中加入少许铜和镁,制成了一种坚硬的铝合金。 40、 4
1.擅自印刷、销售别人的著作,一倍以上五倍以下。
不是五倍以上十倍以下。读书人的事儿少罚点儿。
现代丝织技术最高水平
题主是否想询问“汉代丝织技术最高水平吗”?是很高的。标志性物件是锦,它是以彩色丝线织出斜纹重经组织的高级提花织物,并且在当时就可以创造出花纹,汉代丝织品的花纹主要有云气纹、鸟兽纹、文字图案、几何纹形、人物骑猎纹等。
汉朝丝织业的最主要成就是哪两个
秦汉之际,斜织机在南北方地区已经比较普遍,在农村广泛地采用了脚踏提综的织机。同时还有织造提花织物的机械──提花机,提花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经对丝织品的化学分析,知道是用茜草素和蓝靛作染料,可染成绿、红等色。这比战国时的染色工艺提高了一步。汉代在染织方面取得了什么成就?汉朝的染织色彩有多少种?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取得全面的发展。在工艺美术方面,汉代的工艺美术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其金属工艺、染织、漆器都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著名的马王堆出土的薄纱服装展现了当时染织技术的先进程度。1972年至1974年先后在长沙市区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挖掘出土三座汉墓。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各种丝织品和衣物,年代早,数量大,品种多,保存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史料。利仓之妻墓边箱中出土的织物,大部分放在几个竹笥之中,除15件相当完整的单、夹绵袍及裙、袜、手套、香囊和巾、袱外,还有46卷单幅的绢、纱、绮、罗锦和绣品,都以获茎为骨干卷扎整齐,以象征成匹的缯帛。三号墓出土的丝织品和衣物,大部分已残破不成形,品种与一号墓大致相同,但锦的花色较多。最能反映汉代纺织技术发展状况的是素纱和绒圈锦。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重不到1两,是当时缫纺技术发展程度的标志。
用作衣物缘饰的绒圈锦,纹样具立体效果,需要双经轴机构的复杂提花机制织,其发现证明绒类织物是中国最早发明创造的,从而否定了过去误认为唐代以后才有或从国外传人的说法。而印花敷彩纱的发现,表明当时在印染工艺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保存较好的麻布,发现于一号墓的尸体包裹之中,系用苎麻或大麻织成,仍具相当的韧性。
汉代,丝、麻纤维的纺绩、织造和印染工艺技术已很发达,染织品有纱、绡、绢、锦、布、帛等,服装用料大为丰富了。汉代,染织手工艺品在染织工艺、图案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水平,成为中国染织工艺史,上第一个兴盛时期。印染已有夹缬、绞缬(即印染)、蜡缬(即蜡染)三种工艺。
汉代四川成都蜀锦在这一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成都因此被称誉为锦城、锦官城,而城外洗濯蜀锦的岷江也被称为锦江。汉代的印染工艺已达到了较高水平。关于染织色彩,在文献.上记载得较为具体的是史游所著的《急就篇》,结合湖南长沙马王堆、新疆民丰汉墓出土的汉代染织遗物来看,可知当时至少已能染出朱红、深红、青色、蓝黑、绛紫、墨绿、黄、蓝、灰、香色(浅橙)、浅驼(灰褐)、宝蓝等三十余种。
汉代丝织技术方面取得突出进步的具体是指?
中国的丝织品,种类繁多,区分极细。帛是一切丝织品的总称(汉代时又称为缮)。
绢是用桑蚕丝织成的平纹或重平组织的色织或半色织花素织物,经纬一般加弱拈,质地较缎、锦薄而坚韧,细洁光滑。纨为更细密的绢,缣为双丝细绢,缟是未经染色的绢,练是白绢,绨是无花纹的丝织品,缬是有花纹的丝织品。 纱罗类。纱、罗都是有孔眼、经纬线很稀的织品。罗是椒形眼或菱形眼。
与绉都是纱的一种,是用两种捻度不同的强捻丝交织而成,均有皱纹。 绫绸类。绫是采用斜纹组织或斜纹地提花织物。
绮为不着色而带花的绫织物。绸是用天然丝以平纹作地组织提花织物。绨是厚绸,以蚕丝作经,棉线作纬织成,绡是生丝织成的绸子。
缎是以缎纹或缎纹作地组织提花织成,有软缎、织锦缎、漳缎之分,有花缎、素缎之别。其表面光亮平滑,突出特点是经线与纬线不连续相交而形成浮线。锦为多彩织花的高级丝织品,在丝绸织品中最为名贵。锦的经纬丝在织造前都预先染色,纬丝的颜色在三种以上,用缎纹地组织提花织成,色泽瑰丽多彩,花纹精致古雅。 流霞锦(月华三门锦)、雨丝锦、方方锦、条花锦、铺地锦、散花锦、浣花锦、民族锦等,其质地坚韧,色泽鲜艳。 汉代丝织品 有锦、绮、罗等。
①锦:1959年新疆民丰尼雅遗址出土多种东汉丝织品。其中以汉隶铭文为主的"万世如意"锦袍、“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手套和阳字彩格锦袜等最有特色。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在古楼兰东汉墓中发现"韩仁"锦、“绣文丸者子孙无极”锦、“昌乐”锦、“长乐未央”锦、“延年益寿”锦、“登高明望四海”锦等许多残片。蒙古诺因乌拉匈奴墓出土“新神灵广成寿万年”锦、“群鹄颂昌万岁宜子孙”锦、"游成君守如意"锦、“广山”锦、“山”锦等大块残片。
苏联米努斯辛克奥格拉赫提古墓出土“益寿大”锦和“延年益寿”锦的残片,叙利亚帕尔米拉古墓发现汉字铭文锦。可见东汉时的汉隶铭文配合卷云纹、茱萸纹等象征吉祥如意的纹饰已相当风行。汉锦中最有代表性的“万世如意”锦现存幅面为40.75厘米,经纬密度是168根/厘米和75根/厘米。
用经二重组织,分组分区织造显花。各区都是绛、白两色的经线,而另配以第3种宝蓝、浅驼(灰褐)或香色(浅橙色)等颜色合为一副。②绮:汉代的有民丰尼雅遗址的树叶菱纹绮,蒙古诺音乌拉匈奴墓以及叙利亚帕尔米拉古墓出土的花卉对兽菱纹绮。
这种绮组织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基本相同,是在平纹地上起斜纹花形。树叶菱纹绮的经纬密度为66根/厘米和26~36根/厘米。花纹组织循环的每一单元高3.9厘米,宽8.2厘米。这种织物需用38页综织造。
③花罗:汉代的有民丰尼雅遗址的红色杯形菱纹罗。其经纬密度为66根/厘米和26根/厘米。织法是以 4根经线一组的 4经绞罗。
这种花罗仍是沿用西汉时绞综环和上口综配合起绞提花、用砍刀打纬的方法制作的。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