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赤卫队歌曲作者是谁?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
洪湖赤卫队歌曲作者是董乐弦。董乐弦,1958年10月2日出生于吉林长春,现工作于深圳市交响乐团。1982年——1990年留校任教,教授和声与配器,任教期间,于1985年——1986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干部专修班。在此期间,为吉林省歌舞剧院、长影乐团、及吉林电视台作曲配器。

主要作品
《中国序曲》由北京交响乐团团长首席指挥谭利华委约创作,2005年由维也纳莫扎特交响 乐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交响组曲《江姐》2002年由北京交响乐团团长首席指挥谭利华委约,并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四季》2007年为亚洲冬季运动开幕式创作序曲。《东北组曲》由吉林省交响乐团委约创作。《旗帜》由上海歌剧院委约创作。

歌曲有
《天域》残奥会开幕式歌曲、《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2008年为抗震救灾创作、《祖国在微笑》2009年文化部春晚、《闪光的记忆》为国庆六十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创作、《太阳升起》舞剧《千手观音》主题歌、《心在说》教育部第26届教师节晚会主题歌、《少年中国说》、《心中的力量》文献片《旗帜》片尾曲、《国旗》第八届残运会主题歌。
歌剧《红湖赤卫队》的曲作者是谁
您好!您咨询的歌剧《洪湖赤卫队》的音乐创作改编者为董乐弦——中国当代作曲家、深圳交响乐团首席作曲、国家一级作曲、获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闭幕式作曲,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作曲。
作品风格大气、恢弘、柔美、纯净,擅长将东方的音乐灵魂与交响乐融合,是一位当代不可多得的优秀作曲家。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 歌词
歌曲名:《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填词:梅少山,张敬安,梅会召,欧阳谦叔谱曲:张敬安,欧阳谦叔原唱:王玉珍歌词:娘的眼泪似水淌点点洒在儿心上满腹地话不知从何讲含着眼泪叫亲娘,娘啊娘说过那二十六年前数九寒冬北风狂彭霸天,丧天良啊,霸走田地,抢占茅房把我的爹娘赶到那洪湖上那天大雪纷纷下我娘生我在船舱没有钱,泪汪汪撕块破被做衣裳湖上北风呼呼地响舱内雪花白茫茫一床破絮像渔网,我地爹和娘日夜把儿贴在胸上从此后,一条破船一张网风里来,雨里往日夜辛劳洪湖上狗湖霸,活阎王抢走了渔船撕破了网爹爹棍下把命丧我娘带儿去逃荒自从来了共产党洪湖地人民见了太阳眼前虽然是黑夜不久就会大天光娘啊生我是娘,教我是党为革命,砍头只当风吹帽为了党,洒尽鲜血心欢畅娘啊,儿死后你要把儿埋在那洪湖旁将儿地坟墓向东方让儿常听那洪湖的浪常见家乡红太阳娘啊,儿死后你要把儿埋在那大路旁将儿的坟墓向东方让儿看红军凯旋归听那乡亲在歌唱娘啊,儿死后你要把儿埋在那高坡上将儿的坟墓向东方儿要看白匪消灭光儿要看,天下的劳苦人民都解放扩展资料:《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是王玉珍演唱的一首歌曲,由董小吾作词,罗宗贤作曲,为1959年歌剧《洪湖赤卫队》插曲。张敬安1949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音乐系。
为电影《洪湖赤卫队》作曲,1961年获第一届电影 百花奖最佳电影音乐奖。有《湖北 楚剧花鼓戏曲集》。洪湖赤卫队所有歌曲都有什么?
1.《洪湖水,浪打浪》《洪湖水,浪打浪》是《洪湖赤卫队》主题曲,其音乐取自于襄河民谣《襄河谣》,全曲为三段式结构,前奏有双簧管和弦奏出,描绘洪湖秀丽的自然风光。
2.《这一仗打得真漂亮》《这一仗打得真漂亮》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第三场。
3.《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是王玉珍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梅少山、张敬安、梅会召、欧阳谦叔作词,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为1959年歌剧《洪湖赤卫队》插曲。
4.《手拿碟儿敲起来》《手拿碟儿敲起来》是电影《洪湖赤卫队》插曲,李金梅演唱。扩展资料:《洪湖水,浪打浪》简介作曲家张敬安收集到这段素材后为其旋律所感动,在谱写歌曲唱段时,把它很自如的运用到歌剧中,歌曲旋律和前八句歌词一气呵成,后面的一段歌词由欧阳谦叔补写。
《洪湖水,浪打浪》以其悠扬的旋律,宽广的节奏,配合曲折的剧情。来表现出那个年代革命战士的情况。周恩来曾称赞它是“一首难得的革命的抒情歌曲”。
韩英个牢房唱的洪湖赤卫队歌词
歌曲:《洪湖水浪打浪》演唱:王玉珍作词:欧阳谦叔,梅少山,煤会召,张敬安编曲:张敬安,欧阳谦叔歌词: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清早船儿去呀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舱。四处野鸭和菱藕啊,秋收满畈稻谷香,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
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洪湖水浪打浪》是王玉珍演唱的歌曲,创作于1958年,先是1959年湖北省实验歌剧团首演的歌剧《洪湖赤卫队》中一个场次的主题曲,1961年歌剧改编成同名电影后成为电影主题曲,很快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歌词运用了通韵的押韵形式,分前八句和后六句两片。上片重写洪湖之景,下片重抒感恩之情。歌曲富于民歌特色,是湖北民歌的象征。1994年入选“百歌颂中华”优秀纪念歌曲奖。
《洪湖水浪打浪》创作背景是什么?
《洪湖水浪打浪》是王玉珍演唱的歌曲,创作于1958年,先是1959年湖北省实验歌剧团首演的歌剧《洪湖赤卫队》中一个场次的主题曲,那么《洪湖水浪打浪》创作背景是什么呢?
1. 洪湖,这片革命的热土,曾经是全国农村土地革命的中心之一,孕育了数不清的革命传奇与光荣壮举,谱写了一曲曲不朽的英雄之歌。
2. 众所周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就是以洪湖为中心,在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为代表的湘鄂西党组织的领导下,带领湘鄂西军民,通过武装斗争创建起来的全国几块主要的根据地之一,洪湖瞿家湾是湘鄂西苏区鼎盛时期的首府。
3. 为了纪念这段充满传奇的革命时代,湖北省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对这些地方素材的发掘与收集。1952年,湖北省、地、县三级文工团经过整编后,建成了一个约70人的歌剧团,定名为湖北省地方歌剧团。
这个歌剧团汇聚了众多来自各地优秀的音乐人才,其中包括《洪湖水浪打浪》的词曲作者张敬安、欧阳谦叔等人。张敬安1925年3月出生于麻城,1949年毕业于湖北省国立师范大学音乐系,具有较高的音乐天赋;欧阳谦叔生于1926年12月,湖南双峰人,从小深受家庭音乐熏陶,解放初在上海音乐学院专修班毕业。他们在创作歌剧《洪湖赤卫队》及谱写《洪湖水浪打浪》词曲前,就曾一起合作过约20部新歌剧。
这些年轻的歌剧团成员们,出于对新中国的无比热爱与对洪湖革命的景仰,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他们积极深入群众,发动群众,广泛地搜集洪湖的革命斗争歌谣、故事和洪湖渔歌、民间小曲,为创作《洪湖赤卫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1958年,湖北省歌剧团决定把搜集到的动人的英勇故事搬上舞台,以民族音乐形式纪念这段革命历史,并作为进京参加国庆10周年献演的节目。《洪湖赤卫队》由湖北省歌剧团以梅少山、杨会君、张敬安、欧阳谦叔、朱本和等为骨干集体创作,作曲由张敬安和欧阳谦叔负责。
他们为创作《洪湖赤卫队》再次到洪湖实地采访,分别召开革命老人和文艺积极分子座谈会,征求意见,修改剧本,是年冬歌剧剧本完成。
5. 歌剧《洪湖赤卫队》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描写了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地主恶霸、反动势力的殊死斗争。主要内容为1930年前后,湖北沔阳县委把赤卫队撤离后,当地白极会头子彭霸天在国民党部队的支持下企图卷土重来,赤卫队在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和队长刘闯的率领下继续袭击敌人。
刘闯有勇无谋,枪打密探而暴露目标。韩英在掩护队伍撤退中,与分队长王金标一同被捕。后来王金标叛变,韩英宁死不屈。敌人把韩英的母亲找来劝降,韩英母女互相勉励,坚贞不屈。
敌人把叛徒王金标放回,想诱骗赤卫队进入伏击圈。此时彭霸天的副官表露了地下党员的真实身份,以自己的生命掩护韩英逃脱。韩英回到赤卫队枪毙了叛徒,配合红军作战,消灭了彭霸天。
6. 这部歌剧,深受各界群众的喜爱,里面的许多唱段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剧中人物韩英与秋菊的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即是其中流传最广的唱段之一,是这部六场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一场——赤卫队打完胜仗后的一首独立性插曲。
这首歌曲的音乐是从湖北天沔花鼓戏和天门、沔阳(洪湖原属该县)、潜江一带的民间音乐中,汲取最富于生命力的乐汇创作而成的,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江汉平原的歌曲《襄河谣》和天门小曲《月望郎》成为其主要的音乐素材。在《襄河谣》中,唱的是人民饱受洪水之患的悲苦心情。其歌词为“襄河水呦,黄又黄啊,河水滚滚起波浪啊。年年洪水冲破堤,多少人民受灾殃”,描述了在解放前由于国民党腐朽统治,襄河堤岸连年不加修整,以致洪水泛滥使老百姓受害之景象。
张敬安收集到这段素材后为这段民谣的旋律所感动,在谱写歌曲唱段时,把它很自如地运用到歌剧中。当时他写这段音乐的旋律和前八句歌词一气呵成,后面的一段歌词与重唱部分旋律则由欧阳谦叔续写。 以上就是对于《洪湖水浪打浪》创作背景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电影《洪湖赤卫队》的全部歌曲
《洪湖赤卫队》的全部歌曲:《洪湖水浪打浪》演唱:王玉珍 傅凌《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朱本和、张敬安等编剧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拓展资料《洪湖赤卫队》是于1961年上映的歌剧艺术片电影,由谢添执导,由王玉珍等主演。1930年,湖北沔阳县委为配合红军行动,暂时把赤卫队撤离彭家墩。
洪湖赤卫队在乡党支部书记韩英和队长刘闯的带领下,与敌人展开了艰苦曲折的斗争。王金标叛变,韩英不幸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韩英始终坚贞不屈。赤卫队在党的领导和乡亲们的支援下,坚持斗争,终于打回了彭家墩,击毙了彭霸天,消灭了保安团和地方反动武装,红旗又在洪湖上迎风飘扬。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