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明朝第一位戏曲理论家是?王骥德是我国哪个朝代著名的戏曲作家

明朝第一位戏曲理论家是?王骥德是我国哪个朝代著名的戏曲作家

最佳回答2022-11-25

明朝第一位戏曲理论家是朱权。朱权,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于大宁,封号宁王。二十六年就藩。建文元年十月被朱棣挟持参与“靖难”。永乐元年改封南昌。别号臞仙、涵虚子、丹丘先生等,平生撰述纂辑见于著录者约70余种,存世约30种。

明朝第一位戏曲理论家是

主要成就

朱权是名道教学者,修养极高。被改封南昌后,深感前途无望,即韬光养晦,托志冲举,多与文人学士往来,寄情于戏曲、游娱、著述、释道,结交道家第43代天师张宇初友善,拜为师,研习道典,弘扬道教义理。朱权于南昌郊外构筑精庐,曾于西山缑岭创建道观与陵墓,成祖朱棣赐额“南极长生宫”。所撰道教专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八卷,成书于正统九年(1444年),收入《续道藏》。

明朝第一位戏曲理论家是

四王琴

朱权善古琴,编有古琴曲集《神奇秘谱》和北曲谱及评论专者《太和正音谱》(中国现存最早杂剧曲谱,是中国戏曲史上重要的理论著作)。所制作得“中和”琴,号“飞瀑连珠”,是历史上有所记载的旷世宝琴,被称为明代第一琴。明代有“四王琴”之说,按其顺序和年代的排列为:宁、衡、益、潞。“飞瀑连珠”传世仅一张,制琴人署“云庵道人”。

李渔被号称什么

李渔被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

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自幼聪颖,素有才子之誉,世称“李十郎”,曾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戏曲创作、演出经验,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戏剧理论体系,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一生著述丰富,著有《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闲情偶寄》、《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万字。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谱》等,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

-------------------------------如有疑问,可继续追问,如果满意,请采纳,谢谢。

王骥德是我国哪个朝代著名的戏曲作家

明代王骥德(?~1623) 明代戏曲作家、曲论家。字伯良,一字伯骏,号方诸生,别署秦楼外史。

王骥德是徐渭的弟子。与沈璟也过从甚密,曾为沈璟的《南九宫十三调谱》作序。他还在声韵方面得到过孙如法的“指授”,与吕天成、王澹翁等,也有密切的往来。王骥德曾作杂剧5种,今仅存《男王后》,传奇戏曲4种,仅存《题红记》。

《题红记》初稿为王骥德祖父少时所作,原名《红叶记》,由传说故事"红叶题诗"敷演而成。王骥德"稍更其语,别为一传,易名《题红》",《男王后》写临川王宠纳男色,两剧均不见佳。王骥德还曾著《南词正韵》,校注《西厢记》、《琵琶记》二剧。

诗文有《方诸馆集》,散曲有《方诸馆乐府二卷》,曲论有《曲律》 4卷。他的《新校注古本西厢记》在校勘和注释上都较为精细。

明朝藩王朱权

朱权 (1378—1448) 明代道教学者、戏曲理论家、剧作家。自号南极遐龄老人、大明奇士。朱元璋第十七子。年十五,封于大宁(今属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称宁王。朱棣迫其结伙,恃“靖难”之变有功,颇骄恣。

年二十五,改封南昌。与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友善,拜之为师,研习道典,弘扬道教义理。曾于西山缑岭(今属南昌市)创建道观与陵墓,成祖朱棣赐额“南极长生宫”。

隐逸学道,托志冲举。生平好宏装风流,群书有秘本,莫不刊布之。著作有《汉唐秘史》等书数十种,自经子、九流、星历、医卜、黄老诸术皆具。

并编有古琴曲集《神奇秘谱》和北曲谱及评论专者《太和正音谱》。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二种,现存有《大罗天》、《私奔相如》两种。道教专著有《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八卷,成书于正统九年,收入《续道藏》。

其生平作品和论著多表现道教思想。卒谥献,又称宁献王。朱权自幼体貌魁伟,聪明好学,人称"贤王奇士"。朱元璋为防御蒙古,将朱权分封为河北会州(今热河平泉县南),称宁王,与燕王朱棣等王子节制沿边兵马。

洪武三十一年(1983年),朱元璋死,皇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次年,即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进军南京,发动了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朱棣起兵前,曾胁迫朱权出兵相助,并许以攻下南京后,与他分天下而治。经过四年战争,朱棣打败建文帝,夺取了政权,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

朱棣即位后,非但只字不提分治天下,而且还将朱权从河北徙迁至江西南昌,尽夺其兵权。朱权遭此巨创深痛,即求清静和韬晦,于南昌郊外构筑精庐,寄情于戏曲、游娱、著述、释道,多与文人学士往来,自号臞仙,又号大明奇士,涵虚子、丹丘先生。朱权晚年信奉道教,耽乐清虚,悉心茶道,将饮茶经验和体会写成了一卷对中国茶文化颇具贡献的《茶谱》。明代宁献王朱权所制“中和”琴,是历史上有所记载的旷世宝琴飞瀑连珠,被称为明代第一琴。

古琴飞瀑连珠为明代四王琴之首(明代四王琴按其顺序和年代的排列应为:宁、衡、益、潞,传世宁王琴海内仅此一张,为宁王琴孤品),为明宁献王朱权亲制,到现在已有500多年。制琴人“云庵道人”便是明宁献王朱权的别号,此人多才多艺,是明代戏曲理论家、剧作家、琴学大师。他除完成了许多戏曲、历史论著之外,还广集古代琴曲,加以解说,著成《神奇秘谱》和《太和正音谱》。

他还精心制琴,并流传后世。明正统七年(1442),朱权在(今南昌市石埠乡)自建生坟,屡往游览。墓前原有南极长生宫,前有南极殿,左有泰元殿和冲霄楼,右有旋玑殿和凌江楼。

宫前有醉仙亭和一对6.9米高的八棱形华表,上刻道家符篆。宫后墓室隐于山中。墓室系采用青砖砌成卷拱结构,全长31.7米,宽21.45米,高4.5米,分前室、次前室、中室和后室四部分。前室用自来石顶住,二门无自来石。

中室之后,有卷门通后室。后墙正中有一壁龛,两旁用红石作八棱柱,柱下有础,础上有正心坊,坊上有斗拱,以支持出檐。由于朱权晚年学道,道冠道袍入殓,口含一枚金钱,体压大小金钱二行,每行六枚。

其他随葬品,有金、银、铜、锡、玉、瓷等器物,有些珍品已由故宫博物院收藏,余者藏江西省博物馆内。

明代戏曲流派吴江派的代表人物

吴江派的代表人物有:
1.叶宪祖:叶宪祖字美度,号桐柏,浙江余姚人。明朝大臣,著名剧作家,黄宗羲的岳父。

万历四十七年,考中进士,起家新会县令,平海盗有功,迁大理评事、工部主事。不肯趋附魏忠贤,革职归家。崇祯三年,候补南京刑部主事,迁知府。转备兵副使,镇压苗民起义有功,迁四川参政,再改广西按察使,因疾未赴。

崇祯十四年,去世,时年七十六岁。
2.王骥德:王骥德,明代戏曲理论家,字伯良,号方诸生、玉阳生,又号方诸仙史、秦楼外史,会稽人。祖、父均精于戏曲,家藏元人杂剧可数百种。

骥德受家庭熏陶,自幼即嗜戏曲。弱冠承父命改写祖父《红叶记》为《题红记》,早负才子之名。神宗万历初,师事徐渭,在曲学方面深得指点。

万历二十年前后,曾在山阴知县毛寿南官署设席谈艺,与寿南子毛以燧等研讨词曲,自比古食客。
3.卜世臣:卜世臣是明戏曲作家。字大匡,又作大荒号大荒逋客,秀水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前后在世。磊落不谐俗,日闭户著书。其他事迹均无考。世臣善作曲,师法沈璟,有传奇《冬青记》与《乞麾记》各一本。


4.吕天成:吕天成名文,字天成,一字勤之,号棘津,别号郁蓝生,明余姚县城人,吕本曾孙。为诸生,兼工古文词。与王骥德深相交好出身官宦世家,在家庭环境的陶冶下,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师事沈璟,与王骥德过往密切,切磋砥砺,曲艺益加精进。

祖母孙氏喜藏书,内多古今戏曲,因得饱览。父吕允昌好戏曲小说,与戏曲家汤显祖等交往。
5.顾大典:顾大典为吴江派重要作家,家有谐赏园、清音阁,蓄家乐,自教之戏曲为乐。隆庆二年进士,授绍兴府教谕,官至福建提学副使。

居官清正,后因故被谪禹州知州,遂弃官归田。官至福建提学副使。力拒请托,为忌者所中,谪知禹州。

后自免归,居乡蓄声妓自娱。常自按红牙度曲。

继续浏览:

上一篇:生态文明中三生指的是什么?什么是三生融合

下一篇: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是什么?发展经济的重要性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