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四大名园特点是什么?我国的四大名园是哪四个

四大名园特点是什么?我国的四大名园是哪四个

最佳回答2022-11-25

四大名园特点有:

1、叠石理水。江南水乡,以水景擅长,水石相映,构成园林主景。太湖产奇石,玲珑多姿,植立庭中,可供赏玩。宋徽宗营艮岳,设花石纲专供搬运太湖石峰,散落遗物尚有存者。又发展叠石为山,除太湖石外,并用黄石、宣石等。明清两代,叠石名家辈出,如周秉忠、计成、张南垣、石涛、戈裕良等,活动于江南地区,对园林艺术贡献甚大。

四大名园特点是什么

2、花木种类众多,布局有法。江南气候土壤适合花木生长。园林堪称集植物之大成,且多奇花珍木,如拙政园中的山茶和明画家文徵明手植藤。扬州历来以莳花而闻名。清初扬州芍药甲天下,新种奇品迭出,号称花瑞。江南园林得天独厚和园艺匠师精心培育,因此四季有花不断。江南园林按中国园林的传统,虽以自然为宗,绝非丛莽一片,漫无章法。江南多竹,品类亦繁,终年翠绿以为园林衬色,或多植蔓草、藤萝,以增加山林野趣。也有赏其声音的,如雨中荷叶、芭蕉,枝头鸟啭、蝉鸣等,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特色,是古典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具体体现。

四大名园特点是什么

3、建筑风格淡雅、朴素。江南园林沿文人园轨辙,以淡雅相尚。布局自由,建筑朴素,厅堂随宜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榭廊槛,宛转其间,一反宫殿、庙堂、住宅之拘泥对称,而以清新洒脱见称。这种文人园风格,后来为衙署、寺庙、会馆、书院所附庭园,乃至皇家苑囿所取法。宋徽宗的艮岳、苑囿中建筑皆仿江浙白屋,不施五彩。清初营建北京的三山五园(见圆明园)和热河的避暑山庄,有意仿效江南园林意境。

四大名园的园林特点

第一,叠石理水。江南水乡,以水景擅长,水石相映,构成园林主景。

宋徽宗营艮岳,设花石纲专供搬运太湖石峰,散落遗物尚有存者。又发展叠石为山,除太湖石外,并用黄石、宣石等。明清两代,叠石名家辈出,如周秉忠、计成、张南垣、石涛、戈裕良等,活动于江南地区,对园林艺术贡献甚大。第二,花木种类众多,布局有法。

江南气候土壤适合花木生长。园林堪称集植物之大成,且多奇花珍木,如拙政园中的山茶和明画家文徵明手植藤。扬州历来以莳花而闻名。

清初扬州芍药甲天下,新种奇品迭出,号称花瑞。江南园林得天独厚和园艺匠师精心培育,因此四季有花不断。江南园林按中国园林的传统,虽以自然为宗,绝非丛莽一片,漫无章法。

其安排原则大体如下:树高大乔木以荫蔽烈日,植古朴或秀丽树形树姿(如虬松,柔柳)以供欣赏,再辅以花、果、叶的颜色和香味(如丹桂、红枫、金橘、蜡梅、秋菊等)。江南多竹,品类亦繁,终年翠绿以为园林衬色,或多植蔓草、藤萝,以增加山林野趣。也有赏其声音的,如雨中荷叶、芭蕉,枝头鸟啭、蝉鸣等,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特色,是古典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具体体现。

第三,建筑风格淡雅、朴素。江南园林沿文人园轨辙,以淡雅相尚。布局自由,建筑朴素,厅堂随宜安排,结构不拘定式,亭榭廊槛,宛转其间,一反宫殿、庙堂、住宅之拘泥对称,而以清新洒脱见称。这种文人园风格,后来为衙署、寺庙、会馆、书院所附庭园,乃至皇家苑囿所取法。

宋徽宗的艮岳、苑囿中建筑皆仿江浙白屋,不施五彩。清初营建北京的三山五园(见圆明园)和热河的避暑山庄,有意仿效江南园林意境。如清漪园的谐趣园仿寄畅园,圆明园的四宜书屋仿海宁安澜园;避暑山庄的小金山、烟雨楼都是以江南园林建筑为范本。这些足以说明以蕴含诗情画意的文人园为特色的江南园林,已成为宋以后中国园林的主流。

北方士大夫营第建园,也往往延请江浙名师为之擘画主持。

我国的四大名园是哪四个?各有什么特色?

 颐和园(Summer Palace).简介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距北京城区15千米。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占地约290公顷。

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

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

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

古树名木 1600 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

以万寿山和昆明湖等组成的风景游览区。也可分为万寿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三部分。以长廊沿线、后山、西区组成的广大区域,是供帝后们澄怀散志、休闲娱乐的苑园游览区。前山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

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颠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琐,气势磅礴。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碧波荡漾的昆明湖平铺在万寿山南麓,约占全园面积的3/
4.�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湖中有一座南湖岛,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

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姿,形态互异。涵虚堂、藻鉴堂、治镜阁三座岛屿鼎足而立,寓意着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阅看耕织图画柔桑拂面,豳风如画,乾隆皇帝曾在此阅看耕织活画,极具水乡村野情趣。

与前湖一水相通的苏州街,酒幌临风,店肆熙攘,仿佛置身于二百多年前的皇家买卖街,谐趣园则曲水复廊,足谐其趣。在昆明湖湖畔岸边,还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铜牛,赏春观景的知春亭等点景建筑非常好。后山后湖碧水潆回,古松参天,环境清幽。

多年以来,颐和园管理处以“文化建园 ”为宗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大力推进颐和园的保护、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借景环境、山形水系、文物古建、植被景观为颐和园的核心保护内容,建立了完整的颐和园保护管理体系。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颐和园加快了建设和保护的步伐,先后投入巨资恢复了四大部洲、苏州街、景明楼、澹宁堂、耕织图等景区,积极参与周边环境改造,延续颐和园的历史人文环境,恢复了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建设了国内园林系统内最先进的文昌院博物馆。 1998年12月2日,颐和园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环境景观,卓越的保护管理工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

盘点:广东四大名园分别是哪四个及其特点

余荫园: 余荫山房,又名余荫园,位于广东番禺南村镇东南角。余荫山房布局精巧。

通过名工巧匠的精雕细刻,使全园的文饰做到丰富而精致、素色而高雅,给人们一种恬静和雅淡的美感,如置身于“波暖尘香”之中。余荫山房园地虽不足2000平方米,但亭桥楼榭,曲径回栏,荷池石山,名花异卉等,一应俱全。清晖园: 清晖园内水木清华,景致清雅优美,龙家故宅与扩建新景融为一体,利用碧水、绿树、古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阁交互融合。集我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艺术于一身。

突出了我国庭院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主要景点船厅、碧溪草堂、红蕖书屋、澄漪亭、惜阴书屋、竹宛、归寄庐、笔生花馆、斗洞、读云轩、沐英涧、留芬馈等。可园: 东莞可园位于东莞市城区博厦,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

它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为莞城人张敬修所建,此人以例捐得官,官至广西按察,后被免职回乡,便修建可园,三年后竣工。可园最早的前身是冒氏宅,可惜由于年代久远,现已无任何记载。1850年,清代的武将张敬修完成了可园的建筑。

园子修好后,张敬修邀请各方名士前来助兴,席毕,张敬修带着大家参观家宅,评点一番。张询问大家的意见,不知是来的人水平太低,讲不出什么道道呢,还是不敢乱讲话怕万一讲得不好惹恼了张,只是点头称许“可以,可以”,于是张敬修将此园就名为“可园”,可字还包含了“合适、称心如意”的意思。梁园: 梁园是佛山梁氏宅园的总称,主要由“十二石斋”、“群星草堂”、“汾江草庐”、“寒香馆”等不同地点的多个群体的精华部分组成,规模宏大,主体位于松风路先锋古道。

梁园是清代岭南文人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布局精妙,宅第、祠堂与园林浑然一体,岭南式的“庭园”空间变化迭出,格调高雅;造园组景不拘一格,追求雅淡自然,如诗如画的田园风韵;富于地方特色的园林建筑式式俱全、轻盈通透;园内果木成荫、繁花似锦,加上曲水回环、松堤柳岸,形成特有的岭南水乡韵味;尤以大小奇石之千姿百态、设置组合之巧妙脱俗而独树一帜。

西湖四大名园是哪四大?分别有何特色?

对于杭州,只知道西湖你就out啦!在西湖盛名的掩映下,还有四座名园静候你的大驾光临。 西湖第一名园—刘庄 现西湖国宾馆 刘庄在西湖边已经一百年了,坐落于杨公堤旁。

因环境优美、建筑精致、陈设典雅及人文丰富,而被誉为“西湖第一名园”。 清末,它是门禁森严的私家园林刘庄,第一代主人与孙中山是同乡。建国后成了专门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国宾馆。 先后下榻刘庄的外国政要有43位,毛泽东主席曾38次下榻于此,邓小平1993年初南巡讲话后,路经杭州,也在刘庄休息了几天,江泽民1993年初到刘庄,惊叹于这里美丽的景色,欣然挥笔题写“西湖国宾馆”,2003年他再次入住刘庄。

门票:无,但需消费才可进入 地址:杭州杨公堤18号 西湖第二名园—汪庄 现西子宾馆 汪庄始建于1927年,原系汪裕泰茶庄,以其建筑瑰丽别致,声名鹊起于西子湖畔各庄园之中,成为钱塘风流胜地,一时风光无限。 1958年,著名建筑大师戴念慈先生主持设计修整,让古意放达的园林重现生机,1979年9月经省委批准,逐步对外开放,改称浙江西子宾馆。 毛泽东曾27次下榻汪庄,这里也曾接待过邓小平、陈云等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各国总理和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等国外政要,以及巴金、夏衍等文化巨匠。

也是2016年G20杭州峰会欢迎晚宴主场地。 宾馆三面濒湖、依山傍水,独揽西湖胜景,庭院广阔,湖岸线长达1560米,西湖有十景,西子也有十景。乾隆皇帝的御用钓台、周显德间真珠泉遗址,汪裕泰茶园等等,皆在步步之间映入眼帘。

门票:只有自助餐,下午茶,住宿才能进去 地址:杭州西湖区南山路37号(雷峰塔旁) 西湖第三名园—郭庄 郭庄,又称汾阳别墅,是杭州西湖园林中最具江南古典园林特色的私家宅园。该园面临西湖,背靠西山,空间景观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真可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达到了园林意境美的较高境界。 郭庄1907年(光绪13年)由杭州绸商宋端甫建造,民国期间转卖给汾阳籍贯人士郭氏由此改称汾阳别墅,俗称郭庄。

在很多人看来,郭庄之不幸在于它坐落杭州且毗邻西湖,湖光山色、雷峰保俶、苏白二堤、灵隐……郭庄在这些中间,自然是很不出挑的。若放在他处,说不定会知名很多。但是郭庄绝离不开西湖,若没有湖,郭庄不能成为名园。郭庄比典型的苏州园林多了两点。

1. 借景西湖的大气——开阔;2. 供人使用的人气——流动。 景苏阁南侧通过回廊设置了三重窗,三重窗中的景有两个层次。一是窗外的假山石与绿色植物,二是远远望去的西湖水。此时是一个通而不达的局面,视线是通达的,但是空间上确实曲折的。

大气的西湖湖景与园林结合在一起。 门票:10元 地址:杭州西湖区花港观鱼景区内 西湖第四名园—蒋庄 蒋庄位于西湖花港观鱼公园内,是“园中之园”。南接南湖,面邻西山,北枕西里湖,“郊园贵野趣,宅园贵清新”,蒋庄将园中景物和园外大千世界融为一体,从而有了“两面长堤三面柳,一园山色一园湖”的效果。

四大名园是哪四个

中国四大名园有这四个:北京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这四大名园各有千秋,颐和园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园林;拙政园名冠江南,胜甲东吴,经典作品;留园独创一格、收放自然的精湛建筑艺术;承德避暑山庄是世界文化遗产,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江苏苏州古城的东北街,占地4.1公顷,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体现了经典的江南园林设计风格,整个园林设计以水为中心,花木繁茂,精美至极。 留园 留园占地2.33公顷,其第一位主人是明朝时期太朴素少卿徐泰时。这个园林最大的特点就是奇形怪状的石头特别多,园内的一些建筑也非常别具一格,最大突出了建筑艺术中的空间艺术。承德避暑山庄 这一个伟大的工程开始于康熙四十二年,耗时87年才完成,与其他园林不同的是,这可是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另一个皇宫,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每年夏天炎热的季节,皇帝都会来此地避暑,处理国家大事。

继续浏览:

上一篇:网红城市面临的问题有哪些?网红经济占比迅速扩大的同时

下一篇:爵士舞起源于哪个国家?爵士舞起源于哪个国家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