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什么意思?农业农村现代化包括5个方面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思是:农村产业现代化、农村生态现代化、农村文化现代化、乡村治理现代化和农民生活现代化的有机整体。农村产业现代化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而形成兴旺发达、绿色安全、优质高效、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农村生态现代化就是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全面进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一个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美丽新乡村。农村文化现代化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传承和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相融共生。

乡村治理现代化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于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加快推进治理方式和手段的多元化,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治理模式。农民生活现代化就是要以农民生活富裕为基本准则,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建立主要依靠本地产业支撑的农业农村导向型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等值化。
农业现代化的含义(现代化的含义和特征)
1.现代化是指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核心内涵是善于吸取众长之和,以适应现代状况,并顺应未来趋势的过程。 2.它是一个“集大成”的过程,它具体表现为“心灵、技巧、管理妙、环境好”的严整多层的集成过程。
4.现代化可以理解为以下几个过程:技术的发展。 5.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的商品化。 6.科技创新。 7.工业化、信息化。8.城镇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包括5个方面,自然特征与农业
; 回答 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来代替人力劳动,降低劳动者的体力强度。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培育良种,合理使用化学技术和化工产品,改革耕作技术。
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大力发展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增强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一.农业现代化包括5个方面
1.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 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来代替人力劳动,特别是在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中使用机械作业,降低劳动者的体力强度,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农业生产技术的现代化 (1)运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培育优良的作物品种,实现良种化。 (2)合理使用化学技术和化工产品,来保证作物产量最大化,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3)改革耕作技术,建立适宜该地区的耕作制度,同时加强科学管理。
3.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 (1)改变传统的观念,以此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求。 (2)增加农业资本,加强农村教育体系建设,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和劳动技能。
4.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 采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者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将零散的土地资源整合起来,开展适度规模化农业生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5.农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大力发展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增强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
二.自然特征与农业 以南方地区为例:
1.自然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
其中东部主要为平原,丘陵,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 (2)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降水量丰富,一般在800mm以上。 (3)由于水热充足,南方地区植被常绿,多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并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土壤。
2.农业 (1)种植业以水稻为主,耕地多为水田,一年2-3熟。 (2)经济作物为甘蔗、油菜、棉花、茶叶等,糖料作物为甘蔗,油料作物为油茶,油桐,油菜等。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什么意思?
农业现代化建设是指按照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进行建设。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
农业现代化可以概括为“四化”,即机械化、科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将机械化排在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位置。所谓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理论上讲是这样,但在山区、丘陵地区,由于土地面积较小,限制了机械化的应用,甚至无法利用机械。
2.生产技术科学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其涵义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品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科技对增产贡献率的过程。
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将使农业现状发生巨大的变化,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转变为集约经营。科技将在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3.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农业产业化是指农业生产单位或生产地区,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条龙综合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的过程。可以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一方面,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业专业化和规模经营的发展;另一方面,反过来,农业专业化和规模经营又促进了农业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需要指出的是,农业产业化模式不是万能的,不同区域采取农业产业化模式时,需要对该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运做机制、绩效评价等进行评价,盲目引进外界模式往往会导致失败。
4.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所谓农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和经营管理效率的过程;就是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社会、经济、技术等各个具体环节,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过程。农业信息产业化是发展一优两高农业的需要,是农民进入市场的需要,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的需要,是农业信息部门转变职能、自我发展的需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是以信息化的方式改造传统农业,把农业发展推进到更高阶段,实现信息时代的农业现代化。
5.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定因素。农业现代化必须有高素质的农民这一主体来推进,没有农民自身素质的现代化,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因为农业不仅要依靠现代的工业装备及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还要依靠先进的管理手段在农业上的应用。而这些都要由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来实现。
反过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必然要求农民素质的提高,以使之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即农业现代化与农民素质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总之,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先进的生产工具靠人去创造,先进的科学技术靠人去摸索,先进的管理经验靠人去总结,先进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靠人去应用。无论是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生产绩效的提高,都是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得以实现的。离开人,现代化是不复存在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
6.农业发展可持续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农业现代化既是人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能力的反映,同时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程度的反映。
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工生态系统的产生及普遍存在。这种系统具有双层含义:一方面要求尽可能多地生产满足人类生存、生活的必需品,确保食物安全;另一方面要坚持生态良性循环的指导思想,维持一个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不滥用自然资源,兼顾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合理地利用和保护自然环境,实现资源永续利用。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也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是什么?它有哪些内容?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历史性的概念。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不能把本国已经达到的技术、经济水平同本国过去的情况相比,而应该同当时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比。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手段(条件)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和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包括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电子化。各国生产手段现代化多是从机械和化学起步。目前基本上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都已形成了适合本国情况的农业机器体系,即由动力机械到多种配套农具,达到全面机械化阶段。农业生产的化学化包括化肥、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在讲到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时,有些人把水利化、园林化也作为它的内容。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培育优良的品种,二是使动物、植物、微生物有一个生长发育的良好条件,就是要用现代方法去控制和改善它的环境条件,这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现代科学技术措施。
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是良种良法,在培育良种和采取的栽培、饲养措施方面都实现了现代化提出的各种技术要求。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主要指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其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产前、产中、产后等方面以及各环节上的全部经营管理活动,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