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的特点是什么?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特征
古典园林的特点有:
1、自然山水自然风景以山、水地貌为基础,植被做装点。中国古典园林既有“静观”又有“动观”,从总体到局部包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这种空间组合形式多使用某些建筑如亭、榭等来配景,使风景与建筑巧妙地融糅到一起。优秀园林作品虽然处处有建筑,却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明、清时期正是因为园林有这一特点和创造手法的丰富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集大成时期。

2、建筑风格从园林的建筑风格看,古典园林有西方古典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两大系统,规整园林和风景园林两种基本形式。古今中外,园林都是因地制宜,巧妙借景,使建筑具有自然风趣的环境艺术,它们是自然的艺术再现。江南型,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多为私人园林,一般面积较小,以精取胜。其风格潇洒活泼,玲珑素雅,曲折幽深,明媚秀丽。岭南型,以广东园林为代表,既有北方园林的稳重、堂皇和逸丽,也融会了江南园林的素雅和潇洒,并吸收了国外造园的手法,因而形成了轻巧、通透明快的风格。
3、艺术风格中外园林在艺术风格上存在基本差异,那就是中国古代园林重在体现“天人合一”的观念,而西方园林则重在表现人为的力量。;西方古典园林以法国的规整式园林为代表,崇尚开放,流行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格局,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显示人为的力量。它一般呈具有中轴线的几何格局。中国古典园林是风景式园林的典型,是人们在一定空间内,经过精心设计,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加以构配而组合成源于自然有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

4、文化特色审美文化。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蓝本,由曲折之水、错落之山、迂回之径、参差之石、幽奇之洞所构成的建筑环境把自然界的景物荟萃一处,以此借景生情,托物言志。民族文化。中国古典园林还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文化统统表现了出来,如端庄、含蓄、幽静、雅致等。它使人足不出户而能领略多种风情,于潜移默化之中受到大自然的陶冶和艺术的熏染。中国园林讲究“三境”即生境、画境和意境。生境就是自然美,园林的叠山理水,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境界,模山范水,取局部之景而非缩小。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相通,全园生动。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是什么?
1.框架式结构: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
2.庭院式组群布局: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
3.富有装饰性的屋顶: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到了汉朝,后世的五种基本屋顶式样——四面坡的“庑殿顶”。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圆形的“攒尖顶”,两面坡但两山墙与屋面齐的“硬山顶”,两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墙之外的“悬山顶”,以及上半是悬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歇山顶”就已经具备了。中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
4.衬托性建筑的应用:作用是衬托主体建筑。最早应用的并且很有艺术特色的衬托性建筑便是从春秋时代就已开始的建于宫殿正门前的“阙”。到了汉代,除宫殿与陵墓外,祠庙和大中型坟墓也都使用。
现存的四川雅安高颐墓阙,形制和雕刻十分精美,是汉代墓阙的典型作品。汉代以后的雕刻、壁画中常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阙,到了明清两代,阙就演变成如今故宫的午门。其它常见的富有艺术性的衬托性建筑还有宫殿正门前的华表、牌坊、照壁、石狮等。
5.色彩的运用:中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接,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
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中国古典园林空间主体的构成要素是由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乡土植物等多种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类型。乡土材料的精工细做,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是中国我传统的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
2.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因为古代相对恶劣的生活环境,使人们在园林的造景上非常注重对人居环境的追求,着重营造更为舒适宜人的小气候条件,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廊的构建等,并以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因素为依据营造光影、气流、温度等外界条件。3.巧于因借的视域边界尽管很多的园林建筑都会受到庭院范围的局限,但是可以通过借景来扩大空间视觉边界,使园林景观与外面的自然景观等相联系、相呼应,营造整体性的园林景观。使人们在动静的状态下都可以把美丽的景观尽收眼底,使空间的视觉效果可以无限的外延。4.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对于园林的设计,设计师们突破空间固有的局限性,融入了亦动亦静、虚实结合、上下承启、循序渐进等的空间组织手法,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映,对于自然、山水、人文等景观呈现在不同交错的空间环境里,使观赏人的视线得到延伸和扩展。5.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古代的园林设计师们提炼并丰富大自然中的经典风景特征,把自然里的峰峦沟壑等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使三维的空间效果呈现在园林里。通常“大”和“小”是相对的,关键就看设计师怎么在有限的面积里,创造出无限的空间来。6.耐人寻味的园林文化古人们经常会以寄情山水的方式,来表达子超脱的追求和个人的思想。
所以在古典园林中常常出现楹联匾额、刻石、书法、艺术、文学、哲学、音乐等形式来表达景观的意境,无形中也增添了园林自身的内涵和文化底蕴。
中国古典园林特点是什么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总的来说: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四个主要的特点,或者说,四个主要的风格特征。
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惟其如此,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明代造园专家计成在《园治》起首篇提出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园林全局;后者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
但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
(三)、诗画的情趣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诗情,不仅是把前人诗文的某些境界、场景在园林中以具体的形象复现出来,或者运用景名、匾额、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景作直接的点题,而且还在于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使得规划设计颇多类似文学艺术的结构。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与“沧浪”之说暗合。
(四)、意境的涵蕴: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也就是说把主观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感情激动和理念联想。
论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特点
如下:
一.本与自然,高于自然。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四.意境的含蕴。发展历程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是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综合反映,在历史上却长期为统治阶级和达官贵人所占有享用。但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之后今天已经被我们所继承和发展,而为中国广大人民所享用了。
为了能简要地说明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现根据历史文献和现存古代园林遗址的考察,循其明显的规迹,大致可以分成三个时期来概述之。
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古典园林是对自然中构景要素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突出彼此协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达到一种人工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境界--天人合一的境界。
3.富有诗画的情趣。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
园林既可以“静观”,也可以“动观”,所以园林是时-空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一直以来讲究诗情画意,讲究综合运用各种艺术门类。园林的构思,立意,布局都包含着艺术的主题。
游览园林,仿佛朗读一首酣畅淋漓的诗歌,仿佛置身画境之中。
4.重视意境的表达。意境是中国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方面一个很重要的美学范畴。
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产生于两者在艺术创作中的结合。意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情感的联想和共鸣。
中国的诗,画艺术都很强调意境,那么富有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同样也重视意境的表达。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