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是谁设计的?赵州桥是谁设计的
赵州桥是李春设计的。赵州桥的设计者是李春。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赵州桥。赵州桥,又称大石桥、安济桥,这座桥是隋代杰出的工匠李春于大业六年(610年)建造的。因“券”小于半圆、“撞”空而不实、洞砌并列式,被称为赵州桥“桥体三绝”。李春系隋代匠师,赵郡(今赵县)人。隋开皇十一至十九年(591—599年)他担任总设计师,率能工巧匠李通等建造赵州桥,宋代改名安济桥。

在世界桥梁史上首创敞户拱学派。据世界桥梁考证,赵州桥敞肩拱结构,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比中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赵州桥的设计施工符合力学原理,结构合理,选址科学,体现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上的巨大成就。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其建造工艺独特,在世界桥梁史上首创“敞肩拱”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雕作刀法苍劲有力,艺术风格新颖豪放,显示了隋代浑厚、严整、俊逸的石雕风貌,桥体饰纹雕刻精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赵州桥在中国造桥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全世界后代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赵州桥是谁设计的
李春。赵州桥建于隋代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
赵州桥,是一座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南洨河之上的石拱桥,因赵县古称赵州而得名。当地人称之为大石桥,以区别于城西门外的永通桥(小石桥)。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其建造工艺独特,在世界桥梁史上首创“敞肩拱”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赵州桥的雕作刀法苍劲有力,艺术风格新颖豪放,显示了隋代浑厚、严整、俊逸的石雕风貌,桥体饰纹雕刻精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赵州桥在中国造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全世界后代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赵州桥的合理选址是它成为千年古桥的一个重要原因。李春将赵州桥的基址选在洨河的粗砂之地,是因为以粗砂为根基可提升桥梁的承重力度,以确保桥梁的稳定性。
现代勘测表明,赵州桥的桥址区域地层分布稳定,地基土主要以密实的粉质粘土为主,中间有粉土和砂土夹层,是修建这种特大跨度单孔桥梁的比较理想的场所。
赵州桥是谁设计的?
赵州桥是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的,始建于隋开皇十五年至隋大业元年。结构奇特、造型美观、居世榜首的赵州桥,凝聚了李春的无数的汗水和心血。
这个浓缩了中华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桥梁,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为中国桥梁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赵州桥选址洨河两岸较平坦处,选用质地坚硬的青灰色砂石作为建桥石料,采用单孔长跨形式,河心不立桥墩。全桥均采用顺桥方向砌置方法,由多道相对独立的拱券沿宽度方向并列组合而成;每券砌完全合拢后就成一道独立拼券砌完一道供券,移动承担重量的“鹰架”,再砌另一道相邻拱。李春经过周密考察,根据水陆交通的需要和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继承前人建桥经验,精心绘制图纸,详细计算用料,挑选高技术石匠,成功地在洨河上建造了一座举世闻名的赵州大石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赵州桥的设计和建造者是谁?
赵州桥的设计和建造者是隋朝匠师李春。李春,隋代造桥匠师。
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建造赵州桥(安济桥)。赵州桥建于隋代,隋朝统一中国后,结束了长期以来南北分裂、兵戈相见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当时的赵县是南北交通必经之路,从这里北上可抵重镇涿郡(今河北涿州市),南下可达京都洛阳,交通十分繁忙。扩展资料:荣誉表彰1961年3月4日,赵州桥纳入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认定为世界第十二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 。1999年,赵州桥被评为石家庄市十佳景点 。2009年,赵州桥被评为“河北最美30景” 。
2010年,赵州桥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及“河北省最具影响力十大文物景观”。2012年,赵州桥景区被评为河北省省级风景名胜区 。
赵州桥是伟大的设计,赵州桥是谁设计创造的?
赵州桥是经过1300年的未倒,并详细地展大家的外表,其设计师是我国元朝的匠人李春。虽然元朝是短暂的,但它在科技进步方面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成就,赵州桥就是其中的杰出成就。
桥梁刚刚建成,八仙之一的张果老骑着驴子远远地走过来,看到鲁班春风得意的样子,便想和他开个玩笑。正好柴王爷推着小汽车也赶往路边,张果老问鲁班:这座桥能不能经得住大家两个人?鲁班说:没问题,大家放心吧。没想到张果老用法力将五岳(五座高山)搬到桥上,桥立刻摇晃起来。鲁班急忙跳到桥下,用双手支撑着桥身,这样两个人就能顺利地和五座山走过桥。从此,桥上留下了鲁班的指印、张果老驴的指印和柴王爷的车槽,不过毕竟是传说而已。其实,这座石桥是由元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的,可惜史书中对其个人行为的记载甚少。为什么赵州桥如此出名?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它的建筑形式。
该桥为砂石材料造的弧形公路桥,拱桥长50,82米,宽9.6米,桥面宽9.6米,是当时世界上大跨度的石拱桥。这座大桥的特点是石拱桥两侧有两个小拱,这四个小拱不仅节约了砂石材料,减轻了桥身的净重,而且在产生洪水的情况下,可以从小拱排水管道中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在选择桥基、维护桥拱、结构加固桥身等方面,李春也采用了许多科学研究的恰当方法。
因此,这座石桥虽然历经1300多年的悠久,但仍能完好无损地储存起来。赵州桥雄伟壮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桥梁两侧的护栏,拦板装饰设计得非常漂亮,石栏;手工雕刻的蛟龙图片,有的相互盘绕,有的口中吐出美丽的浪花;,有的在拦板孔里钻,有的像怪兽。
两边用花叶和浪涛衬托,形态各异,给人一种柔和唯美的感觉。整座桥的轮廊都很清晰;,线框很温和,各代作家都写过很多 赞美的诗。明朝有人将其描述为初出云彩的一轮新月,雨后初晴的七色彩虹。赵州桥是我国工人聪明的晶体,是中华文化的骄傲,它不仅是我国著名的开拱桥,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桥,它比欧洲第一座澳波河岸的赛雷桥早700多年,赛雷桥早在1700多年前就被破坏了。
赵州桥是很伟大的设计,赵州桥的设计师是谁?
赵州桥是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楠溪江上的一座石拱桥。古时以赵县名。
赵州桥始建于隋代,由工匠李纯设计建造。后来,宋哲宗赵旭给它取名安吉桥,并以此为正名。一踏入赵县,一首《谁来修赵州桥》就飘到了现场,让人直观地沉浸其中,熟悉起来,因为我们小时候的课本上就有赵州桥的教训。1961年3月4日,安吉桥(大石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赵州桥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因赵县古为赵州,故一般称赵州桥。被誉为“天下第一桥”、“世界奇迹”。
赵州桥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跨度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单孔圆弧开肩石拱桥。其施工工艺独特。它是世界桥梁史上第一个“开肩拱”结构。
它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刚劲有力的雕刀,新颖大胆的艺术风格,展现了隋朝雄浑、严谨、帅气的石刻风格。桥身雕刻精美,艺术价值高。
赵州桥始建于隋代,由工匠李纯设计建造。它有1400多年的历史。李淳,隋代工匠,赵县(今赵县)人。隋开皇十一年至十九年(591-599年)任总设计师,带领能工巧匠李同修建赵州桥,宋代改称安吉桥。
世界桥梁史上第一所开放式拱门学校。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宽九米,中间有车马,人行两旁。这么长的桥全是石头做的。
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桥洞,横跨37多米宽的河流。桥顶左右两侧各有两个拱形小桥洞。平时河水从桥孔中流过,当发生洪水时,河水仍然可以从四个小桥孔中流过。赵州大桥的建设,以附近县产的硬质蓝灰色砂岩为石材,采用弧形拱形,降低石拱高度。
主洞净跨37.02米,拱高仅7.23米。拱高与跨度之比约为1:5,从而达到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赵州桥选址合理,是其成为千年古桥的重要原因。
李春选择在沿河粗砂的赵州桥选址,是因为粗砂做地基可以增加桥梁的承载力,保证桥梁的稳定性。开肩拱:在两个拱肩部各建两个对称的小拱,位于主拱的肩部。符合结构力学原理,排水面积增加16.5%,节省石料。
大跨度、平弧:单孔大跨度,河中无桥墩;弧形拱,降低石拱高度。它优于多孔桥单跨跨度小,桥墩不利于泄洪的特点。赵州桥桥台为低拱脚、浅基础和短桥台。它直接建在天然沙石上,并在此基础上用5层石条构成桥台,每层略高于上层。
赵州桥之所以出名,除了时间长外,比国外按同样原理建造的桥梁还要早数百年。而且它如此强大,也是有原因的。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