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镇在哪里?汉口就是武汉吗
汉口镇在武汉长江、汉水(古称夏水)以北的地域,隔长江与武昌相望,隔汉江与汉阳相望。汉口是中国四大名镇之首、武汉三镇之一。汉口地处武汉长江、汉水(古称夏水)以北的地域,隔长江与武昌相望,隔汉江与汉阳相望。汉口是当今武汉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汉口地区包括江岸、江汉、硚口和黄陂、东西湖五个市辖区,除黄陂与东西湖外其他三个区均是早期汉口的建成区域,位于汉口的江岸区是近代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和内陆第一大港,拥有列强在华规模第三的汉口租界。

在武汉三镇中,汉口作为集镇,形成最晚,但是发展最快。汉口因其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说。明朝成化年间,汉江几经改道,最后使得今天的汉口成为同临两江的黄金地段。地理位置的优越,吸引了周边的地主、农民、手工业者和全国各地的商人逐渐在此聚集。清朝晚期,依清政府与外国政府缔结的不平等条约,汉口被辟为通商口岸。汉口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外国人在此地大规模投资,有五个国家再次开辟了租界。从上游往下游依次是:汉口英租界、汉口俄租界、汉口法租界、汉口德租界和汉口日租界。周边破产农民更是大规模地涌入汉口。

至20世纪初,汉口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大城市,被称为“东方芝加哥”。1926年11月,北伐军攻克武汉之后,国民党将国民政府从广州迁至汉口,并将武昌、汉阳、汉口三镇作为“京兆区”,统称武汉市。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在官方文件中将三镇合并为一个行政区划。但是1927年的宁汉合流之后,武汉市又被拆为汉口特别市(类似目前的直辖市)、武昌市和汉阳县,直到1949年共产党掌握政权之后才重新合并为武汉市至今。
汉口在中国的什么地方?
湖北省武汉市汉口(Hankou,旧时译作Hankow),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是武汉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武汉地区的金融、商贸、对外交往中心和主要交通枢纽,自古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以“东方芝加哥”之名驰声于海内外。汉口自古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地处武汉市长江西北、汉江以北的地域,东南隔长江与武昌相望,西南隔汉江与汉阳相望。
”据刘献廷《广阳杂记》)[1]。近代,汉口脱离汉阳府管辖,于1923年短暂设立为中国第一个直辖市───汉口市,一时间,武汉摆脱了古代武昌府、汉阳府,双城望江,近代武昌市、汉口市两城相对,是为三镇鼎立。中华民国时期的汉口市高度繁荣,包括汉阳人口曾达到百万,号称东方芝加哥,使武汉三镇综合实力曾仅次于上海,位居亚洲前列。其后汉口与武昌、汉阳合并为今之武汉市,与武昌、汉阳并称武汉三镇。汉口就是武汉吗?还是武汉的一个县城?还是什么地方…
汉口只是武汉市区长江西岸汉江北岸区域“硚口,江岸,江汉”三区的统称,没有行政上的称谓了。汉口自古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地处武汉市长江西北、汉江以北的地域,东南隔长江与武昌相望,西南隔汉江与汉阳相望。
大汉口地区包括江岸、江汉、硚口和黄陂四个市辖区,除黄陂外其他三个区均是早期汉口的建成区域,位于汉口的江岸区是近代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和内陆第一大港,拥有列强在华规模第三的汉口租界。汉口得名于地处汉江注入长江之口,因古时称汉水为夏水,故当时有夏口之地名。但夏口既没有聚集成市,也不是今天的汉口之所在。扩展资料汉口镇汉口镇处于长江中游,古代以水运为主,有“九省通衢”之称,后铁路运输发展,水陆并运,因处于我国南北中间位置,与其他省市联系方便。今之汉口,原与汉阳相连,是汉阳县属地。即使在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两地以河为界后,汉口也一直属汉阳管辖,至1899年 (清光绪二十五年)设立夏口厅,汉口始与汉阳分治。因此,汉口一直没有如汉阳、武昌那样环绕四周的古城垣。
汉口作为地名在史籍上出现。汉口其实只有500余年历史,始于明代成化年间的汉水改道。汉水原来从龟山南边注入长江,成化年间其主流则从龟山北的集家嘴注入长江。
汉口自鸦片战争后开埠通商,在武汉市汉口沿江大道中段,江汉路以北、麻阳街太古下码头以南、中山大道东南的滨江地段,这便是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上半叶汉口租界的遗存。
四大名镇是指哪些?
一.中国四大名镇是哪四个镇? 答:景德镇、汉口镇、佛山镇、朱仙镇 四大名镇指的是河南朱仙镇(版画、年画)、湖北汉口镇(商业中心)、广东佛山镇(手工业)、江西景德镇(瓷器)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明清时被称为天下四大镇。
二.四大名镇分别因什么而出名? (一)河南朱仙镇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的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南20公里处。
汉口镇即湖北省武汉市的汉口,汉口得名于地处汉江之口,汉口的发展,始于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以后,其主要是利用长江、汉水的水运之便,作为码头和商业市镇发展起来的。古代有“九省通衢”之称,后铁路运输发展,水陆并运,因处于我国南北中间位置,与其他省市联系方便。汉口与北京、佛山、苏州并称为“天下四聚”。
(三)广东佛山镇 广东佛山镇,明清时为南方手工业重镇。 佛山镇,今广东省的佛山市,广东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北部,我国南方著名的手工业城镇。今为我国四大丝织业中心之一。
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水路踞广州上游而处西江、北江下游,是水路通达省城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上毗邻港澳,水陆交通四通八达。 古籍记载:“诸宝货南北互输,以佛山为枢纽,商务益盛。
”繁荣的商贸带动了以手工业为主的制造业迅速发展。到明清时期,佛山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合为“中国四大名镇”。逐步发展成为岭南地区商品集散地和冶铸、陶瓷、纺织、中成药等制造业的中心。 (四)江西景德镇 江西景德镇,以青花瓷器闻名世界,号称“瓷都”。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历史上与汉口镇、佛山镇、朱仙镇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镇。 下辖乐平市、浮梁县、昌江区和珠山区,全市土地面积5256平方公里,总人口160余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地区,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卫生城市等诸多荣誉。
汉口在哪
汉口是武汉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武汉的商业中心,与武昌和汉阳并称武汉三镇。汉口地处长江西北、汉水以北的地域,隔长江与其东南侧的武昌相望,并汉江与其南侧的汉阳相望。
虽然三镇在行政上已经合并接近60年之久,这种情形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汉口得名于地处汉江注入长江之口,因古时称汉水为夏水,故当时有夏口之地名。但夏口既没有聚集成市,也不是今天的汉口之所在。1949年以后,“汉口”不再是一个官方的行政区划名称。这一点,汉口与武昌、汉阳不同。武昌、汉阳至今仍是区级行政区划的名称,而汉口被分割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三个区级行政区划。民间也常常把东西湖区吴家山、常青花园一带称为汉口,实际上东西湖区位于张公堤以外,并不属民国时期的汉口市,原属汉阳县,1964年析置建区。
同时,汉口也是武汉市市委市政府以及其它市级政府部门的所在地。汉口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街道:汉正街、江汉路、解放大道、中山大道、武胜路、吉庆街、沿江大道、京汉大道、发展大道、建设大道、黄浦大街、一元路、二耀路、三阳路、四唯路、五福路、张公堤、香港路、民生路。汉正街是汉口历史上最早的中心街道,是万商云集、商品争流之地。
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水,发源于陕西省,由此附近注入长江,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级政府行政建制中,从来没有汉口这个区划,但是在一些系统之内还是常常将它们在武汉市的机构冠以“汉口”二字。例如铁路系统的汉口火车站(除此之外另有武昌火车站和汉阳火车站),水利系统的汉口水文站等等。历史沿革武汉有武昌、汉阳、汉口三镇,其发展的历史、规模、速度各有不同的特色。
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与今鄂州市互换的。从考古发掘来看,武昌在新石器时代的水果湖放鹰台和南湖老人桥、洪山区花山乡的许家墩和棋子墩等处,就是古人栖居之地。汉口作为地名在史籍上出现。今天的汉口其实只有500余年历史,始于明代成化年间的汉水改道。
汉水原来从龟山南边注入长江,成化年间其主流则从龟山北的集家嘴注入长江。汉水改道后的低洼荒洲地带,至清嘉庆年间发展成为与河南朱仙、江西景德、广东佛山并称四大名镇之盛誉的汉口。汉口自鸦片战争后开埠通商,西方列强凭借种种政治特权和经济、技术优势,纷纷来汉开设洋行,创办工厂。既倾销洋货,又利用内地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加工农副产品运销国外,同时直接生产商品占领中国市场。
沿江租界地区先后有8国商人建立银行,开办汇兑、信贷、储蓄存款、买卖货币、发行钞票等业务。这些外国银行80%建立于清末时期,少数建于民国前期,1920年达到18家。最早在汉开设银行的是英国的麦加利银行,它于1863年率先来汉在英租界设立分行,随之英国又开设汇隆、汇丰、丽如、利生银行共5家。美国有花旗、友华、万国银行3家,日本有正金、住友、汉口银行3家,还有德、俄、比利时、意大利、法国等国开办了德胜、清华、华比、义品、东方汇理银行等。
在众多的外国银行中,历史悠久,业务最活跃,势力最大,作用最突出的要算汇丰银行。随着外国银行越开越多,汉口成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中心,它们使外商洋行获得资金融通的便利,经营超过其本身营运资金许多倍的业务。1902年汉口进出口货物共值10032.1万两白银,1910年增加到15219.9万两白银,汉口外汇行情完全由外国银行操纵。
汉口海关关税也由英国汇丰银行控制,英国以汇丰银行为海关金库。旧时的舞场手工业发达,以造船、冶金、铸造钱币为主,武昌的陶瓷名叫影青瓷。另外,,在武昌最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黄鹤楼的屡次兴废,从三国时代至今已历十余次,每次重建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反映出各个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水密切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故名汉阳。公元606年,即隋朝大业二年,改汉津县为汉阳县,汉阳名称自此开始。唐代将县治移至汉阳市区后,才迅速发展起来。汉阳,特别是鹦鹉洲一带,历来是长江中游商船集散的地方。
唐宋元明各朝代,商业手工业很是繁华。同时,汉阳还是游览胜地,位于汉阳的归元寺是武汉市佛教丛林保护得最好的一处,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昌和汉阳筑城起始于同一时期,约有1800年历史。
历史上,汉口,汉阳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同步发展的。直至明代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汉水改道(汉水在历史上改道不下8次)从龟山北麓入江以后,汉口才独立发展,仅有500多年的历史。汉阳、汉口很早就筑有城墙,分别被当作过县治之所在。汉口后来迅速成为一座新兴商埠,名声和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武昌和汉阳,,明末清初,汉口已与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镇,海外誉为“东方芝加哥”。
汉口的港口贸易运输业颇为发达,成为我国内河最大的港口,有“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吴琪诗)状其景,“居民填溢商贾辐楼,为楚中第一繁盛处”。颇能反映其繁盛。清乾隆年间,汉口更盛于世,仅“盐务一事,亦足甲于天下”。
清朝末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905年在汉口修筑张公堤。这条堤对逐年降低后湖一带的水位,使荒湖野洲形成�。
中国的四大古镇分别是哪里?
中国四大古镇一般是指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镇,河南的朱仙镇。 这四个城镇都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是灿烂的汉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对研究汉族建筑,历史,人口,风俗,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古镇充分体现了汉族传统建筑风格和规划思想。是显示汉族历史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名镇。1 佛山镇(广东)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水路踞广州上游而处西江、北江下游,是水路通达省城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上毗邻港澳,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古籍记载:“诸宝货南北互输,以佛山为枢纽,商务益盛。”繁荣的商贸带动了以手工业为主的制造业迅速发展。
到明清时期,佛山与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合为“中国四大名镇”。逐步发展成为岭南地区商品集散地和冶铸、陶瓷、纺织、中成药等制造业的中心。以至与京城、汉口、苏州合称为“天下四聚”。
繁华的商贸活动和兴旺的手工制造业孕育了中医中药行业的迅速发展。 2 景德镇(江西)德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雄踞长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
1953年6月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直辖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50万。 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
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毛泽东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国宾馆用瓷以及各类艺术陶瓷倍受世人赞赏。景德镇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郭沫若先生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镇与世界紧密相连。
3 汉口镇(湖北)湖北省武汉市的汉口,四大名镇之首,处于长江中游,古代以水运为主,有“九省通衢”之称,后铁路运输发展,水陆并运,因处于我国南北中间位置,与其他省市联系方便。 汉口历史上与景德镇、佛山镇、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开埠后即显示出作为中西部农产品总汇市场的巨大优势。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内河口岸,对外贸易的中心口岸由广州移到上海。上海开埠后,湖广商人通过长江主航道可方便、迅速地从上海转口出入。
作为内地开埠的第一大港汉口,此后同全国最大的外贸中心上海之间,形成了近百年来最繁忙的流通渠道。汉口港开埠成为湖北经济变化的里程碑。在茶叶、生漆、烟叶等当时的全国主要出口商品中,汉口出口占有重要地位,茶叶曾长期居出口首位。
茶叶贸易的兴旺,使汉口成为全国三大茶市之一,集纳两湖、赣、皖的茶叶,形成出口总汇。 4 河南开封县朱仙镇 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南20公里处,与广东的佛山、江西的景德、湖北的汉口同为我国的四大商埠重镇。相传战国为朱亥故里,亥居仙人庄,故名朱仙镇。
朱亥本是一位屠夫,因勇武过人,被信陵君聘为食客,以后曾在退秦、救赵、存魏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信陵君的盖世英名也是与他发现和任用朱亥分不开的。朱仙镇的全盛时期是明末清初。当时全镇面积为25平方公里,人口二十多万,民商四万多户。镇内街道纵横、百货云集。
贾鲁河将全镇分为东镇和西镇。明清两代东镇是重要市街。乾隆以后,因黄河决溢,镇中屡遭水患,东镇地势较低,商贾多由东镇移至西镇。
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岳飞曾在这里大败金兵,取得朱仙镇大捷。岳飞曾有以五百精骑大破十万金兵的壮举,金兀术也不得不感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上一篇:三伏天多少天?三伏天有多少天
下一篇:什么叫轻浮?轻浮是什么意思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